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时中国 > 甘肃抗战 > 内容正文

小城靖远的抗日故事
来源:微靖远圈微信公众号   2016-09-07 15:39:16

抗日战争期间,日本战机曾对靖远县城实施轰炸,造成县立师范学校师生的伤亡。以我之历史知识,二战时日军始终被阻于潼关之外,本县离抗日前线最近的热河(现内蒙)或山西,都相距千里以外。日军未曾踏入陕西一步,遑论关陇?

先生解释说,靖远虽处西北偏远,离抗日前线甚远,但日军魔手也曾触及。根据本县一直流传的说法是,因本县县城格局,类似甘肃省府兰州:黄河在其城一侧,高山在另一侧,同为“河山夹”格局。日本或误以靖远县城为兰州之故。兰州抗战期间为抗日大后方重镇,国民政府抗战前发起“建设西北”运动,以巩固后方。近人沪上秦翰才氏所著乡土历史名著《左文襄公在西北》,其缘起即为国民政府西北行政长官公署“开发西北”咨询之用。该书至今仍值得一读。

因先生谈论缘故,遂后在网上搜得有关本县抗日战争期间(1937至1945)相关历史,有关史实记载如下。从中可窥见一个远离抗日前线的西北小县之于伟大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关系。

1937年靖远县设兵役股。征发本地精壮子弟600名,赴抗日前线。

1937年12月靖远籍青年学生张生强、陈定邦等,经十八集团军(即八路军)驻兰办事处介绍,赴延安学习。

1938年1月,甘肃青年抗战团靖远分团成立。组织靖师等师生深入农村,发展团员,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

1938年9月,邻县会宁县修建华家岭至会宁县城40余公里的公路路基工程。西北建设,未因抗战而中止。

1938年秋,中国共产党靖远县工作委员会成立。

1938年10月,靖远籍范振绪当选甘肃省首届临时参议会副议长。范先生为同盟会员、留日学生、1913年第一届国民参议会参议员。

1938年11月15日,日本飞机6架空袭兰州,经靖远东湾等地投弹,炸死炸伤各1人,毁民房60多间。此为日机第一次轰炸靖远县。

1939年2月12日,日本飞机9架轰炸靖远县城,在简师(即国民政府为普及教育而在各地广泛成立的简易师范学校,今靖远师范)周围投弹44枚,毁校舍18间,炸死2人,炸伤5人。此为史载第二次轰炸,也惟此次人员伤亡最为惨重。

1939年11月27日,日本飞机夜袭兰州,中途轰炸靖远县城,在城南山、黄河沿岸、箭道等处投弹50多枚。此为第三次轰炸。

1939年12月1日,日机106架分多批经靖远轰炸兰州,其中一架在靖远投弹3枚,炸毁多间民房,同时景泰县中泉、正路等地也被炸。此为第四次轰炸。

1941年2月,中国共产党靖远县委传达“隐蔽精干、长期潜伏、积蓄力量、等待时机”的方针。地下党员欧化远等7人,打入国民党区乡保甲政权中,进行隐蔽活动。

1941年6月,靖远籍共产党员岳秀山等10人,先后两次遭驻靖远102团逮捕,经共产党组织多方营救,部分人于次年4月陆续释放,岳秀山等5人直至1945年始由兰州秘密监狱保释出狱。

1941年11月靖远中堡群众凿山洞200米,延长民生渠3华里,保灌水地1800亩。

1942年,靖远县立中学成立。此可谓抗战不忘教育。

1944年11月靖远北湾靖丰渠淤地工程基本完工,淤地1.5万亩,该工程分为堤坝、放淤、灌溉3部分,由甘肃水利农牧公司办理,是甘肃省黄河沿岸淤地之首创。此可谓抗战不忘建设。

1944年,中国农民银行拨靖远铺砂贷款4000余万元。

1945年1月28日,国民党政府资源委员会地质调查所西北分所,在景泰、皋兰等县境内发现磷铁、石墨、赤铁、锰、硫等矿。此可谓抗战不忘民生。

1945年10月,靖远、景泰、会宁三县第一届参议会成立。

1945年12月18日,兰州至银川公路竣工。全长489公里,在甘境里程为242公里,途经白银区、靖远县。全长489公里的兰州至银川公路,是在抗战期间修成。一则见其时的“建设大西北”,并非完全流于口号;再则不因抗战延后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可见国民政府确实是力图有所作为的。

以上史实,让人感慨良多。

本县子弟600,在民族危亡关头,奔赴抗战前线,实属当仁不让。但这些人的终局,不得而知,史未有载。或抗日,或死于国共内战,不得而知。

本县遭日机轰炸,并造成人员伤亡,固足悲惜。但倭日若因轰炸本县,而减轻对兰州或其他抗日大后方地区压力,并实际激发西北一小闭塞的县份人民的同全国人民之仇,共抗击暴日之忾,提升他们的民族意识,也是本县幸事。

毕竟,600健儿在抗战初期参军抗战,也是值得我和靖远乡人永远骄傲和纪念的啊。因为这段历史,我很是增添了一些自豪的感觉。同时,我相信,无论是苦难、曲折还是值得自豪的乡土历史,我们了解它、反思它,就一定能对自我多一些认识,并从中汲取肯定自己、激励人生的力量,我想,如果未来可能,我们一定要为这些难考其名、久被忽略、质朴而爱乡爱国的靖远抗日青年们,立一座“靖远抗日青年成军纪念碑”。时间的流逝,政权的更迭,实在不应该磨灭值得记忆的历史啊!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