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抗日战争爆发以前,云南的高等教育比较落后。直到1937年7月7日全面抗战爆发以后,云南的高等教育事业才有了较大的发展。本文试图以抗日战争时期为背景,对云南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及其原因和影响做一些探讨。
关键词:抗战时期 云南 高等教育
云南是我国云贵高原上的一颗明珠,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具有独特神奇的民族文化环境,悠久灿烂的民族历史文化,丰富深遂的民族文献古籍,绚丽夺目的民族文化艺术。然而由于受自然环境和历史因素的制约,在抗日战争爆发以前,同内地相比,云南的教育事业特别是高等教育总的来说是比较落后的。抗战期间,由于多方面的努力和深明大义的广大爱国师生的协同配合,云南的高等教育,不仅经受住了战争的考验,而且较战前有了很大发展。
云南的高等教育起源于清朝末年,这时的高等学校数量极其少,并且体制很不健全。其初具规模的主要是法政学校和省立美术专科学校。法政学校创建于1913年,它开设的内容比较庞杂,教学质量比较差,实际上是一所综合性的专科学校。1929年,当时的教育部命令全国法政学校一律撤消。1932年,云南法政学校结束。它在云南只存在了二十年的时间。省立美术专科学校创建于1923年,仅开设有绘画,美术工艺二系。1928年,云南省教育厅认为这所学校课程繁多而修业年限短促,学生成绩不佳,学校组织机构不健全,师资短缺,而又无改善前途,于是将其合并到省立第一师范。所以,一直到20世纪二十年代,云南的高等教育是很落后的,全省还没有一所完善的真正意义上的高等学校。到抗战爆发前,云南省较为正规和有影响的高校,只有云南大学一所,并且规模不大,校舍狭小,设备简陋,没有学科特长。云南大学起源于东陆大学。1920年,云南省长唐继尧私人捐款,以其字“西南联合大学”[2](p65)。它是西南地区首屈一指 的高等学府,在全国范围内也是第一流的大学,在众多迁滇的高校中,时间最长,对云南的高校教育影响最为突出[2](p16)。同时迁入昆明地区的还有上海同济大学、北平中法大学、中正医学院、国立国术体育专科学校。著名的中山大学迁于澄江,华中大学与中央政治学校迁于大理,此外,还有上海医学院、唐山工学院等。十多所内地著名大专院校的迁入,加上原来的云南大学,使云南的高等教育空前繁荣起来,于是抗战时期的云南成为中国的教育中心之一。
八年全面抗战,正是国家极端困难时期,而云南高等教育事业的成效是很显著的。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是很不容易的,它是方方面面努力的结果。第一,政府的重视。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为了长期抗战的需要,在当时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加大了教育投入,实行师范生公费制和大中学生的贷金制。1938年2 月,教育部颁发了《公立专科以上学校战区贷金暂行办法》11条。贷金、公费制度对战时贫困学生、流亡学生维持生活、学业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保证了高等学校学生的入学率。在教育措施上,国民政府先后推行了课程整理、师资审定、统一招生、毕业考试与学业竟试等几项改革措施。同时,云南省政府也比较重视教育,省教育厅健全了内部机构,制定了各级学校“整理”计划,采购了大批教学设备,建筑了一批校舍,教育经费每年都有所增加。第二,战时形势的变化。随着战争的深入和发展,国民政府对战时教育的重要性逐渐认识。制定了“战时应作平时看”的教育方针。1935年7月,国民政府在对日整体战略中提出:“以川黔陕为中心,甘滇为后方。”[4](p193)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国民政府通过了〈确定国民经济建设实施计划大纲案〉,正式提出了国防后方建设的问题。同时,云南军阀混战结束,政局趋于稳定,各派军阀也采取了一致对外政策。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云南的高等教育事业逐步从衰退中复苏过来。第三,大量人才的涌入。抗战时期云南被称作大后方,社会秩序比较稳定。随着大批内地高校的迁入,大量的高级知识分子和专家学者也涌入云南,推动了云南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著名的有吴文澡、白寿彝、吕叔湘、翁独建、费孝通、闻家驷、潘光旦、楚图南、严济慈、华罗庚、冯景兰等等。第四,各界有识之士的努力和重视。云南省主席龙云和教育厅长龚自知都比较重视教育,在他们的努力下,把全省的特捐和卷烟税掌握在自己手里,作为省教育专款,保证了经费的投入。在他们当政期间,云南的各级教育事业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与他们的工作是分不开的。同时,由懂教育的人来主办教育,著名数学家熊庆来担任云南大学校长后,使这所原来校舍残破、院系不全、师资短缺,在国内大专院校中排不上名次的大学有了显著的变化,在全国高校中取得了相当的地位。他把“慎选师资”[3] (p203) 放在改造云南大学的首位,经过他的努力,顾颉刚、吴文藻、何鲁、赵忠尧等著名学者,先后应聘到云南大学任教,大大提高了云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学校的声望。
抗战时期云南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对云南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第一,云南高等教学的发展促进了云南各项教育事业的繁荣。许多大学毕业生在云南各地从事中等教育,充实了当地中等学校的师资队伍,扩大了学校规模,提高了教学质量,也为大学输送了合格的人才,形成了良性循环。第二,传播了民主思想,促进了民族团结。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交通闭塞,信息不灵。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内地大批高校的迁入,带来了新鲜的民主空气。民主革命思想得到了极大的传播。使云南人民,特别是青年学生,耳濡目染,思想得到了很大的解放。抗战胜利后,昆明爆发了伟大的“一二、一”运动,被称为“民主堡垒”,就是民主思想传播的结果。云南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增进了各民族间的了解,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使得狭隘的民族情感得到了升华,中华民族的整体意识大为强化。许多人认识到:“中华五大民族本为一家”,“现在国难严重,民族团结,势不可缓”。[4] (p197) 第三,抗战期间,云南高等教育事业的壮大,为以后云南高等教育奠定了基础。抗战胜利后,西南联合大学决定复原北迁,在云南政府的要求下,决定将师范学院留在昆明,定名为“国立昆明师范学院”,云南因此有了第一所正规的高等师范学院,后来发展成为现在的云南师范大学。在云南本土发展起来的高校中,云南大学最具影响力。整个云南的高等教育事业几乎都是以它的成立、发展为轴心转动的。若干高等学校都是由它派生出来的,今天的昆明医学院、云南农业大学、西南林学院等,都是在这所大学的医、农、林专业系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总之,在抗战期间,云南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无论是物质上还是在精神上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极其残酷的战争条件下,云南的高等教育,不仅经受住了战争的考验,而且较战前有了很大的发展,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它表现了云南各族人民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通过高校,它传播了新的思想、新的技术、新的知识,推动了教育和公益事业的发展,开启了民智民风,培养了大批后方开发与建设的亟需人才。事实证明,抗战期间云南高校的发展在云南教育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大作用,实在是功不可没。
参考文献:
[1] 刘光智 。云南教育简史〈M〉.贵阳: 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3。
[2]西南地区文史资料协作会议。抗战时期内迁西南的高等院校.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88。
[3] 孙代兴、吴宝璋。 云南抗日战争史〈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5.
[4]涂文学,邓正兵。 抗战时期的中国文化。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6 .
[作者简介]徐江涛(1968),男,四川荥经人,云南民族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硕士研究生.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