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时中国 > 香港抗战 > 内容正文

港澳红色印记丨红色堡垒香港新界
来源:央视新闻网   2023-07-14 09:59:03

  1941年12月8日,日军开始入侵香港。当时的港英总督仅坚持了18天,就率近万名英军放弃抵抗,于12月25日正式投降。香港危难之际,中国共产党高举团结抗日旗帜,领导香港民众及海外华侨同仇敌忾、共御外侮,谱写了一部辉煌动人的香港抗战史,成为中华民族无比珍贵的共同记忆和集体史诗。

  抗战爆发后,中华民族迅速投入伟大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之中,抗日救亡运动席卷全国。在国内,社会各界、各阶层人民,采用各种形式宣传和支持抗日。与此同时,香港的抗日救亡运动也风起云涌,成为全中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延伸和组成部分。

  △港九独立大队在行动中

  香港沦陷 山河泣血

  香港,在抗日战争中经历了苦难,书写了责任。当年,许多海外爱国华侨及同胞,经过这里的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前往八路军或新四军各分支。而活跃在这里的港九独立大队更以血肉之躯打通了12条营救路线,为近千名文化界人士的安全转移保驾护航。

  全长100多公里的麦理浩径是香港最有名的长途远足路线,横跨数个郊野公园。其中第三、四段的交点企岭下海,三面环山、易守难攻,成为70多年前“香港大营救”最主要的秘密进行地。

  《香港抗战英雄谱》作者陈敬堂为记者详述了这段“营救”历史。1941年,大批中国文人、学者、作家、艺术家及爱国民主人士被疏散至香港,继续开展抗日救亡运动。而当香港沦陷后,他们再次落难,处境危急。

  生死营救 不离不弃

  在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周恩来书信选集》一书中,有一封周恩来致廖承志、潘汉年等人的电报,日期为“1941年12月”。电报中,周恩来对抢救文化人士做出了详细部署,并明确指示了大营救的行动路线,“香港人员的退路只有广州湾、东江和马来西亚”。

  △1942年护送文化界和爱国民主人士路线图(图片来源:香港抗日战争历史档案推广计划)

  电报内容显示,在周恩来点名要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帮助离港人士名单中,宋庆龄排第一位。

  营救任务非常艰巨,游击队要将几百名男女老少,从港岛秘密送往九龙,翻山越岭穿过新界,经澳门、深圳、惠州等地送到抗日大后方。

  营救路线共12条,有陆路和海路。在港九大队和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的缜密部署下,惠州、河源、老隆、韶关、兴宁、梅县等地的地下党组织紧急设立了联络站,掩护从香港撤退人员的陆上秘密交通线也打通了。

  1942年元旦后的6个月里,游击队员用蚂蚁搬家的方式,将800多名文化界人士一一护送到安全区域。其中,廖承志、乔冠华、邹韬奋夫人沈粹缜等经东线撤离;茅盾、邹韬奋、何香凝等则跟随逃难人群,经西线长途跋涉至惠州。

  △1942年1月初第一批文化界人士到达宝安白石龙村

  中流砥柱 风雨如磐

  疾风识劲草,板荡见忠贞。在香港沦陷的至暗时刻,中国共产党积极开展统一战线、国际宣传及武装斗争等工作,领导港九独立大队顽强地在香港坚持抗战,建立抗日根据地,成为香港抗战中坚持最久、团结最广、影响最大的政治力量。

  1941年12月9日,即日军入侵香港的第二天,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前身)就遵照党中央制定的方针,抽调党员骨干挺进香港,组建游击队,开展武装斗争。

  当时,侵占香港的日军主要由陆军第38师团、海军第二遣华大队及第23军飞行队等装备精良的精锐部队组成,仅陆军部队就有步兵、炮兵、装甲兵等共1.5万人。而挺进香港的党员骨干,最初仅有配备了少量手枪和步枪的50余人。为了把光明带到波涛彼岸,他们在夜色中分3个方向冒险潜入香港。

  游击队骨干抵达香港后,迅速展开工作,发动群众。在敌人力量薄弱的山村建立抗日据点,抢运驻港英军遗弃的武器装备,壮大抗日力量。他们在八路军驻港办事处领导下,保护转运民主人士、文化名人、国民党高级官员家属等在港爱国人士及多国侨民近千人。

