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华的苏联飞行员。新华网照片
全面抗战开始后,中国急需国际方面的援助,1937年8月,苏联与中国签订了《中苏互不侵犯条约》,决定给予中国军事援助,成为抗战之初第一个向中国提供援助的国家。西北是大后方,又与苏联接壤,相对有利的条件使得建设和保障西北交通线更显出重要性来,兰州成为国际援华空中航线的重要支点。
兰州成为重要的空军训练基地
为建立空中援华交通线,八路军驻甘办事处、驻新疆办事处都做了大量工作,促使国民党甘肃政府及新疆盛世才当局加大当地机场建设,在甘肃,建立了兰州机场、东古城机场(今榆中境内)、西固城机场(今西固境内)、中川机场、临洮机场、酒泉机场和一些临时战备机场。为了保证这条重要空中通道的畅通,中国政府在兰州设立了第四路司令部(也称兰州空军司令部),统一指挥、协调西北国际航空线的空中飞行,保证空中安全。地勤补给系统也在兰州设立了负责飞机修理的空军第七总站。在中苏各方的积极努力下,促成了以苏联阿拉木图为起点,经由中国伊宁、迪化、哈密到兰州的空中运输线的迅速开通。各机场为苏联飞行员驾驶的援华战斗机、轰炸机、运输机加油养护,并在兰州编队出发转到内地新的机场。1938年4月,中国政府在兰州设立驻兰州特派员办事处,后改为外交部驻甘特派员公署,李铁铮任特派员,负责中苏之间的联络和协调。苏联方面,在兰州先后设立了军事代表处、外交代表处及商务代表处。兰州亦成为重要的空军训练基地,培养训练出大批的空军人员,为支援各地抗战和保卫兰州等重要城市作出巨大贡献。
援华战斗机在兰州交付中国
空中航线建立后,苏联政府派遣的援华空军志愿队陆续到达中国,直接参加中国抗日战争。苏联派出的飞行员名义上是“志愿飞行员”,实际上完全是以军事命令的形式抽调,这些飞行员来自苏联各地,多为经验比较丰富的飞行员,其中还有一些空军试飞员,他们之中,不乏苏联空军部队里鼎鼎大名的英雄人物。当时,苏联对中国的援助极为隐秘,甚至在苏联内部都采取了严格的保密措施。整个援助计划用“Z行动计划”代称。根据当时援华飞行员的回忆,第一批来华的飞行员接到调令时,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的目的地。
第一批援华的战斗机首先在苏联境内的阿拉木图集中,然后飞往新疆,最后在兰州交付中国。为保密,刚开始时在苏联境内,将飞往中国的飞机刷上中国标志的机徽,后来,随着兰州方面设施的逐步完善,改装放在兰州完成。
在这条长达数千公里的超远航程中,战斗机航程一般不过数百公里,因此,中国西北沿线的简易机场就发挥了重要的补给作用。时值隆冬,沿途经常遭遇狂风暴雪,气象条件恶劣,在开辟航运交通线过程中,先后有多架援华战机在途中失事。
兰州,是中国接收苏联援华飞机、武器和物资的中转站。据统计,从1937年10月22日首批苏联空军志愿人员抵达兰州,到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先后有苏联军事顾问、专家过往兰州3665人。空军志愿队员轮流参战的达2000余人,组建8个航空兵群,前后运华飞机1235架。
日军不断派遣飞机轰炸兰州
日军也将中国空军重要基地兰州,作为突出的攻击目标,不断派遣飞机前来轰炸。在兰州上空,多次发生空中激战。1937年12月4日,由日本海军航空兵精锐部队组成的11架轰炸机空袭兰州。日军飞机经山西五台、陕西葭县(今佳县)、宁夏银川、甘肃靖远到达兰州上空后,被驻兰空军的高炮猛烈射击后,将炸弹投到拱星墩机场后立即逃逸。1939年2月20日到23日,兰州空战共击落敌机15架,取得兰州空战大捷。
因为兰州成为重要的空军基地和中心转运站,从兰州转场到达太原、武汉、南京、南昌等地的中苏空军在各地空战中也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空军的王牌飞行英雄高志航,1937年到兰州接受新机培训。他那时已经取得了个人击落5架敌机的战果。培训时,苏联飞行员和地勤人员只做了简单讲解,航空知识深厚、战斗经验丰富的高志航就全部掌握了伊16的各项性能,首次驾机单飞就敢飞出各种高级特技,令苏联飞行员大为赞叹。高志航还驾机飞过海拔3000多米的六盘山,开通兰州到西安的直飞航线。11月15日,高志航带领13架从兰州接收的战机降落在河南周家口机场,准备在此做短暂停留后,直飞南京参战。11月21日,日军突袭机场,高志航在驾机起飞迎敌时不幸被敌人炮火击中,壮烈牺牲。
作者:李荣珍 甘肃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