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时中国 > 战时教育 > 综合资料 > 内容正文

抗战时期的大学内迁
来源:文摘报   2022-10-29 11:48:20

  抗战八年中,中国许多高校纷纷内迁到云南、广西、贵州等地,将中国学术、教育和未来保存到抗战的“大后方”。

  对于是否内迁,开始各方是存在严重分歧的。1937年秋天,任教清华的闻一多给妻子写信说:“七七事变意味着中国全面抗战的必须爆发,那种苟延的耻辱局面从此结束,是生还是死?已经不容再回避。”在他看来,要积极抗战,也要继续教学。也有人主张停办教育,让学生全部应征服役,实际是反对内迁。

  最后政府还是决定将高校内迁,认为“抗战既属长期,各方面人才直接间接均为战时需要。为自力更生抗战建国之计,原有教育必须得维持,否则后果将更不堪,就兵源而言,以我国人口之众,尚无立即征调此类大学生之必要,一切仍以维持正常教育为其主旨”。

  从1937年7、8月起,各高校师生开始带着大量书籍、实验仪器长途跋涉,风餐露宿,迢迢千里从华北、华东迁到内地。这条“文军西征”之路并不平坦。记录了这段中国大学内迁历史的《中国抗战内迁实录》一书主要作者之一的苏智良说,内迁上路时,“整个家都要搬走,因为不知道一去多久。很多东西半路上带不动了,只好沿途抛弃,许多仪器、物资等就丢失在路上了。”而且,师生一路过去,很多时候只能徒步,还要面对日军飞机的轰炸。“像金陵大学农学院迁到华西坝的,还要携带大批良种畜禽,更困难。”于是就有了学生们“牵牛牵羊”的奇怪景象,“艰辛而感人”。

  当时内地政府和地方民众生活已经很艰难,但仍然尽最大努力接纳迁移过去的学校。而最终落下脚的高校师生们,也体谅战时的条件,咬紧牙关度日。数学家苏步青归国后任教浙江大学,后跟随学校内迁。“家里有八个孩子,十口人到了要吃树皮草根的地步,校长竺可桢到他家里看了才知道,艰难成那个样子。可是他从来没提过,这让竺可桢很感动。”苏智良说。

  据相关资料显示,从“七七事变”到1938年8月底,几乎所有高校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毁坏。学生减少了50%。在内迁中,很多高校都是联合招生。除了昆明的西南联大,还有中央大学医学院、金陵大学、燕京大学等学校迁到华西坝联大,复旦大学、大夏大学组成的第一、第二联合大学,还有西北联大、东南联大等。

  学校合并后,管理上难免产生问题。但苏智良介绍,那个时候反而是“百家争鸣”的局面,各种不同的党派、不同的主义并存,自由氛围是主基调。

  对内迁高校,当时是以培养人才为最高目标,苏智良以李政道为例说,当时李政道考入浙江大学,浙大的老师束星北觉得他是天才,但恐浙大当时的条件限制了他的发展,于是推荐他去了西南联大。

  从国民政府作出大学内迁的决定,可以看出当时对教育是相当重视的。但在1940年代初,抗日战争打到了最为艰难的时期,国民政府不得不号召学生从军。据统计,仅西南联大每100人中就有14人投笔从戎,校长梅贻琦的一儿一女也分别参加了抗日远征军和空军。

  “那个年代我们的兵源都是农民,不识字,中国军队打起仗来那么辛苦,跟知识素养很有关系。而日本明治维新后,入学率大大提高,兵源的质量很高。”苏智良认为,拥有知识的高校学生主动参军,无疑对中国抗战走向胜利提供了巨大助益,比如后来成为著名翻译家的许渊冲就曾帮助翻译日军情报,粉碎了日军一次空袭昆明的计划。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