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工业战时甘肃扛起经济重担
在全民族的抗日战争中,甘肃地处西北要冲,又是战时西北军事政治中心。在国民政府提出的“开发西北”、“抗战建国”的口号下,甘肃战时经济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契机,兴修水利,开采油田,拓建公路,开办工厂,甘肃成为中国抗日战场秣马厉兵的重要基地之一。
8月27日,本报记者专访了西北师大历史系教授、编撰《西北通史·抗战中的甘肃》的宋仲福先生,他给我们阐释了历史学家视野里抗战中的甘肃。
抗战爆发后,东南沿海地区相继沦陷,尤其是上海沦陷,使国民政府的经济命脉几乎被日寇斩断,在国运艰难之际,政府将经济发展重心转移到西南和西北。
甘肃地处大西北要冲,尤其是省城兰州,是西北五省区与内地联系的枢纽,开发经营甘肃,对开发西北、支援抗战关系重大。因此,抗战爆发后不久,国民政府在“抗战建国”、“开发西北”口号的召唤下,对开发甘肃给予关注,当时的甘肃省政府也采取相应政策,大量吸收外省资金和中央政府投资,广揽人才,购置设备,以图振兴甘肃经济。面对这一历史背景,西北师大历史系教授宋仲福先生记忆犹新,他说:“记得小时候,我就看到一本《到西北去》的书,就是讲开发大西北的事!”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开始组织一批工厂内迁,由此揭开了开发建设大后方的序幕。
1937年冬,国民政府军政部指派原武昌制呢厂厂长蔡德明,率工程技术人员张和巢、孙铎(均为留法学生)、王庆生、赵凤歧、王德有等20多人来到兰州,协助开办军政部兰州制呢厂。
1939年冬,又派留法学生陈汝昌来兰,接替蔡担任制呢厂厂长。除了输送一批技术人员外,国民政府还调配了一批技术设备运往甘肃,至1946年,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还拨给兰州两套美制1000瓦汽轮发电机。
同时,国民政府不仅对内迁工业贷款,而且对原有的近代工业也一律贷款扶持,甘肃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宋仲福教授说:“抗战时期,甘肃是国民政府资金和技术分配的重点地区之一。
战时主管工矿企业的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独资或与省、部合资,在大后方兴建的85个厂矿企业中甘肃占了10个,如甘肃油矿局———玉门油矿、甘肃煤炭局(含永登、阿干煤矿)、兰州电厂、天水电厂、天水水力发电工程处、甘肃机器厂、华亭电瓷厂、甘肃水泥公司、甘肃化工材料厂、甘肃矿业公司等,总量居西北之首。”同时,还有中国银行、军政部投资经营和兴办的兰州机器厂、兰州毛纺厂、制呢厂等,此外还有民营的机械企业和化学企业近30家。
著名民族资本家荣氏集团,将汉口福星五厂迁至天水,日产面粉520袋,这是战时迁甘的最大工厂,也是甘肃境内最大的独资民营工厂。
宋仲福教授说:“当时的国民政府对大后方甘肃的工业大力扶持,主要是增强抗战实力,客观上使甘肃的近代工业出现了一个集中迅速发展的契机,抗战8年间,不包括玉门油矿,甘肃近代工业的发展超过了战前70年。”
公路交通 输送军品装备20个陆军师
抗战时期,甘肃的公路建设成就最大。当时国民政府对甘肃的交通事业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全省除整修的西兰公路外,又新建了8条干线,这9条国道构成了甘肃公路的基本框架,将西北五省区连接起来,兰州成为西北地区公路网枢纽。
而1938年开通的兰新公路,全长1176公里,与西兰公路成为联系内地的主要通道,也是当时我国通往苏联和中亚的国际交通线。
在1942年至1944年间还是我国唯一的国际交通线。
这些战时修整和新建的公路,成为大后方甘肃支援抗战的重要条件。
仅1937年秋至1938年夏,就有可装备20个陆军师(除步枪以外的武器)的苏联军火、航空器材、汽车及零配件,通过这两条干线,运往中国各战区。
众志成城 驿运大军奔走千里线
为了补充现代交通工具不足的状况,1938年,国民政府交通部设立车驮管理所,后改为驿运管理处。
1942年,甘肃运营的兰新、兰天(天水)两条主干线(共长2405公里)以及兰州至泾川、兰州至中卫、兰州至碧口等地设立6条支线,构成了全省或跨省的驿运网络。
于是,由5.2万余辆木轮、胶轮大车,16万余头(匹)骡马、骆驼和200只皮筏组成的庞大驿运队,在陇原大地形成了一支驿运大军,他们出没于滚滚沙尘、激荡于惊涛骇浪之间,以年运量60584吨的惊人数量,将支援抗战的物资转运到各地,直至抗日战区。
打破封闭 甘肃本土文化受洗礼
虽然甘肃地处西北要冲,但抗战前仍然闭塞。
抗战时期,随着沿海一些厂矿迁移甘肃(大部分在兰州),不少专业技术出身、有着先进管理经验的留学生担任企业负责人和技术骨干后,新兴的工业文明逐渐渗透到本土工人群体中;在教育界,国立西北师范学院迁移兰州,结束了甘肃没有国立高等学府的历史,一大批国内知名教授和学者扎根甘肃,培养人才,播种文明;文化艺术界的知识分子云集兰州,进一步推动了甘肃抗敌救亡运动的展开。
宋仲福教授说:“抗战前西北各省相对封闭,抗战后,甘肃大后方基地的位置日益凸显,公路开通,各地互动更加便利频繁,工业文明和文化教育如春风刮遍陇原,这无疑给甘肃本土文化带来了很大冲击,不仅激发了全民性的救亡热忱,也从文明进步的角度影响了甘肃、洗礼了甘肃!”本报记者朱静渊廖明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