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地处内陆腹地,通讯联络一直比较落后。为适应建立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统一战线的需要,苏联和中国政府在加强甘肃乃至西北通讯联络方面都做了一定的努力。尤其是中共中央落脚陕甘革命根据地后,以此作为领导中国革命的大本营。中共在共产国际和苏联的帮助下加强了自己的通讯联络系统。
1937年,新疆督办盛世才同苏联驻迪化总领事馆协商决定在迪化建立“大电台”,国际电台于1938年竣工投入使用,其联络点在国际方面有苏联的阿拉木图,国内解放区有延安,国民党统治区有兰州、重庆等地。该电台夜间与延安、阿拉木图联络,白天与重庆、兰州等地联络。设在兰州的苏联外交代表处和军事代表处也建有自己的电台,负责同苏联及西北国际通道沿线各联络点的联系。
八路军驻甘办事处建立之初,自己没有电台,便利用苏联代表处的电台与延安进行联系,及时接受中共中央指示。无线电通讯联络系统的建立,加强了中苏之间及西北国际交通线各联络点之间的相互联系,使西北国际通道进一步完善。
1940年6月6日,中共甘肃工委机关遭到严重破坏。甘工委委员王实先辗转到达延安,向张闻天作了汇报。张闻天考虑到国民党方加剧反共政策的推行,为保持中共与共产国际的陆路联系,指示王实先重返甘肃,利用他熟悉甘肃地理环境和兰州地下党员分布情况的有利条件,建立一条从兰州到星星峡之间的秘密交通线,从而加强以延安、兰州、迪化、莫斯科为联络点的西北国际交通线上的工作。王实先接受了这项十分艰巨而重要的任务,从延安动身再赴兰州开展工作。
王实先与留在兰州工作的工委委员罗扬实研究了工作任务,联系了在国民党甘肃省政府经济委员会、交通部驿站管理局、西北公路局等机构内部的中共地下党员,大体摸清了兰州到安西的中共地下党员的分布情况。返回延安,向中央农委负责同志进行了汇报。农委指示用马车队建立从兰州到星星峡的国际交通线,确保在电报等联络手段受阻的情况下利用人工传递情报信息从而使联络畅通。
1942年2月,接受中央农委任务的王实先化装后从延安重回兰州,计划建立从兰州至新疆的秘密交通线。王实先首先通过组织关系,为几名地下党员谋到职业,以公开职业为掩护,隐蔽下来执行交通线的联络任务。接着,他化装成沿途检查公路的小职员,骑上自行车,离开兰州,千里走单骑,先到永登,随后翻越海拔3000米的乌鞘岭,途经古浪、武威,闯入茫茫戈壁,走过张掖、酒泉、嘉峪关和荒无人烟的地区,凭借着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和不畏艰险的坚强意志,在永登、玉门、安西等地设立联络站,安排布置潜伏任务。1942年秋,王实先东返兰州,在八路军驻甘办事处给中央农委负责人发电汇报了西行的工作情况,并于1943年回到延安。
这条秘密红色交通线的开辟,为加强我党和共产国际的联系又多了一条保障线,使我党能够及时向共产国际反映情况,对共产国际正确判断形势,增进共产国际对中共政策的了解,加大对中国抗战的援助,及进而对中国革命建议性的指导,促进中国革命的发展都产生了积极作用。
作者:李荣珍 甘肃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