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时中国 > 青海抗战 > 内容正文

“七七”事变后各族各界民众积极声援抗日
来源:青海党建   2017-11-10 11:59:34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侵略者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消息传来,青海各族人民与全国军民一样群情激愤。在短短的时间内,青海省人民抗战后援会、国民精神总动员会青海分会、西宁教育界学生会以及妇女会、工会、商会等各界抗日团体相继成立。这些团体大力宣传抗战的重要性,并提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前方少流血,后方多出汗”的口号,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宣传工作和捐钱捐物活动。

  1937年10月,西宁回中(即回教促进会立西宁高级中学)的一部分师生创办了《星月》半月刊。该刊宗旨是爱国爱教,在阐扬伊斯兰教教义的同时,大力宣传抗日救国,以较多的篇幅刊载有关抗战的言论、报道及文艺作品,在激发回族群众的爱国热情方面起到了不小的作用。《星月》前后共出30期,除在本省各市县发行外,还被寄送至西安、兰州、宁夏等地。

  1939年,藏传佛教大师、爱国人士喜饶嘉措偕学者杨质夫等奉国民党蒙藏委员会委派,前往蒙藏地区及各大寺院进行抗日救国宣传活动。同时利用青海湖“祭海”时机,对参与“祭海”的蒙藏王公、千百户宣传抗日。同年,青海蒙古族驻京人员推选出几名代表深入青海蒙古族二十九旗进行抗日宣传。

  1941年6月18日,日寇派出48架飞机侵扰西宁、乐都、民和上空,但未投弹便逸去。23日中午,日本侵略军17架飞机由山西运城再次飞抵西宁上空,在公安街(今文化街)、饮马街、玉井巷、法院街、观门街、湟水南岸的昆仑中学及韵家口、乐家湾、羊沟湾一带进行疯狂轰炸。敌机共投下炸弹250余枚,燃烧弹30余枚,并以机枪进行低空扫射。共炸死居民43人,伤28人,炸毁机关9处,房屋520余间,受难户共达160户。这是青海人民遭受日本侵略者最直接、也是最严重的一次武力侵略。日寇的暴行,激起青海各族人民的无比愤慨和仇恨。从此,青海各族各界群众把对日寇的仇恨转化为抗日的实际行动。

  自1938年起,一直到抗战结束前夕,青海全省多次发起献金、献机、捐寒衣、寄慰问信等活动,积极声援抗日。1938年2月,全省各界在西宁小教场发起慰问抗战将士献金竞赛,西宁共募集献金4889.56元,互助等六县公募集献金1973.54元。4月,青海省各学校响应“中国儿童号飞机”筹募总会发起的募捐活动,各校陆续捐款3643.48元。各级学校还号召师生赶织毛袜、毛裤等,捐送前方抗日将士。省东塔院道众将东塔院变卖,捐献所得部分款项,慰劳前方将士。各级政府公务员也为“公务员号飞机”捐了款。7月7日,为纪念“七·七”事变一周年,青海省各族各界群众又在省垣献金三日,全省共献金6000余元。9月,为响应武汉各界征信活动,全省各界同胞、各个团体、不分男女老幼,一直动员,纷纷写信慰问抗日战士,最后将所征慰问信统一收齐后转交前线。10月,在全省发起为出征将士募寒衣活动,征得了大量冬衣材料及羊皮10万张,为前线将士送去了温暖,送去了青海人民的一片心意。年底,又征集寒衣代金14.48万元,交驻西宁中央银行汇寄前方。1942年8月,蒋介石到青海视察时,青海蒙藏王公千百户及塔尔寺僧众,为支援抗战,捐献军马3000匹。马步芳也以个人名义献军马500匹。1943年,青海省认购胜利公债100万元和青海省救国公债50万元。1942年到1945年,供应军粮(包括征购、征借、委购)达60多万担。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