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上海市吴淞口水域一角,抗战爆发后,日军从吴淞口登陆打到上海市区
1937年8月9日,日本海军两人驾车闯入上海虹桥机场挑衅,被中国驻军保安队击毙。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国民政府向日本驻沪海军陆战队虹口基地发起反攻,并于次日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淞沪会战展开。
1937年10月11日,日军突破淞沪战线中国守军第一道防线。10月25日,中国军队被迫撤至苏州河阵地。10月26日,国民党陆军88师第524团副团长谢晋元带领“八百壮士”,死守苏州河岸的四行仓库,掩护主力撤退。同时,20公里外的七宝镇,一支由贵州人组成的军队——陆军第四军第102师乘夜过河。两支中国军队共同的任务:拖延日军进攻,掩护大部队撤离。
黔军驻扎上海 被误认为川军
上海市光复路157号,一幢平层青瓦房,在2015年是即将改造的棚户区,这里距四行仓库50米,毗邻苏州河。上海市民钟女士的爷爷,淞沪会战前就住在这里,在苏州河上从事码头航运。
今年44岁的钟女士,小时候听爷爷说起:1937年10月底,日军的装甲车和步兵从苏州河西面打过来,炮弹、子弹不停地打在坚固的四行仓库的外墙上。谢晋元带领的“八百壮士”坚守仓库与日军对峙,目的是掩护88师撤退到上海郊区。400米外的河对面是外国租界,住在租界里的中国人,每天都在岸边关注战事,看见有日本人被打死就鼓掌。这个两国军队兵刃相见,隔河市民欢呼或悲悯的景象,在人类战争史上绝无仅有。
钟女士的爷爷,在淞沪战事开始前的一个月,跑到20公里外的七宝镇去躲避。在七宝镇,钟爷爷看见一支穿着草鞋的中国军队在修筑工事。
“这支军队说四川话,爱吃辣椒,可能是抗战中的川军。”钟爷爷曾这样告诉孙女。对此,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的徐荣书记纠正:1937年驻扎在上海七宝镇的,正是黔军102师。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黔军102师以遵义人居多,钟女士的爷爷之所以将其误认为川军,是因遵义口音与四川口音相近。
逐一清查房屋 清除日军密探
贵州到上海,逾越两千公里。78年前的贵州人,何以跨过莽莽高原,到达了黄浦江之滨?
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陈列着贵州榕江县寨蒿镇人顾维汉的叙述:1937年9月初,102师的9000余名黔军将士脚穿草鞋,紧缚绑腿,身背大刀和斗笠,肩荷“汉阳造”枪支,抵达淞沪前线。当时,顾维汉在该师担任607团二营五连连长。
另一位亲历者刘铁轮老人,淞沪抗战时在102师任参谋,他受命带领工兵在七宝镇修筑师部的防空工事。
解放后在贵州省政府参事室担任参事的刘铁轮,在2005年抗战胜利60周年时回忆:日军动用飞机对七宝镇展开轰炸,居民早已逃避一空。不过,日本人事前派入七宝镇的探子,化装成中国难民的模样,躲在民房内伺机破坏。另外一个在镇上从事破坏的力量,则是汉奸。
刘铁轮介绍,探子和汉奸,交错躲在密密麻麻的民房内,日机飞临七宝镇的时候,他们朝飞机摇旗子;或者怕暴露行踪,就用镜子朝飞机反射光线。
这两种行为,是探子和汉奸事先和日军约定的信号,他们就藏在102师驻地的旁边,摇旗子和使用反光镜暴露了102师的位置,到了晚上,探子和汉奸还发射信号弹,为日机轰炸确定目标。面对这一特务行径,102师组织士兵对镇上的房屋逐一清查,抓捕了10余名探子、汉奸。
少女渡河送旗 鼓舞守军士气
1937年10月26日,淞沪会战进入最后阶段,宝山战区大场防线失守,中国军队决定全线西撤,命令88师524团一营作掩护,死守上海最后一块阵地。
