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抗日战争期间,一曲《松花江上》传遍了中华大地,激励着全中国人民同仇敌忾,推动了汹涌澎湃的抗日救亡怒潮。
《松花江上》这首名曲诞生在“西安事变”前夕的古城西安。在周恩来全力解决“西安事变”时,作为周恩来副官的宁夏籍张子华当时也学会了这首歌。他在1937年初写给在北平上学的宁夏同乡张致承的信中告诉他这首抗战好歌。同年夏天,张致承因病回家休养,在中宁恩和堡向一些同学告知了《松花江上》的歌词,这首歌开始传入宁夏。
1937年7月,张子华以八路军总部参谋、周恩来副主席秘书的身份来到宁夏,同马鸿逵商谈联合抗日和建立统一战线等事宜,推动宁夏地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张子华在宁期间利用过去的关系,和时任国民党宁夏省党部科长的袁金章、雷启霖等人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宣传我党关于国共合作、建立抗日统一战线及对宁夏的方针政策,嘱咐他们在学校宣传抗日,发动群众,同时给他们教唱了《松花江上》,通过学唱他们也认为这是宣传抗日的好歌。张子华在回西安途经中宁恩和堡时进行抗日宣传,恩和学校的校长王耀先、教员安秉胜、马成汉等人都听了张子华的宣传,也都学会了《松花江上》。张子华到了固原时,专门到学校开展各界群众代表参加的宣传抗日讲演,并向大家教唱了《松花江上》,这首抗战歌曲在固原传唱开来。
1937年8月下旬,从事抗日宣传活动的“新安旅行团”来到宁夏,他们在宁夏的公开场合进行抗日宣传活动,一首《松花江上》使宁夏境内的人们都知道了。这为以后宁夏在共产党人的领导下成立“宁夏少年战地服务团”奠定了基础。这首著名的《松花江上》在宁夏从此传唱开来,也使很多年轻人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何新宇,宁夏博物馆研究员)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