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时中国 > 青海抗战 > 内容正文

“青海全省学生抗日义勇军”的活动
来源:青海党建网    2017-11-10 11:00:42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西宁地区各学校师生率先行动起来,纷纷利用召开讨论会、出墙报等形式进行抗日宣传。10月初,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生和部分教职工首先发起组织成立了一支抗日义勇队,在义勇队“成立宣言”中,大力宣传“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号召人们关心祖国命运,抗议日本的侵略行径。国民党青海省党务特派员办事处、青海省政府、陆军新编第九师司令部均派出“指导员”,参加了学生抗日义勇队的成立仪式。在此后的一个星期内,省立第一中学、省立第一职业学校的学生,也分别组成了学生抗日义勇队。此后不久,除西宁地区所有的中、小学外,民和、乐都、互助、大通、贵德、湟源、化隆、循化等47所学校的学生也先后成立了抗日宣传队,当时全省的中、小学生共组成抗日组织53个。这些组织成立后,在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生抗日义勇队的倡议下,于10月28日成立了全省学生抗日义勇军联合处,并将各学校的抗日组织统一定名为“青海全省学生抗日义勇军”。国民党青海省党务特派员办事处迫于形势,同意了联合处的成立,并派员出任联合会委员,还给予微薄的经费支出(每月补助30元)。

  1931年11月3日,西宁各校抗日义勇军在西宁小教场举行了誓师大会,并以大会名义发出通电,表明坚决抗日的态度,还散发了告全省群众和青年书。11月6日,西宁各校学生抗日义勇军又在小教场举行了请愿大会,要求青海省政府和国民党青海省党务特派员办事处发给他们枪械,并要求派代表赴南京请愿,但未得到允准。请愿后,各校学生抗日义勇军举行了示威游行。

  全省学生抗日义勇军联合处还主办了一份《学生抗日旬刊》,每期印数达1000份,主要登载省内外有关抗日运动的新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罪恶行径。各校学生还联合举行抗日讲演竞赛会,并走上街头,分赴乡村,进行化装演出,宣传抗日救国。与此同时,在北平的青海籍学生,也将他们出版的宣传抗日的刊物、传单寄送到西宁各学校,进行广泛的抗日宣传。这些宣传活动对于唤起民众的爱国热情起了积极的作用。

  应各校学生的要求,全省学生抗日义勇军联合处还拟定学生军事训练计划,组织学生进行军事训练,利用各校课余时间进行军事常识讲授、操场训练及野外实地演习。

  国难当头,迫于当时的形式和在学生们的爱国热情感召下,国民党青海省党部及青海省地方政府起初同意全省各校学生抗日义勇军及联合处的成立。但是随着各地学生抗日热情的日益高涨,他们又唯恐形势会一发不可收拾。于是,国民党青海省党务特派员办事处、青海省政府、陆军新编第九师司令部对学生的抗日行动采取了一系列的防范和监控措施。例如规定学生抗日组织今后遇事须随时请示汇报,不得擅自以全省学生抗日义勇军的名义对外发电。并派新编第九师参谋长张昌荣负责“指导”学生军事训练。再到后来,对学生抗日组织采取限制、阻挠措施。12月中旬,学生抗日义勇军的“抗日”二字被取消,代之以“学生义勇军训练处”的名称,该处由新编第九师师长马步芳任主任,国民党青海省党务特派员方少云任副主任。青海省政府还函请国民党青海省党务特派员办事处撤销全省学生抗日义勇军组织,因遭到各校学生的坚决反对而暂时作罢,但停发了每月拨发的30元补助费,下令国民印刷局不再承印《学生抗日旬刊》。在当局的阻挠下,学生抗日组织难以继续开展活动。到1932年8月,以全省学生抗日义勇军为名义的各种组织被国民党青海省党务特派员办事处下令全部撤销。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