所谓的最后一块阵地,就是四行仓库。那时的四行仓库,南面紧挨苏州河,东面是英美等国控制的公共租界,西面、北面已被日军占领。这幢钢筋水泥建筑占地0.3公顷,宽64米,高25米,最初是4家银行存储贷物的联合仓库,墙厚楼高、易守难攻。当时从前线撤退到四行仓库参加掩护的524团一营共420人,为迷惑敌人,副团长谢晋元沿用团号对外称有800人,八百壮士由此得名。
524团坚守阵地的过程中,日军多次组织兵力进攻四行仓库,但均被顽强击退。日军调来飞机在仓库上方盘旋,试图通过投放炸弹和使用重型炮火来攻击,但因为害怕误炸公共租界,引起英美等国家不满而最终放弃。
苏州河畔的激战,不止军人是主角,普通的中国市民也冒着弹雨,完成了一次民族尊严的保卫战。在刘铁轮的回忆中,当时一名少女乘夜从法租界游过苏州河,向被困在四行仓库的谢晋元军队,送上了一面中国旗帜。
记者在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采访,还原了这个让人动容的过程。当年14岁的女孩杨惠敏,自幼生活在黄浦江边,练得一身好泳技。1937年,家住法租界的她,在上海参加了童子军。
当年10月下旬,杨惠敏每天在苏州河畔的法租界观望对岸的中日战事。当时中国军队一直坚守,日军已包围上来,“太阳旗”插满四行仓库周边。法租界在苏州河西面,租界里的民众找来大黑板,在上面用粉笔写下“中国必胜”的字句。谢晋元的部队每天通过望远镜都能看见这些字样。10月28日白天,谢晋元从黑板上写下的字了解到,有人晚上要送一面旗帜来部队。
当天深夜,杨惠敏身上绑着一面中国旗帜,泅水渡过苏州河。当她成功到达中国守军阵地献旗时,谢晋元和部下感动得泣不成声。10月29日,这面旗帜在四行仓库顶上升起,法租界的中国人看见旗帜都齐声欢呼,中国守军的士气也得到极大提升。
正在维修的四行仓库,是当年中国军队抵抗日寇侵略的见证
将士渡河退敌 掩护主力撤退
1937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谢晋元在四行仓库与日军激战一周时,黔军开始了重大军事行动。“四行仓库在苏州河北岸,102师607团团长陈蕴瑜带着部队向苏州河南岸强渡。”淞沪抗战纪念馆的徐荣书记介绍,这两支中国军队互为犄角抗战线路。
贵州省社科院历史所麻勇斌所长考证资料后,讲述了黔军准备强渡苏州河的场景:当年10月下旬,刘铁轮从七宝镇带一个工兵排在苏州河察看地形,寻找渡河地点。此刻,日军炮兵阵地在对岸修筑工事,苏州河中也有日军快艇在游弋。
麻勇斌参阅参战幸存者的回忆,还原黔军渡河的悲壮一幕——10月底的一个深夜,陈蕴瑜按师部命令强渡苏州河。出发前,陈蕴瑜带着全团官兵宣誓:今夜与敌决一死战,哪怕只剩一兵一卒,也要过河杀敌!夜幕中,607团与日军快艇在河中相遇,击沉两艘日军快艇后渡河成功。当夜,102师另一支队伍612团也渡河成功。
刘铁轮回忆,102师师长柏辉章指挥609团掩护607团、612团渡河,日军转向609团进攻。柏辉章命令一支队伍插入敌后,截断敌方苏州河南北两岸的联络线,同时,102师工兵连爆破阻断两岸交通。607团、612团又对日军夹击,激战一个昼夜,双方伤亡惨重。最后,日军被打败又失去过河的退路,只有朝北新泾方向逃走。
102师成功退敌,确保了苏州河上游吴淞地区安全。黔军和谢晋元部一样,完成拖延日军、掩护主力撤退的目的。11月1日,谢晋元率部从四行仓库撤至英租界;11月12日,102师各团从苏州河撤退。刘铁轮赶到七宝镇,带着驻守的80余名工兵撤退,每名工兵带四条枪,有的战士还背着两挺轻机枪。一路上,撤退的工兵遭日机轰炸,走了10多天才抵达苏州,最后仅剩11名工兵。
此后的抗日战场上,102师参加了武汉会战、长沙会战等战事,幸存者寥寥可数。“102师在淞沪会战中战功显赫,受到上级部门通电嘉奖,誉之为‘奋勇克敌,显树战功’”。麻勇斌说,102师为贵州人争得了荣誉,为抗战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报记者 田坚 黄黔华
