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时中国 > 四川抗战 > 内容正文

“巴蜀儿女多奇志,一腔热血溅红装” ——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团的战斗岁月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2-10-24 16:39:34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成立了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独立、成建制且规模最大的正规妇女武装——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团。徐向前元帅在回忆录《历史的回顾》中高度评价这支队伍“是红军的第一支独立妇女武装,在川陕时期、长征途中以及西路军的艰苦岁月里,顽强战斗,英勇不屈,在中国妇女运动的历史上,树立了一面光辉旗帜”,“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团的光辉业绩将永彪史册”。

艰难的历程

  1932年12月18日,红四方面军挥师南下,从陕西南部越巴山进入四川省通江县两河口,并相继攻占和控制了通(江)南(江)巴(中),建立了川陕革命根据地。随着根据地各级革命政权、群众组织的建立和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的开展,妇女运动也蓬勃地开展起来。她们和男子一样,打土豪、斗地主、分田地、反封建。解放了的巴山妇女,为保卫、发展和建设根据地,英勇顽强地战斗,在不同的岗位上,贡献了她们的力量。在这种背景下,红军历史上第一支正规成建制的妇女武装诞生了。

  1933年2月18日,四川军阀田颂尧组织38个团的兵力对根据地进行三路围攻。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根据当时敌我情况和川北山高路险、易守难攻的地势特点,决定采取“收紧阵地,诱敌深入、待机反攻”的作战方针,准备粉碎敌人的三路围攻。

  红军在根据地内深入进行政治和军事动员,广泛发动群众参军参战。川北妇女积极行动起来,不仅在后勤保障上热心开展工作,踊跃拥军优红,还要求参加保卫根据地的战斗。为适应广大妇女群众武装保卫革命政权的要求,加强后方防卫和有利于主力集中,1933年3月,红四方面军总部和中共川陕省委决定在各县、区零散妇女武装的基础上,抽调机关女干部100余人和妇女群众积极分子300余人,在通江县城成立妇女独立营,下辖4个连,营长陶万荣,政委曾广澜,军事教员秦基伟(男)。妇女独立营成立后,立即投入紧张的军事、政治训练,并担任警卫、剿匪、通讯、运输等繁重任务。同年6月底木门会议后,妇女独立营直属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领导。同年10月,独立营指战员奉命分散到各军,专事后勤、医院、工厂工作,妇女独立营解散。

  1933年10月,四川军阀刘湘对根据地发动六路围攻。红军采取“收紧阵地,诱敌深入,适时反攻,猛打穷追”的方针。随着收紧阵地,根据地边沿地区的大批妇女干部转移到通南巴中心区域,纷纷要求参加保卫根据地的斗争。1933年12月,中共川陕省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在巴中城召开。大会鉴于敌人对根据地新的、更大规模的围攻即将到来,迅速扩大红军成为当务之急,在号召完成2万新红军和30个独立团组建的同时,要求建立工人师、少年先锋团和妇女独立团。1934年3月,红四方面军在长赤县(属今南江县西部)成立了妇女独立团,直属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团长曾广澜,政委张琴秋,辖3个营,有1000余名红军女战士,后发展为4个营。

  1935年2月,红四方面军以及各部转移至广元旺苍坝,准备渡嘉陵江向西转移,并在此对妇女独立团进行了扩编。原妇女独立团为妇女独立团一团,曾广澜任团长兼政委,中共川陕省委和红四方面军总部的女同志及各地集结在此的妇女干部、职工组成妇女独立二团,张琴秋任团长兼政委,两团共计2000余人,仍直属总部。

  1935年5月,红四方面军横渡岷江,乘敌兵力空虚西进至松潘、理番、杂谷脑地区,女二团在茂县进行整编,选出两个连成立“川陕妇女团员学校”,其余人员分别转到兵站、医院、工厂和机关,张琴秋调到川陕省委任妇女部长。女二团番号至此撤销。6月初,女一团团长曾广澜调任邮政局长,由刘伯欣接任,随总部进驻杂谷脑。1936年4月,女团随全军在甘孜州炉霍县进行整编,由王泉媛任团长,吴富莲任政委,彭玉茹任参谋长,华全双任政治部主任。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会宁。10月29日,红四方面军总部及红三十军、九十军、五军共2.1万余人奉中革军委命令西渡黄河,11月组成西路军。妇女独立团整编为“妇女抗日先锋团”,王泉媛任团长,吴富莲任政委,华全双任政治部主任,直属西路军总部领导,辖3个营9个连,共计1300多人。她们参加了艰苦卓绝的西征,血战河西走廊。

