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蒋介石的政治生涯中,始终秉持“教育为立国之本”的理念,将教育视为立国的根本,甚至认为教育无希望,则真正无办法。
蒋介石认为现代国家的生命力有教育,经济,武力三个要素构成,而教育是根本,“三者之中,教育尤为重要。”因为“只要教育不破产即有办法,若教育无希望,则真正无办法。”
1930年1月,蒋介石发表《告全国小学教师及各界人士书》一文,文中勉励师生努力读书:“所望我教师诸君,体念抗战时期国家社会之艰苦,认定教育本为清高之服务事业,奋发自来刻苦之精神,益为教民救国而努力。
勿以一时之困穷,而动摇其志事;勿以功续之勿闻,而轻弃其职业。”蒋介石这种教育思想,催生了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教育方针,即“平时要当战时看”、“战时要当平时看”,“战时应作平时看”的目的是为了保持教育的正规化,保证人才不断层,这也是抗战时期高校西迁的原因所在。
国民政府提出的这一教育方针也得到了文化界学者和名人的支持,“我们切不可忘记战时应作平时看,切勿为应急之故而丢却了基本。
我们这一战,一方面是争取民族生存,一方面就要于此时期改造我们的民族,复兴我们的国家,所以我们教育上的着眼点,不仅在战时,还应该看到战后。”时任西南联大教授的竺可桢也大声疾呼:“大学培养的是领袖型人才,要使大学生能担当起日后建国的重任,单教他们具有专门技术是不够的。
一个国家,外患不足畏,内忧不足惧,唯有一般领袖缺乏清新的头脑、远大的眼光、坚强的意志最为可怕。因此,绝对不能单从国防的需要着想,把大批大学生送往前线。”
在教育界和政府共识的引导下,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并未大规模征召青年学生参军,直到1944年10月,全面抗战第7个年头的时候,国民政府才发起“十万知识青年从军运动”,这个运动的背景正是由于中国军队文化水平太低,“持枪而战,武器使用未曾熟练,无法发挥战斗效力”。
因此国民政府发起大学生参军运动,以期提高军队的知识文化水平,应对抗战局面。
在发起“十万知识青年从军运动”前,国民政府并未大规模征召青年学生参军,对教育不可谓不重视,国民政府也花大力气将沿海高校迁往内地,这也促使了西南联大奇迹的出现,成为教育史上的一段传奇。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