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时中国 > 甘肃抗战 > 内容正文

甘肃支援抗战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2017-12-04 10:48:26

甘肃支援抗战

  抗日战争时期,甘肃是全国抗战的战略大后方和苏联援华运送军用物资的大通道。中共中央在兰州设立八路军驻甘办事处,成立了中共甘肃工委,领导了甘肃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抗战中,40余万甘肃青年奔赴抗战前线,其中4000多人为国捐躯。陕甘宁边区是全国的模范抗日民主根据地,陇东分区在大生产运动中贡献突出,涌现出一大批英雄模范和先进单位,马文瑞、马锡五、李培福等一批干部群众被授予生产模范称号,毛泽东分别为其题词:“密切联系群众”“一刻也不离开群众”“面向群众”。陇东军民开展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建设,为新中国成立后党的全面执政提供了宝贵经验。

  八路军驻甘办事处与中共甘肃工委的建立

谢觉哉

彭加伦

伍修权

  孙作宾(1909——2002),陕西长安县人。1937年10月至1939年5月任中国共产党甘肃工作委员会书记。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甘肃工委机关刊物及党员教育材料

抗战时期甘肃出版的进步刊物

援华物资通过甘肃交通运输线运往抗日前线

  1937年5月,受周恩来委派,张文彬、彭加伦等在兰州建立红军办事处;7月,中共中央派谢觉哉任驻甘党代表;8月,兰州红军办事处改称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驻甘办事处,开展兰州乃至甘肃的抗日救亡工作。彭加伦任办事处处长。1938年2月,伍修权来兰继任办事处处长。

  在八办和中共甘肃工委的共同努力下,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局面在甘肃很快出现,抗日救亡团体纷纷建立,创办了许多进步刊物,人民抗日救国和争取民主的觉悟大大提高,甘肃国统区的抗日救亡运动出现了新的高潮。

  模范的陇东抗日民主根据地

毛泽东为陇东中学题写校名

马锡五审判方式(版画)

  陇东抗日根据地贯彻“三三制”原则,精兵简政,加强了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开展大生产运动,促进了陇东经济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自给自足的景象。

  1943年11月,陕甘宁边区召开第一届劳动英雄及模范生产工作者代表大会。

陕甘宁边区军民纺线场景

  甘肃抗战英烈

  高永祥(1912——1945),甘肃灵台县人。八路军晋绥二分区副司令员。1945年7月在山西与日军作战中牺牲,时年33岁。

  何万祥(1915——1944),甘肃宁县人。八路军115师某连连长。1944年3月在山东大泉山突击战中牺牲,时年29岁。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