快乐娘子军

0308.jpg

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营军训场面 四川省通江县档案馆藏

  妇女独立营(团)建立时,红四方面军总部即明确规定了这支特殊武装的任务是:(1)保卫后方机关、医院、仓库;(2)清剿土匪;(3)运输武器、弹药等军需物资;(4)转运伤病员。

  为了完成总部赋予的光荣使命,指战员开始了紧张的政治、军事训练。首先是入伍教育,着重整顿军容风纪:一是由干部带头,将长发剪短或剃成光头;二是着装整齐,佩带符合规定;三是集合列队。禁止耍笑、吵闹。曾任妇女独立团一营营长吴朝祥回忆道:“(妇女独立团的战士)年龄都在20岁左右,干部、战士都不蓄头发,她们的服装和男同志一样,头戴八角帽,身着灰军装,红领章,腰扎皮带,腿裹绑带,脚穿草鞋,肩挎马刀或大刀,每人还有米袋和水壶一个。一个个英姿飒爽。”曾任妇女独立二团团长兼政委张琴秋称赞道:“(女战士们)很威武,一个个都是雄赳赳,气昂昂,人称娘子军。”政治课由团、营、连领导讲授,内容除《红军须知》规定的一般常识外,还有妇女在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会议对比教育,帮助战士们深挖受苦受难的根源,认清军阀、地主、豪绅的丑恶面目,懂得妇女的彻底解放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能实现。鉴于部队中文盲占了绝大多数,还广泛开展了识字活动。军事训练方面,总部选派了一批娴熟军事、善于带兵的干部担任教员。训练科目有队列、体育、三大技术(射击、投弹、土工作业)和战术教练。此外,夜间行军、作战也列入训练日程,还定期组织野外演习。

  训练中,大家不顾劳累,不避寒暑,从难从严,勤学苦练。许多女战士利用课余时间练习瞄准、投弹。为了提高训练质量,激励上进,针对女青年好胜心强的特点,组织了爬山、捕俘、射击等各种竞赛活动,优胜者奖励红旗等。

  独立团还制定了一套规章制度,加强指战员的生活管理,如早出操、晚点名,对课堂规则、操场纪律、会议汇报、请假销假等等,都有明确的要求。指战员的种种生活,既反映了革命军人的共性,又体现了妇女的特点。生活起居井然有序,营区清洁卫生,内务整齐划一。床上整理得平平整整,墙上挂的米袋、挎包、水壶呈一条线。武器擦拭得干干净净,每支枪的枪口上塞着色彩鲜艳的绒球,既防尘,又漂亮。军营生活团结紧张、严肃活泼。训练场上,热火朝天、龙腾虎跃。课余时间,到处欢声笑语,歌声不断。什么《八月桂花遍地开》《妇女革命歌》《十把扇子歌》,以及各种家乡小调、山歌、秧歌,洋溢军营内外。官兵之间,互爱互助、互帮互学,充满了姐妹情谊。

  开国中将刘忠的夫人、曾任妇女独立团连长伍兰英回忆道:“在妇女独立团里,紧张的军事训练开始了。天不亮,我们就起床出操、爬山头;早饭后,进行队列训练,练习瞄准、射击、投弹、刺杀,有时还到野外去演习。这种崭新的生活虽然很紧张、很严格,开始还不太习惯,但大家心里非常高兴,劲头十足。团员们都懂得,只有练好兵,才能打胜仗。一空下来女战士们就唱家乡小调,到处洋溢着歌声,洋溢着欢乐和朝气蓬勃的情绪!”

