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时中国 > 贵州抗战 > 内容正文

中国军人出国联合盟军作战:贵州儿郎 喋血远征
来源:贵阳网—贵阳晚报   2017-09-13 16:04:06

  日军占领缅甸,威胁中国西南门户,中国军人跨出国门联合盟军作战

  贵州儿郎 喋血远征

  云南省腾冲县城的来凤山下,1945年修建的国殇墓园内,长长的纪念墙上镌刻着十多万个名字。

  今年96岁的李华生,住在山下的敬老院里。虽腿脚不便,他还是常坐着轮椅,到纪念墙下寻找昔日战友的名字。

  1942年,为保障从缅甸通过中国内地的物资保障通道,粉碎日军由缅甸进入中国西南的计划,中国派出远征军赴缅作战。1943年至1944年,中国再次派出远征军,在缅甸和中国滇西地区,对日军展开反攻。

  原籍贵州省凤冈县的李华生,曾是中国数十万远征军中的一员。从第一次入缅作战失利,到穿越野人山,再到滇西大反攻,老人和少数战友九死一生,更多战友,则变成了纪念墙上的一个名字。

  A.入缅作战

  国民革命军预二师,是抗战爆发后在贵州新组建的部队。进入缅甸前,李华生作为预二师4团1营的战士,在广西昆仑关已与日军交过手。“日军冲上阵地时,我抓起冲锋枪一通乱扫。”他说,对方倒下四五个,不过,他的下颌也被日军子弹击穿,一年多后才伤愈回到部队。

  1942年3月,日军攻占缅甸仰光,侵夺了大量通过滇缅公路运入中国的国际援华物资,对中国的西南门户云南造成严重威胁。中国第200师和新编38师,进入缅甸与敌军激战。李华生所在的预二师作为远征军的一部分,也跨出国门打击日本侵略者。

  当时的缅甸,是英国的殖民地。因担心中国军队会留在缅甸,英国人进攻迟缓。先期入缅的中国军队处处被动,最后一支队伍历经磨难返回国内,另一支则被迫穿越野人山进入印度。

  从贵州安顺出发进入缅甸的第200师,向国内撤退时遭日军伏击。激战中,师长戴安澜中弹牺牲,同时殉国的还有贵州安顺籍的599团团长柳树人。“预二师在缅甸也吃了败仗。”李华生说,队伍被迫进入野人山转移。

  野人山位于缅甸北部,是密支那以北的原始森林,地形复杂、环境险恶。抗战期间,大约有4万名中国远征军人,在穿越野人山时死亡、失踪。“野人山到处都是几人合抱的大树,树上的山蚂蝗和火柴棍差不多粗细,但落在人身上吸血后,变得比大拇指还要粗。”李华生说,吸在身上的蚂蝗用手摘不掉,只能用刀挑或用火烧。

  “有人在睡梦中被蚂蝗吸光了血死去。”李华生说,进入野人山第三天,就有战友这样死在他身边。部队在野人山走了几天,都只是在边缘绕圈。“我们只能沿着倒下的战友尸体前进。”李华生说,这些尸体是先进入野人山的部队留下,死后成了路标。

  走了大约一周,部队接到指令转向密支那方向。“在那边有很多华侨,他们为部队提供帮助。”李华生说,在野人山边上绕了一圈的预二师,最后回到国内,进入高黎贡山打游击。

  B.收复腾冲

  位于怒江大峡谷内的高黎贡山,平均海拔3500米,地形险峻,是护卫腾冲的天然屏障。1942年5月,日军从缅甸北部进犯,占领了腾冲城。预二师作为惟一深入滇西敌后的成建制军队,在高黎贡山地区以灵活战术袭扰日军,杀伤其有生力量。

  李华生说,部队和地方游击队都组织“杀黑队”夜袭日军。1942年秋的一天,李华生和战友游击到缅甸境内的一个日军据点附近。晚上,大家绕到据点背后的断崖、抓着藤蔓爬进军营。

  “日本人正在睡觉。”李华生说,为不打草惊蛇,军官不准开枪,让大家每人割一个日军的脖子,一次干掉了10多个日军,然后沿断崖返回。在腾冲县抗战纪念馆,也记录有“杀黑队”的故事,其描述说,神出鬼没的夜袭令日军惊恐不已,很多日本兵清晨醒来,都伸手摸头还在不在。

