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的昆明,房屋绝大多数还是土木结构,特别是铺面,木材用得更多。1940到1943年,昆明城内因空袭引发的大火灾就接近30次。1940年3月30日,日本飞机轰炸昆明东南城区,火灾引发20间民房毁于一旦,死亡120余人,伤350余人。
当时警局曾专门勘测统计过昆明城区的水井,以供空袭时救火之用。为了避免空袭火灾延烧商店、民房,省会警察局消防队在各街铺面加筑封火墙,开辟防火巷。至1939年的6月,共筑封火墙1320堵,防火巷36处,消防水池29个。昆明在1918年就有自来水。但没有专门的工具,用自来水消防并没有优势。一旦发生火情,救火全靠人工。每遭轰炸,城内四处起火,救火难度更大了。除省会警察局消防大队外,昆明各区的警察分局都有消防分队。初期各消防队的设备非常简陋,如:腕力卿筒救火机、手压救火机、汽油吸筒救火机、摩托救火机,还配备了大量的水桶。这些消防设备显然赶不上日寇制造火灾的速度。面对这种情况,省会警察局先后充实补充了其所管辖的消防大队,使之具有大号邦浦车(消防汽车),水柜车(拉水的汽车)及各种先进的消防器械。当时滇军三个军几十万人在前线,又正在修筑滇缅公路和滇缅铁路。云南省政府财政负担极重,购买这些消防车及消防器械的费用除政府拨款外,防空司令部、省会警察局及市政府发起,向社会各界劝募消防捐款,共募得捐款四十万七千余元。首批购进的两辆美国生产的雪弗莱消防车运进昆明时,在云大操场进行演示,云南省府各厅、局、委的负责人都来观看。从此昆明才有了消防车。
与警局消防队一起并肩救火的,还有一大批民间自发组织起来的义务消防队和义务救护队。只要敌机一走,他们或提着水桶、端起铜盆、木盆、锑锅,飞奔到河边、沟边、井边;或拿着器械,奋不顾身冲进火海,背出伤亡者,拆除危房。在这些民间消防队中,两广和浙江义勇消防队声誉最高。他们有故乡驻滇商会和同乡会的财力支援作强大后盾,消防器材先进。特别是两广队,队员个子瘦小,身体轻捷,动作灵敏,勇敢善战,有耍狮绝艺,爬梯上高处救火不在话下。连经过专业训练的警局消防队员都自愧不如。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