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时中国 > 战时教育 > 战时大学 > 内容正文

中国人大校史故事丨黄天:以革命戏剧抗日救国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   2020-06-03 15:03:20

  “圣地巍峨创学宫,峥嵘岁月育英雄”。1937年,为了号召和吸引更多青年投身抗战,为中华民族解放而奋斗,陕北公学应运而生。

  “一位民族气节的好社长,自创了艺术人生的辉煌灿烂!”?“说的是卢沟桥事变那一年,有位年轻社长叫黄天。有一次演出闭幕正往驻地赶,被鬼子包围情况好惊险。他两次冲回杨家峪,转移战友得安全。最后敌人已逼近,他用仅有一粒弹从容自尽,鬼子兵看了个个心胆战......”一曲京东大鼓《颂黄天》在冀东遵化县杨家峪地区广为传唱,这位被群众歌颂至今的烈士,正是陕北公学学员、曾任陕北公学流动剧团团长的黄天。?

黄天(1908~1945)

 

  群众文艺思想初诞

  黄天,原名黄廷材,江苏崇明(今属上海)人,1926 年考入复旦大学。在校期间,热爱戏剧的他加入了复旦剧社,参与排演了多部进步戏剧,广泛接触了编剧、导演、剧务等专业知识。

  1931年,黄天大学毕业,到浙江省建设厅昆虫局工作,任图书馆主任。他利用工作之余创立了“三五剧社”,从事抗日救亡宣传活动,执导排演了《湖上的悲剧》《洪水》《名优之死》《雷雨》等多部揭露社会现实的剧目。这段时间,他经常阅读鲁迅、高尔基的作品,也受到了身边多位中国共产党员的影响,进一步激发了自己对革命的向往与热情。

  卢沟桥事变后,抗战的烽烟烧遍全国,黄天毅然舍弃稳定富足的生活,告别了年迈的父母和幼小的女儿,奔赴革命圣地延安,1937年11月进入陕北公学第6队学习。延安的学习生活条件艰苦、资源紧张,远远比不上复旦大学,但黄天意志坚定,踏实奋进,在理论学习、军事训练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由于在话剧排演方面的特长,品学兼优的黄天毕业后留在陕北公学生活指导室(政治部)工作,后又调至救亡室(学生会)。1938年8月,陕北公学流动剧团正式成立,成仿吾亲自点名调黄天任剧团团长。

  当时,流动剧团既无排练场,也没有布景和道具,只有一副锣鼓、几把二胡等一些简单的乐器。黄天带领团员们因陋就简,在大树下、打谷场、庭院里排练。剧团成立后,成仿吾提出了“流动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思路,为剧团发展指明方向。黄天立刻组织团员们讨论剧团改革的方式和方法,他重新拟定了下乡演出的剧目,紧急赶排了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并试着学习用陕北方言演出。他们深入各个村庄,白天帮助农民劳动、和老乡谈心,晚上在打谷场上点起汽灯为大家演出。这些贴近群众生活的演出形式深受当地农民欢迎,他们夸剧团的后生“有学问”“戏演得真”。质朴的称赞鼓舞了黄天,流动演出的实践也在他心中深深烙下了文艺工作要扎根群众、服务群众的思想印记。

  1939 年初,剧团接到任务,要将高尔基的名作《母亲》改编为话剧。经过分工,剧团成员侯金镜负责执笔改编,黄天负责导演排练。他们上午阅读学习《母亲》原著,下午和晚间投入话剧创作,侯金镜和创作组成员写完一幕,黄天就带领演员们排练一幕。排练遇到瓶颈时,他就召集大家集体讨论,反复琢磨修改;演员不够,他亲自上场,扮演了主要人物米哈伊尔·符拉索夫;缺少服装道具,他就带领团员自己动手制作道具,向陕公学员借服装、背景布......

  经过两个多月的紧张工作,黄天带领团员们克服种种困难,终于将《母亲》改编为一部五幕四场的大型话剧,在1939年五一国际劳动节面向全校进行公演,演出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后来,黄天带领流动剧团将《母亲》搬到了校外,在周边几个村庄以及安五堡战时青年训练班都进行了演出,受到了大家的热情欢迎。

  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陕北公学流动剧团在黄天的带领下走上了一条文艺为群众服务、为抗战服务的正确道路,实践让他真正懂得并初步掌握了革命文艺创作的思想性。此时的黄天,已经成长为一位具有坚定共产主义信仰的无产阶级文艺工作者。

  活跃在前线的“尖兵社长”

