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时中国 > 战时教育 > 综合资料 > 内容正文

抗战中的湖南大学|伏嘉谟血泪酸辛话抗倭
来源:湖南大学    2015-10-21 10:07:41

  

  讲述人:伏嘉谟(1912~1997)派名辉荣,字壮猷,一字嘉禾。湖南汨罗人。

  1939年毕业于国立湖南大学政治系,获法学士学位。由湖大保送至第九战区司令部抗战前线工作,后调往第三战区工作,任第四十六补训处少校秘书、上校书记长。1950年去台湾,曾任《大道》半月刊社长、政治大学、中国文化大学教授,国立湖南大学台湾校友会会长。著有《大道论文集》《神鼎山房骈散文存》《诗集》《联语选集》等。本文是伏嘉谟先生1995年为纪念抗战胜利五十周年所作,记录了西迁辰溪的经历及学习生活,堪称抗战中的湖南大学实录。

  

  抗战中的湖南大学|伏嘉谟血泪酸辛话抗倭伏嘉谟先生 1939年湖南大学毕业照

  八年全面抗战是吾国受外人侵略,奋起抵抗最久的日子。烽火无情,造成血渊骨岳,国破家亡,流离失所之惨状,诚有不忍言者。尤以长沙经一夕大火,三次大捷,衡阳四十日之保卫战,常德匝月的会战,胜利虽多,牺牲也最大;兹将个人亲身经历,挥泪痛言如次:

  一

  民国廿七年十一月文夕大火,全城一片焦土,满目疮痍,位于岳麓山之湖南大学图书馆,先已被炸。湖南大学乃迁往湘西之辰溪县,作为临时校址,因搭汽车困难,余乃与同学颜君步行,由长沙至辰溪,沿途数见骷髅悬于树林间,极为惊心动魄。

  二

  湖大初迁,以毛木板搭临时宿舍,无桌椅;我睡上床,在床上墙边钉一木板作书桌,点着茶油灯(无电),荧荧蟠坐床边,苦读至夜深,如此一年多,寒假留校不归,赢得毕业第二名,也可说苦到了极点。

  三

  毕业后,离家远走闽赣,由上饶、莲湖、而建甄,而延平,而永安。在军中工作虽任校官,待遇极微,粗食布衣,仅得一饱。后来我部驻永安乡下的洛溪,官兵自食其力,借地种菜、养猪、制米粉,留闽三年多,囊空如洗。还乡时,至无旅费,幸赖俞连长送我五百元法币,始得成行。经连城、吉安返长沙。

  四

  长沙经三次大捷后,四次会战失利,军民撤退,家人仓猝渡湘江避难,承嗣母以七十高龄,途中心臓病发,竟被骇死,无棺而土埋。我一人殿后,父亲及长子煌曙,均失连络。我乃沿湘江逢船呼喊步行百多里,抵湘潭易俗河,忽在民船中发现父与子二人,喜极相抱而泣。旋经友人李天民介绍,随父亲兄嫂妻儿,往湘江西岸里湖塘避难,该处又一度沦陷,日兵打掳抢劫奸淫屠杀,无所不至。避地年余,生活无着,仅吃豆豉、辣椒、糙米饭,亦难果腹。卅四年夏,因营养不良,爱妻李淑涵,忽患重病,乡间仅有中医,医药罔效,缠绵病榻者数月,竟于是年五月逝世,年才三十有五,惜哉!遗二男一女,小男生才数月,在襁褓中。

  五

  胜利后,回长沙市赁屋而居,卫生设备极差,仓皇又痛折幼子,何来双殡,悲不自胜。幼儿名建生,余诔以对联云:“建命聪明胡早折;生涯太短可怜天。”

  

  伏嘉谟先生笃于校谊,热心校友事务。赴台后参与组织国立湖南大学台湾校友会,此为他所珍藏的1951年12月编制的《国立湖南大学在台校友录》,上有他的亲笔签名。

  六

  余以事业为重,胜利后,草创恢复长沙《市民日报》,以义务职,代理社长,无社址,无经费,只得借万寿宫后进,以茅草搭棚,为临时报社。上漏下湿,我写社会、看大样,仍按日照常出报。惟有时发不出薪水,余尝设法垫付。

  

  伏嘉谟先生手书诗稿

  八年漫长的岁月中,都在奈何天中度过,国破家亡带来之惨痛,真有不堪回首者!好在朝望夕望、望穿秋水,终于听到胜利的爆竹声。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