  预二师的敌后游击战,坚持到1943年5月。此后,36师接替在高黎贡山的敌后游击战,当时的36师副师长便是贵州瓮安人熊正诗。

  1944年6月,预二师打到腾冲县城外,李华生回忆,当时城外西北拐角的一个日军火力点非常凶猛。“部队冲了很多次,都遭日军机枪扫射,我们死了七、八十人,却不知机枪安在何处。”他说,师长到前线指挥时,就安排人去吸引敌人的机枪扫射,观察机枪的具体位置。

  “我被命令骑上师长的战马,在日军阵地前跑个来回。”李华生说,他随后骑马出发,趴在马背上沿一条小河横向跑了一公里。

  一个来回跑下来,还好李华生毫发未伤。师长通过望远镜看清,日军在城墙拐角的一棵大树上架设了两挺机枪。第二天,部队调来两门迫击炮,对准大树猛炸,消灭了这个火力点。

  9月14日,中国军队收复腾冲县城。李华生回忆,参加收复腾冲的中国军队,苦战了两个多月才最终攻克,共有9000多人战死,其中以贵州人为主的预二师战死2100多人。

  C.十战松山

  腾冲几十公里外,怒江西岸的松山之巅,当时另一群贵州人也在浴血奋战。松山濒临滇缅公路,是扼守龙陵县、腾冲县的要地。1942年,日军占领龙陵后,砍掉了山上的所有树木,修筑了坚固的地下工事。

  今年92岁的李玉斌,贵州湄潭人。中国远征军反攻滇西时,他在新编第8军的103师服役。攻打松山的战役,从1944年6月开始,7月2日,贵州兴义人何绍周任军长的第8军,接手了这块“硬骨头”。而103师的兵员,当时多为贵州子弟。

  第8军攻打松山的战斗,从山侧的滚龙坡入手。鏖战一月后,滚龙坡阵地终于被拿下。“拿下滚龙坡后,我们团用了16天,占领了日军113联队司令部。”李玉斌说,8月20日凌晨,3000公斤炸药运到松山主峰子高地的堡垒下安装好。上午9时15分,炸药引爆,子高地上的日军司令部和地堡顿时被掀翻,烟柱腾起200多米高。

  中国军队占领子高地后,其它阵地上的日军试图将其夺回,双方展开多次激烈战斗。此时,第8军伤亡惨重,弹药不足,所幸103师309团及时赶来增援击退日军。

  拿下子高地后,远征军先后夺取松山主峰其他多个阵地。当年9月7日,经十次战斗,中国军队在付出7700多人的死伤代价后,终于全部收复松山,驻守松山的日军113联队被全歼。

  前几年,还有日本人前来拜祭,并在松山主峰取土带回日本。“估计他们就是当年侵华日军的后人。”松山当地的一位村民说。

  D.龙陵战役

  从松山前往龙陵县城,只有几十公里路程。1942年初,日军占领龙陵领县城后,在公路两侧修建了4个钢筋混凝土的碉堡。

  “我们的炸弹,对碉堡构不成威胁。”现年93岁的刘克强,当时在国民革命军预二师服役。老人回忆,打完腾冲后,他随队开赴龙陵,部队被日军的碉堡造成很大伤亡。后来,中国军队使用美军提供的火焰喷射器进攻后,才将碉堡拿下。

  1944年6月13日,国民革命军第87、88师经过激战,攻下龙陵县城一部分。不料,日军为保龙陵,从腾冲、芒市抽调4000多人同时攻入城内,对正在打扫战场的远征军前后夹击,龙陵县城得而复失。

  今年90岁的遵义籍老兵尹树清,曾在53军工兵营2连服役,随部队征战滇西。尹树清说,当年夺回龙陵县城的日军,试图冲到腾冲以解救松山,不过遭到中国远征军的截击,最终退回龙陵县城。

  此后,远征军屡次对龙陵县城进行攻击。“新28师的一支队伍,在老东坡洼地中遭日军暗堡火力扫射,倒下400多人。”尹树清说。此外,弹药不足严重制约了中国军队。“日军的炮火很猛烈,新37师117团的3个营,一个人都没有剩下。”尹树清还说,39师的参战部队,打得最后只剩下100多人。

  9月中旬,腾冲收复,松山攻克,从这两个战场上腾出手来的中国军队向龙陵县城压来。不仅如此,早期入缅作战失利进入印度整训的远征军,再次穿过野人山进入缅甸,对驻缅日军展开攻势。

  11月11日,在中国军队夹击下,驻守龙陵的日军被肃清。此役,歼灭日军一万多人,滇西大反攻取得决定性胜利。1945年1月27日,中国远征军、中国驻印军与盟军在缅甸芒友会师,宣告滇缅反攻作战全面胜利,把日军赶出了中国西南大门,揭开了正面战场对日反攻的序幕。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