  1939月7月,陕北公学等四所学校合并成立了华北联合大学,黄天也随队伍离开延安,开赴千里之外的晋察冀革命根据地。陕北公学流动剧团与鲁迅艺术学院的部分师生合并,成立了新的华北联大文工团,黄天依然担任团长并兼任党支部书记。

  在根据地的4年,黄天领导着华北联大文工团东奔西走,深入战地前线,在实际斗争中积累了大量经验和实地素材,他以更为饱满的激情进行创作。黄天指导文工团排演的《黄河大合唱》等一批节目深受根据地军民欢迎。调任晋察冀军区政治部文艺工作科科长后,黄天带着四名干事指导全军区的文艺宣传工作,成效显著,他也因此被评为模范干部。

  1943年8月,为加强对冀东文艺工作的全面领导,晋察冀军区第十三军分区政治部组建了尖兵剧社,并调黄天担任社长。这支特殊的斗争队伍一直以文艺的形式战斗在形势最为严峻、斗争最为残酷的冀热辽抗日前线。剧社成员不仅是文艺工作者,更是前线战斗者。红缨枪插在地上,绑上军毯,便成了舞台背景,点燃火把,就能演出。黄天和他的尖兵剧社就这样在敌人的心脏里坚持斗争,用革命戏剧鼓舞着群众和战士们的士气。

  “流动到群众中去”的思想已经完全融入黄天的创作与工作中,他带领剧社成员深入工农兵群众,坚持围绕文艺为群众服务的原则开展工作。他习惯随时把遇到的典型事例、生动素材和群众语汇记下来,有时睡到深夜灵感迸发想起一句台词,都要点上油灯记录。他常说:“夜行军是思考创作的最好时间,大地静悄悄的,只有我们有节奏的脚步声,爬上高高的山岗。眼下那朦胧起伏的燕山山峦,常掀起我笔下的波涛。”著名的反映人民群众抗战斗争的剧目《沟线上》就是黄天在一个晚上写就的。

  由于战争需要,剧社宿营地几乎天天变动,每到一村,黄天都会先访问自己借宿的房东,每接触一支部队,他都抓紧一切机会与干部战士谈心。为了创作歌剧《地狱与人间》,他背上米袋、打起背包,先后两次深入荒无人烟的“无人区”,与生活在“人圈”里的老百姓一起忍饥受冻、穴居野处。“人间地狱”般的生活被黄天真实地反映到了作品中,《地狱与人间》是“无人区”斗争的一部史诗,成为黄天艺术创作的高峰,也成了他的绝笔。

  尖兵剧社成立一年多的时间里,在行军3600余里,分散到连队7个月的情况下,黄天带领剧社成员组织了83场舞台演出,105场音乐会,创作剧本58个,歌曲、器乐曲、宣传画、街头诗120多件,出版大众报3期,《尖兵歌集》6集。这些创作于碉堡下、战壕里的作品,贴近火热的斗争实际,直接反映冀热辽边区抗日军民斗争生活,在残酷的斗争中为广大军民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文化食粮,极大地鼓舞了边区抗战军民的斗志。

  生命的壮烈谢幕

  1945年7月3日,受上级指示,黄天带领尖兵剧社与十五军分区长城剧社的部分同志共60多人前往玉田,参加军区召开的“‘七七’抗战八周年纪念大会”,准备演出黄天的力作——歌剧《地狱与人间》(今歌作曲)。队伍从迁安县团汀出发,穿越平(北平)唐(唐山)公路,跋涉百余里,一直走到深夜。由于连续行军人马劳顿,队伍临时决定在距离原定宿营地鲁家峪15公里处的杨家峪扎营过夜。

  天将亮时,日伪军1700余人包围了杨家峪并发起突袭。为了分散敌人注意力,队伍决定兵分多路四下突围。黄天与军区副参谋长才山等人率小部分人员吸引火力,掩护大部队撤退。他们向西突围,不料却落入包围圈,被困村中。经过激烈的战斗,眼见枪弹将尽,黄天迅速毁坏了随身携带的文件资料,然后从容饮弹,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黄天倒在了抗战胜利的前夕。这位杰出的陕公学员一生以笔为枪,用一部部革命戏剧作品激励广大军民同仇敌忾,以火一样的热情投身革命文艺战线斗争,践行着自己的抗日救国理想。他宁死不屈的精神依然闪耀着,正如歌曲里唱的那样:“一位民族气节好社长,自创了艺术人生的辉煌灿烂!” ?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