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抗战,在整个中华民族的抗战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一页。出于全面统一抗战的需要,当时的陕西全境,分属于两个省级国民政府(陕西省国民政府和陕甘宁边区国民政府),西安是北中国御敌的指挥战略中心(延安亦是中共中央的驻地)。
抗战全面爆发前后,国民政府适时的调整陕西的国防力量,派出装备精良的中央嫡系部队驻守。原有的陕西地方的各路军队,放弃小我,服从大局,开赴多个战区。由于性格和历史的原因,陕西子弟没有形成大的统一战区,陕西的子弟部队先后被整分到不同的战区不同的集团军,有一下各部:第一战区中条山的四集团军38军、96军(孙蔚如部)、十四集团军九十八军(冯钦哉部),第五集团军十七军(高桂兹部).80军新编二十七师(王竣部)和第六游击纵队(毕梅轩部),黄泛区河南周口地区的河北挺进军李俊彦部。第八战区榆林的二十二军(高双成部)、第五战区江汉平原的一二八师暨汉沔游击区(王劲哉部)等。他们以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无悔战歌秦腔。在其它战场嫡系或地方部队上,陕西人更是英雄千万,赵寿山、李兴中、关麟征、杜聿明、胡琏、张灵甫以及仵德厚等将士英名传今。
在武器装备落后于日军数十倍的条件下,中国人以小农经济抵抗着日本强大的工业帝国,只能用底层民众的血肉筑起血肉长城。空前惨烈的卫国保家的抗战时期,与沦陷区绥远、山西、河南、湖北等地相邻的陕西,是全国仅有的没有丝毫沦陷的省区之一,既是大后方,更是最前线,担负着极为重要的历史使命。为阻挡日军西进、输送军需物资做出了巨大贡献,税赋达到以往的百倍以上。
面对敌人的炮火、面对死亡的威胁,相继有数百万壮士奔赴火线,用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国家存亡的血肉长城,涌现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忠烈之士。长城内外,保定城外、娘子关、忻口、中条山、洛阳、周口店、塞北、洪湖等地,陕西子弟前赴后继,武士敏、王竣、艾亚春、石杰三、邱铁生等几十万将士疆场壮烈,历史不应该忘记他们。
抗战14年,虽然主战场基本不在陕西,但陕西军民为抵抗侵略,同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俱往矣,今年是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数百万陕西抗战将士在凄风苦雨中相继离开人世,当年的陕西,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壮丁几乎征尽全员参战,都是18—45岁的青年(还有大量18岁以下从军幼兵和45岁以上的老兵),能活到今天那简直就是奇迹,寥若星辰。所以,今天我们不能忘记还健在的抗战老兵,就是重新拷问自己这颗颤抖的良心。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