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时中国 > 甘肃抗战 > 内容正文

日机循迹黄河轰炸兰州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晨报   2018-02-17 10:13:57

  抗战之初,日寇轰炸兰州,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切断苏联援华的运输线。自然,黄河上游唯一一座铁桥——兰州黄河铁桥成了当时轰炸的重要目标。

  轰炸兰州时,日本往往将黄河作为最重要的地理参照坐标。日寇飞机一般是找到黄河,然后沿着黄河寻找兰州。每当冬天,黄河封冻,就成为一条银色长龙,从空中看上去,格外显眼,而日寇轰炸的重点目标黄河铁桥,此时还是修建之初红色防锈漆的涂装。黄色大地上,白色长龙,上面横卧着红色的铁桥,这些无疑是最显眼的目标。

  为降低日寇发现铁桥的概率,人们对它重新涂装,黄河铁桥被涂成了银灰色。

  兰州民众为了反击日寇轰炸,想尽各种办法,避免给日寇指示目标。那年月烟火就是最显眼的目标。逢年过节、祭祀祖先、空地上烧纸都被禁止了。兰州鼓子民间艺人李海舟烧纸祭祀,结果被军警当做日寇特务抓了起来。后来在多位人士的担保下,才免责释放,其实他也是日寇空袭兰州的受害者,他家的房屋也被炸毁。

  在日寇袭击下,很多人家受难。1940年1月29日,兰州城内难民李朱氏,迫于生计,给省政府主席朱绍良写信反映情况。

  信的大意如下:1939年11月30日,日机袭击兰州李朱氏一家八口,躲避在下官园(今民勤街一带)的一个小庙内。谁知日机投下的两枚炸弹先后击中小庙。李朱氏的丈夫李广业当场死亡,她的儿子李多材、媳妇李何氏及女儿玉兰、孙儿天福、玉凤、翠凤等同李朱氏均受重伤。他们从此成为空袭难民。

  在无家可归的情形下,被疏散安置到了安宁堡的一个庙内。李朱氏一家10口人在安宁堡小庙内,忍受着寒冬,艰难地生存。万般无奈下,只能向省主席哭诉,乞求帮助。

  有一份当年的回忆记录更真切,其中这样写道:“轰炸后园子里大火仍燃烧着,七亩多果园菜地全部被炸坏烧干,六七年后树上仍不结果子,地里不长庄稼、蔬菜。以农业为生的我们七口之家,生活不下去,就在那时卖了我的妹妹。”

  还有一份材料中说到这样一个事实,日机空袭兰州,遇难者政府发恤金60元,重伤40元,轻伤15元。地方赈济会先行垫付,炸后七天内办理完毕。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