奋战的岁月

  按照红四方面军总部的指示,妇女独立团的主要任务是担任战勤工作,平时则是执行警卫任务。1933年3月,妇女独立营刚刚成立时,即一边训练,一边接替主力红军负责通江县城把守城门的防务,警卫首脑机关、要害部门,组织巡逻,严查坏人,侦缉奸细。指战员严守岗位,警惕性高,多次拿获敌探,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运输军用物资是妇女独立团的一项重要工作。1934年春,在反六路围攻的战斗中,西线主力红军从广元撤往南江,妇女独立团奉命将旺苍地区存储的大批武器、弹药、棉衣、粮食和盐巴运往长赤、南江。当时,敌第一路军气势汹汹由快活岭、真武宫向旺苍坝推进,情况十分紧迫,稍一延迟,全部物资就会落入敌手。全团上下倾巢而动,团结奋战。每人负重七八十斤,来回一趟近200里,在大敌压境的危急情况下按期将物资抢运完毕。在反围攻的紧张阶段,战士们频繁往返于前后方,把前线部队急需的军用品,昼夜兼程,送到前方,有力地支援了主力红军作战。

  转运伤病员是妇女独立团又一项重要而艰苦的任务。1935年3月的一天,红四方面军政治部召集妇女独立第一、二团排以上干部开会,动员指战员再接再厉,将红军总医院数千名伤病员由旺苍坝庙儿湾转送到昭化地区。政治部首长着重指出,抬担架比运输物资更为辛苦,要求转运途中一定要设法减轻伤病员的痛苦,并绝对保证安全,不许丢掉、摔伤一人。大家一致表示,要竭尽全力、千方百计完成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在百余里的行军途中,横亘着一座座崇山峻岭,一道道溪涧深沟,稍有不慎,就会遭遇不测。越往西行,山越高,坡越陡,路越窄。女战士们累得汗水淋漓,气喘吁吁,肩膀疼痛难忍。当大家一想到伤病员们在前方杀敌,冲锋陷阵,身负重伤,自己吃点苦、流点汗算得了什么?又立刻精神焕发,干劲倍增。行军途中,干部带头,争挑重担,宣传鼓动,歌声欢畅。女战士们既是担架员,又是护理员、宣传员,她们还编了许多号子,一前一后,有呼有应。如上坡时喊“陡上又加陡,越陡越好走”;下坡时喊“眼前洋洋坡,小心慢慢梭”;拐弯时喊“前头一个拐,前摆后不摆”;平路上喊“天上一朵云,道路崭崭平”“阳关大坝,扯起两下(意即迈步前进)”。这些号子对协调动作,鼓舞士气很起作用。大家对伤病员体贴入微、关怀备至,把自己的被单铺在担架上,衣服盖在伤病员身上,沿途嘘寒问暖,喂水喂饭,殷切慰问。为了减轻伤病员的痛苦和保证安全,她们一路小心翼翼:爬陡坡时,前面的双腿跪地用手抓住石缝,后面的双臂伸直,将担架高高举起,蹒跚地向上攀登。许多同志脚底血泡连串,膝盖和手肘皮开肉绽,鲜血直流。就这样,指战员们以高尚的革命情操和百折不挠的毅力,克服了重重困难,经过长途跋涉,终于胜利完成了任务。

  妇女独立团还配合主力红军作战,以及参加剿匪战斗。他们独立进行的规模最大、战况最烈的战斗是1935年5月发生在理番县(今四川省阿坝州理县)的“杂谷脑战斗”,战斗全歼了敌人,还缴获了大量粮食和盐巴,战士们受到了红四方面军总部的嘉奖。

  1936年10月,由妇女独立团改编的妇女抗日先锋团参加了艰苦卓绝的西征,血战河西走廊,同野蛮残暴的国民党部队“马家军”进行了殊死搏斗,大部分女战士壮烈牺牲,一部分被俘,受尽折磨和凌辱,徐向前元帅称赞“她们临危不惧,血战到底,表现了中国妇女的巾帼英雄气概”。

  妇女独立团这支英雄的女红军队伍,人数之众,时间之长,斗争之艰难,牺牲之惨烈,在红军的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她们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不朽功勋。她们在战斗中所表现出的坚忍不拔、不畏艰险的英雄主义气概,为党为人民的英勇献身精神,永远值得人们尊敬和纪念。

  2016年春节前,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原副部长、研究员罗援少将在纪念伍兰英百年诞辰追思会上,即席赋诗一首,献给光荣的红军妇女独立团的将士们:

昔有木兰从军行,今有兰英上战场。

谁说巾帼让须眉,看我妇女独立团。

横刀跃马挎双枪,威风凛凛美名扬。

巴蜀儿女多奇志,一腔热血溅红装。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