上世纪四十年代的贵阳纪念塔
抗战★寻迹
贵阳纪念塔 祭黔军忠魂
在如今贵阳市新华路、瑞金南路、青云路、市南路交汇处的地段,有一个地方名叫“纪念塔”。从它的名字里,也许你无法读出历史的痕迹,不过回到70多年前,这里曾是城郊祭奠黔籍抗日将士的地方。
上世纪四十年代,贵阳城南郊外有一个普通的地方,小地名叫做阳河沟。
1937年8月下旬,主要由贵州籍将士组成的国民革命军第102师开赴上海,先后参加淞沪会战、长沙会战、赣西北战役等战事,有数千名将士牺牲。
1940年9月,102师第二次长沙会战后,在湖南湘阴休整,为缅怀抗战中牺牲的官兵,师长柏辉章在师部驻地关王桥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贵阳各界人士的代表和部分烈士的家属应邀到会。与会者提出:在烈士家乡建一座纪念碑,以永恒铭记贵州儿女保家卫国的英勇事迹。
同年11月26日,上级部门批准下发关于修建贵阳纪念塔的训令,选址阳河沟(今石岭街)附近的十字路口动工修建,次年5月纪念塔竣工落成。
纪念塔用白绵石砌成,塔高10.2米,象征102师,为三角菱形,上尖下大,塔的三面分别刻有“国民革命军第一百零二师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字样。纪念塔像一把伫立的刺刀插入苍穹,寓意直刺敌寇胸膛。
据《贵阳市南明区志》记载,纪念塔有石栏围绕,台的三面有石砌阶梯可供人上下,出口处刻有文字,记述建塔原委、主要作战经过以及阵亡将士名单。这座纪念碑建成后,便成了贵阳城郊一处标志性建筑物。
“不止是烈士家属,很多老百姓也会到这里祭奠在抗战中杀敌牺牲的将士。”已是耄耋之年的金方隆老人说,当时他还住在白云区,清明时节,家人总会领他到纪念塔祭拜,每次都有很多人在这聚集,人们追悼并祈祷着战争结束。久而久之,大家不再称这里为阳河沟,都默契地以“纪念塔”取而代之。
1952年,因道路扩建,纪念塔被撤除,如今在这个地段上,再也看不到当年那座“纪念碑”了。但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起,“纪念塔”这个庄严肃穆的名字便延续下来,直至今日未曾改变。
肖达钰莎 欧鲁男
抗战★英烈
陈蕴瑜
陈蕴瑜,1900年出生于贵州省平坝县天龙镇。早年在家乡读小学,后考入贵州省陆军讲武学校。1921年随部队奉孙中山先生令讨伐桂系军阀。
1935年,随部队在威宁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102师,陈任607团团长。淞沪会战中,陈奉命强渡苏州河南岸,伤亡惨重。
1938年607团整补后改称304团,于5月投入砀山战役。5月19日晚,陈蕴瑜率部刚抵达河南商丘火车站便急行军奔赴韩道口,与日军第14师团快速部队遭遇,双方拼杀两昼夜。23日凌晨,陈蕴瑜部被日军围困,他命机枪连长推进机枪掩护,自己率20余人冲杀,为全团开辟突围道路,但不幸中弹牺牲,年仅38岁。
1986年,贵州省人民政府追认陈蕴瑜为革命烈士。
抗战★老兵
老兵王效文:
十六岁入伍上阵驱日寇
今年94岁的抗战老兵王效文,1921年生于江苏省靖江县,现居贵州省黄平县。从军生涯中,他参加了淞沪会战、三次长沙会战等多次大战。
王效文回忆,1937年淞沪会战时,16岁的他还是中学生。当年9月,满怀报国热情的王效文自愿参军上阵杀日寇。入伍后,王效文编入第39军56师,后被安排到331团3营迫击炮排,因读书至中学,在部队里常做些文书工作。
1944年初,王效文随部队转入贵州荔波等地,最后来到黄平县重安镇并在当地订亲,1945年2月又到广西全州作战。1945年8月,王效文随部队到湖南接受日军投降,此后回黄平定居。如今的他儿孙满堂,身体依旧硬朗。(徐其飞)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