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提要
全面抗战时期,谭平山坚持认为青年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中坚力量,只有教育和培养好青年,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才有源源不断的生机与希望。在论及青年问题时,他始终坚持革命性和建设性相统一的原则,强调青年教育必须从革命需要出发,为抗日救国服务。
▲谭平山
青年要担负起抗战救国的使命
谭平山认为,青年最富于革命性,最能担当起抗战救国的使命。1923年,谭平山曾指出,学生因受于环境压迫,又学识发达,且知晓此种压迫可通过人力铲除,“在革命史上,占很重要地位”。1940年,谭平山再次发文强调青年的革命性特征,即“在一切革命运动当中,青年总是站在最前线的”;青年是最勇敢的、最富于自我牺牲的精神,最有正义感和最有创造力的部分;一切革命的思想都是从先进青年当中孕育、发扬和传播起来,一切伟大的革命领袖的革命思想又往往萌发于其青年时代。
谭平山以世界各国革命为例,充分肯定了青年在各国革命胜利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尤其肯定了中国青年在推动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的艰辛付出——“远的如开创现代文明的法国大革命,美国的独立战争,近的如俄国的社会主义十月革命,都是由无数青年的生命和热血换来的。我们中国推翻清朝专制政府的辛亥革命,扫除北洋军阀统治的北伐也都是青年群众舍身奋斗的结果。现在我们坚持了两年半的抗战中,我们又看到成千成万的青年,站在抗战建国的最前线牺牲奋斗”,以事实雄辩地证明了中国青年内蕴的磅礴革命力量。谭平山认为,无论青年处于身心成长的何种阶段,他个人的前途命运应该始终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都应以国家当时面临的国内外形势为基准,为实现民族解放、人民幸福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贡献力量。是故青年不仅要注重理论学习,也应该积极服务社会,以救国为己任,将个人的阶段性成长目标与国家的长远目标相结合,在抗日烽火中淬炼理想信念和矢志报国的精神气概。
青年应具有宽广的世界眼光
在《青年对革命外交应有的认识》一文中,谭平山指出,中国青年不仅应立足国内战争时局,更应该放眼世界,综合判断和把握中国革命的主要矛盾与历史走向。青年必须了解革命外交的根本精神和革命外交在抗战时期的具体作用,其宗旨是服务于中国人民求解放的现实目标。“我们决不能消极的顺其自然,立于被动及被支配的地位,必须主动的去争取有利的形势,否则许多有利的可能就不能实现出来;同时我们也决不能无视客观的形势和国际的条件,完全凭个人的主观的意愿去规定外交政策。”谭平山进而呼吁广大青年积极主动争取有利的外交条件,争取英法和其他各国对我国的同情,巩固和扩大美苏对我国的援助,促进美苏两大友邦的谅解与合作。
▲1935年的一二·九运动,青年学生在抗日救国的旗帜下团结起来。
加强对广大青年的组织和动员
谭平山于实践中发现,尽管有一大批青年在农村、工厂和部队中为抗战救国事业而奋斗,但有组织的青年仍属少数。这是因为“青年的组织仅偏在于若干城市区域,未能深入农村去,而且很少逸出学生的范围。全国各地各界的青年团体因为没有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群众组织,所以步调未能齐一,意志未能集中。尤其是许多既存的青年团体还没能得到党及政府的领导与协助,甚至于直到现在还有一部分青年对政府不无隔阂”。
谭平山审慎地指出,青年群体固然是中国革命的中坚力量,但是如果不能团结起来,形成坚固稳定严密的组织,那么在抗战中也无法凝聚成统一强大的战斗力。只有加强对青年的组织和动员,使青年具备健全的组织和有效的领导,才能充分发挥广大青年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关于如何健全并统一青年组织,谭平山认为,“第一,必须把青年群众的组织基础扩大到社会各界各职业各阶层去,不可始终局限于学生范围,而且组织的重心应该逐渐转向于生产青年。第二,要集中领导,同时更要给予青年以自由发展的机会。第三,要健全并发展个别的青年团体,并建立全国性的统一的青年群众组织。”
谭平山亦坦陈了自己对如何动员青年的见解,一是必须从青年的切身利益出发。对于学生,要满足其求知的要求,提供学习的机会,对于青年工人、青年农民与店员学徒,则要保证并改善其生活,帮助他们获取学习的机会,提升其直接或间接的生产技能,发展互助自救。二是必须树立党和青年团等组织在青年群体中的威信,吸收最优秀、最勇敢的青年群众加入党团组织,并对其施以正确的教育,充分发扬青年群体的正义感与追求真理的热诚。三是必须注意发挥青年的创造性,锤炼青年自动、自觉、自治的精神,对于一切青年自发的组织及企图心必须诱掖辅助并因势利导,使之加入革命行列,集中于统一领导之下,决不可对青年自动组织的团体施加消极的限制,以致扼制了青年的创造性和积极情绪,妨碍青年运动的发展。
历史地看,全面抗战时期谭平山关于青年问题的致思及创见,与中国共产党重视青年、关心青年、爱护青年,鼓励和吸纳广大青年加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青年政策有诸多契合之处,在全民族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团结报》2024年2月8日文史周刊7版
作者:王文浩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