  丰碑铭记先烈 浩然正气长存

  △香港乌蛟腾抗日英烈纪念碑

  在香港新界沙头角乌蛟腾村,繁茂的古树包围着一座静寂的烈士纪念陵园。入口处的牌坊两侧,分别刻着“纪昔贤满腔热血”“念先烈弥世功劳”。

  走入园内,只见白色大理石纪念碑立于高台之上,碑体刻有原东江纵队司令员曾生的题字“抗日英烈纪念碑”,底座则书“浩然正气”及乌蛟腾村9位烈士的姓名。

  1941年日军攻占香港后,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便派出精干武装力量进入香港抗日,兵分三路直插新界,秘密作战。这即为港九大队的前身。1942年2月3日,港九大队在西贡鸡公山黄毛应村教堂正式宣告成立,下属海上、城区及地下武装等6个中队,成员逾千人,大多数是香港新界原居民。翌年年底,港九大队并入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成为东江纵队的一个支队。

  △港九独立大队游击队员持驳壳手枪射击

  而乌蛟腾小分队便是港九大队的杰出代表。这支在乌蛟腾村成立的港九大队支援组织,偷袭启德机场、智取日军九龙第四号铁路及军火库等,立下赫赫战功。日军恨之入骨,围剿并扫荡乌蛟腾村十余次,但游击队均村民保护屡屡脱险。

  据东江纵队老战士李汉回忆,1942年中秋节第二天拂晓,日军再次包围了村子,无论男女老少,一律被押往村前的晒谷场坐下。日军头目当众审问村长李世藩,“游击队有多少人?在哪里?有多少装备?有没有给村民枪支?”李世藩坚决不开口,最终壮烈牺牲。日军又将另一位村长李源培押往溪涧,对其灌水拷打、烧烟灼背,李源培在残酷折磨之下,依旧毫不松口。

  日军的残暴镇压,激起了群众的民族仇恨。乌蛟腾村的年轻男女纷纷加入港九大队,开始了英勇的抗日征程。

  1951年10月,乌蛟腾村民合力在村西头一处山坡下修成“乌蛟腾烈士纪念碑”,以纪念李世藩、李宪新、李天生、李志宏、李官盛、李伟文、王官保、王志英、李源培等9位烈士。

  1984年9月,曾生重访乌蛟腾,建议将纪念碑改名为“抗日英烈纪念碑”。2009年12月,纪念碑迁于新娘谭道与乌蛟腾交汇处重建。2015年8月,纪念碑被正式纳入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及遗址名录。

  “每年农历八月十六(即中秋节第二天),全村村民都会在此举行仪式,悼念抗日烈士。”乌蛟腾村民李先生告诉记者。

  为了保卫家国,驱逐敌寇,港九大队约千名游击队员中,在战斗中牺牲的有名有姓的人就达100多人。六十多年过去了,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的抗战事迹长久以来被人们口口相传。然而,由于殖民统治等原因,港九独立大队的光芒多年来被刻意“暗淡”。如今,拭去历史的尘埃,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在关注和挖掘这段历史。陆续面世的不少资料显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无论对于沦陷的香港,对于中国的抗日战争,还是对于全球反法西斯太平洋战场,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港九独立大队,被誉为“香港人民的子弟兵”。刘锦进、方兰等党员的英雄事迹广为流传。港九独立大队还根据中央指示,与盟军开展军事合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杰出贡献。

  1945年9月28日,港九独立大队撤出香港时,香港民众自发夹道泪别。港九独立大队发表了饱含深情的宣言:“别了!亲爱的港九新界同胞们!今天,我们离开港九了,但我们关心你们的自由幸福仍和以前一样”“今天,我们撤退了,但我们的心却是永远不会离开你们的”。

  香港回归后,1998年重阳节,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举行隆重仪式,将在战斗中牺牲港九独立大队的113名烈士名册安放在香港大会堂纪念龛,供市民凭吊。英勇抗战的港九儿女在香港历史上正式获得了他们光辉的地位。

  2015年,乌蛟腾抗日英烈纪念碑被列入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

  山林苍翠,精神永恒。巍然耸立的纪念碑,向后人诉说着那段永远不能忘却的历史。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