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时中国 > 战时教育 > 综合资料 > 内容正文

战火中的教育奇迹——漫谈抗战时期“老北洋”的贡献
来源:天津大学官网 作者:焦德芳   2018-03-16 10:48:17

  七七事变爆发之后,天津很快被日军攻陷。当时的北洋工学院在校舍被占、办学设备被劫、师生流离失所的困境下,不仅没被战火湮没,而且毅然内迁办学。纵观抗战八年,北洋师生始终不忘“兴学救国”的历史使命,为国家和民族做出了巨大贡献。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北洋当年“西迁播火”的那些事儿。

  1.—所大学三处办

  天津沦陷后,国民政府教育部以平津地区几大院校为主体成立西安临时大学(后改称国立西北联合大学,简称西北联大)。北洋师生纷纷奔走西安。后来联大改组为多个院校,以北洋工学院为主体成立了西北工学院,校址设在陕西汉中的城固县古路坝。

  “老北洋”就这样失了名号,这引起国内外众多校友的强烈不满,他们发起了“复校运动”,纷纷奔走呼吁恢复国立北洋工学院。国民政府迫于压力,于1942年12月将浙江泰顺的国立英士大学工学院划出,独立为国立北洋工学院,史称“泰顺北洋工学院”。

  到了1944年,由于西北各省急需工程技术人才,政府任命原北洋工学院院长李书田在西安筹建一所工科大学。对老北洋念念不忘的李书田则干脆将学校命名为“北洋工学院西京分院”,并仍以北洋的治学精神严格管理,一时间同学们奋发读书,蔚成风气。

  2.盘整大西北教育布局

  上世纪30年代,西安的西北大学已经变作陕西省立高级中学,兰州的法政学堂也奄奄一息,整个西北地区事实上相当于完全没有高等教育。

  抗战爆发后,以北洋工学院为代表的院校内迁为当地高等教育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动力,使得西北地区在历史上第一次拥有了师范学院、工学院、农学院、医学院和综合性大学这样一个完整的高等教育体系,从根本上改变了当地高等教育面貌,盘整了大西北的教育布局。而北洋工学院不仅是组成西北联合大学的主体院校,更为西北乃至西南地区植下了工程教育之根,为此后中国西部地区工程教育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抗战胜利后,西北工学院的大多数师生都返回天津,参与北洋大学复校。而留在陕西的师生,则成为了西北工业大学建校的主要源头。今天的西工大,已经发展为国家“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北洋撒下的种子,已然枝繁叶茂。

  3.巴山秦岭走出一批大师和校长

  抗战八年,北洋一分为三。西北工学院、泰顺北洋工学院和西京分院合计培养出了一千多名优秀毕业生。他们步入社会后,大多成为了工程宿将、建设良才,如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师昌绪、“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吴自良、第一个在苏联获得博士学位的中国学者高景德、空气动力学专家戴昌晖、通信专家杜锡钰、航空专家张桂联等,都为国家和民族做出了卓越贡献。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一批名满天下的教授学者都从这里走出:北京邮电学院院长叶培大、天津大学校长史绍熙、北方交通大学副校长杜锡钰、清华大学校长高景德、北京钢铁学院副院长林宗彩等等都毕业于此。实事求是的校训和严谨治学的校风,让抗战期间的北洋成为了培养大学校长的摇篮。

  4.建设后方,是工程师的前敌战场

  八年全面抗战期间,北洋培养的学生中有很多人奔赴革命圣地延安,直接投身抗日战争中英勇杀敌。而大多数师生,则选择了工程人才独有的方式,为打击侵略者贡献自己的力量:陕南冶金的工艺改良、渭水上游的水文工程、甘肃兰州的水利设计、四川攀枝花巨型磁铁矿的勘探、滇缅公路的修建、抗体根据地的军工生产等等都活跃着他们的身影。急待工业建设的大后方,成了北洋人抗日报国的主战场!

  劫波度尽的北洋大学,在战火中庄严履行了“兴学强国”的承诺。抗战胜利后,北洋大学于1946年在天津复校,西北工学院、泰顺北洋工学院和西京分院的师生陆续返津,从此开启了理工结合综合发展的新篇章。

  创意:1895创意工作室

  撰稿:焦德芳

  设计:刘 洋

  图片来源:天津大学档案馆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