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时中国 > 战时教育 > 综合资料 > 内容正文

彭雪枫的办学经验之源
来源:人民政协报 作者:贾晓明   2023-02-21 10:07:05

  彭雪枫(1907-1944),原名彭修道,河南省南阳镇平县人,1926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5月被派到苏区,1934年10月参加长征,历任红三军团五师师长、陕甘支队第二纵队司令员、红一军团四师政治委员等要职。1936年秋,彭雪枫被派往太原等地,做团结各界爱国人士、联合阎锡山抗日的统一战线工作。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先任八路军总部参谋处处长兼驻晋办事处主任,后被调赴河南确山竹沟,任中共河南省委军事部部长,组织训练抗日武装。同年9月组建新四军游击支队,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随着新四军的发展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扩大,加速培养抗日骨干成为当时我军的一项艰巨而又紧迫的任务。1938年9月中旬,中共河南省委决定,将新四军在竹沟镇办的教导队部分毕业学员、八路军从山西临汾派到竹沟镇的部分干部以及在当地招收的新兵共370余人,改编成新四军游击支队,由彭雪枫担任司令员兼政委,张震担任参谋长,负责创造豫皖苏鲁边区新局面,与八路军冀鲁豫部队沟通联系。10月下旬,游击支队进入河南睢县、杞县、太康广大地区,根据豫东、皖北平原地区的特点,灵活运用游击战术,积极打击伪军、土匪,扩大了新四军在豫东地区的影响。

  在新四军游击支队东征胜利的形势下,豫东许多有志抗日的青年学生,纷纷要求参加新四军。同时,随着部队的发展也急需培养干部。为此,彭雪枫等支队领导决定开办随营学校。

  1938年11月,新四军游击支队随营学校在睢(县)杞(县)太(康)地区成立,彭雪枫兼任校长,吴芝圃兼任副校长,萧望东兼任政治部主任。学员共有120人,编成1个中队,下设两个分队和一个女生队。钟致远任中队长,段佩明任政治指导员,第一分队由钟致远兼任分队长,第二分队由杨斐任分队长,女生队由李芝生任队长。12月上旬,游击支队和随营学校进驻河南鹿邑县白马驿整训。部队安定下来后,彭雪枫抓紧随营学校建设,学校制定了严格的教育计划。为保证教育质量,彭雪枫等支队首长亲自授课。当时,由八路军派来的一批干部,也同随营学校一起行动。

  1939年夏,游击支队随营学校开始第3期的招生工作,当时安徽宿县、蒙城、淮远等地的100多名热血青年报名入学。9月,随营学校移驻安徽涡阳县新兴集以西的麻冢集,相对安定下来。10月,中共豫皖苏边区党委成立,游击区也已经扩大到10个县。当月,游击支队两个学兵排60余人并入随营学校学习,豫皖苏边区的萧县、宿县、永城、亳县等青年也纷纷前来报名,学员很快增加到250多人。

  游击支队改称为新四军第六支队后,仍由彭雪枫任司令员兼政委;同时,游击支队随营学校改称第六支队随营学校,彭雪枫继续兼任校长。到当年底,第六支队已发展成为拥有3个主力团、4个总队、1个特务团和3个独立团的游击兵团,共1.78万余人。随着第六支队和司令员彭雪枫的威名日益响亮,第六支队随营学校的影响日益扩大,对广大爱国青年越来越具有吸引力。同年年底,第六支队随营学校在支队办的《拂晓报》上刊登招生广告:为适应民族抗战需要培养军事政治干部人才,招收18岁以上25岁以下之初中以上或同等学历者300名,课程有统一战线、游击战术、三民主义、中日问题、政治工作、群众工作、步兵战术。招生广告刊登后,不但豫皖苏边区各县青年踊跃报名,而且安徽、河南国民党统治区的不少进步青年也慕名远道而来。不久,永城县干部训练班100多人又并入随营学校。短短个把月,全校学员总数达到500多人,编成4个中队和1个女生队。随后,学校机构得以充实,教学逐步走向正轨。随营学校坚持边打仗边办学,边生产边办学,仗打到哪里,学校就办到哪里,被人们形象地称为“马背学校”。在短暂的办学实践中,积极为抗战前线培养人才,积蓄革命力量,为我军建设和抗日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宝贵的人才支持。随营学校在经历了抗大第四分校、雪枫军政大学、华东雪枫大学等时期的发展后,现在已成长为我军著名高等军事学府——南京陆军指挥学院。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