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西北联合大学(以下简称“西北联大”)与西南联合大学(以下简称“西南联大”)一南一北、双星闪耀,成为中国抗战史、教育史上的辉煌记忆,但西北联大的研究一直少于西南联大。2018年,陕西省档案馆以馆藏“国立西北大学”档案2019卷、“国立西北工学院”档案963卷、“西北农业专科学校”档案1958卷为基础,精心策划,认真实施,完成了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项目《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档案史料选编》,并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战火硝烟,西北联合大学诞生
九一八事变与七七事变相继爆发之后,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我国最根本的文脉所系——高等教育,面临国破校亡、根基沦丧的空前灾难,尤其是大学数量接近全国半数、在校大学生占全国2/3以上的东北与平、津、沪三地,情况最为严峻,遂先有东北大学初迁北平、又迁西北的颠沛流离,后再有平、津高校史无前例的大迁徙。
1937年9月10日,国民政府教育部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和中央研究院的师资为基干,成立国立长沙临时大学;以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和北平研究院等院校为基干,成立国立西安临时大学(以下简称“西安临大”)。组成不过半年时间,日寇逼近山西、陕西交界的风陵渡,西安临大不得不于1938年3月16日—4月20日再次迁徙。全校1400余名学生历时一个多月,先从西安乘火车沿陇海线西行近200公里至宝鸡,再徒步250公里,翻越秦岭到陕南城固,全程1000余华里。西安临大迁往陕南后遂改称国立西北联合大学。
1938年7月27日,以西北联大工学院(含国立北平大学工学院和国立北洋工学院)、东北大学工学院、私立焦作工学院合组为国立西北工学院(以下简称“西工”)。1957年10月,国立西北工学院和西安航空学院在西安合并成立西北工业大学。
1938年,西北联合大学法商学院教职员合影
1938年7月,由西北联大农学院与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合组为国立西北农学院(以下简称“西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西农更名为西北农学院。1985年,更名为西北农业大学。1999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由原西北农业大学、西北林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水利部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陕西省农业科学院、陕西省林业科学院、陕西省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等7所科教单位合并组建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1938年7月27日,国民政府教育部关于三校合并组建西北工学院的训令
1939年8月8日,西北联大进一步改组为国立西北大学(以下简称“ 西大”)、国立西北医学院(以下简称“西医”)、国立西北师范学院(以下简称“西师”)。其中,西大在1950年更名为西北大学,为教育部与陕西省共建高校;西医在1950年改称为西北医学院,1956年改称西安医学院,1985年更名为西安医科大学,2000年西安医科大学与西安交通大学、陕西财经学院三校合并,更名为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2012年组建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西师在1941年迁往兰州,抗日战争胜利后,继续在兰州办学,1958年改称甘肃师范大学,1981年复名为西北师范学院,1988年更名为西北师范大学。
抗战胜利以后,北平师范大学(今北京师范大学)和北洋工学院(今天津大学)复回平津办学,其部分师生融入西师、西工永留西北,而北平大学则整建制永留西北,文、理、法商三学院为西大所继承,工学院、农学院、医学院分别为西工、西农、西医所继承,其中文理学院、法商学院、医学院整建制地被西大和西医所继承。
从西北联大的成立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西北联大及其众多子体组成了一个扎根西北、分而有合、血脉相连的高等教育共同体。在大西北历时10余载艰苦卓绝的办学过程中,这个共同体拥有教授和副教授705名、教职工2169名,共培养学生9015名。
在有关西北联大大迁徙的档案中,我们可以看到面对艰难困苦的环境中,西北联大的师生们没有凭借自己的学识舒适地工作于沦陷区,而是以高度的文化自觉,积聚在西北大后方持笔抗战,同样教书育人,同样刻苦学习,并成为一支参与战后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
根据有相关档案史料显示,从“国立西北五校”师生中走出195名学部委员或两院院士,包括汉语拼音之父黎锦熙、第一部马克思主义哲学辞典和第一部介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著作的著者沈志远、国家科学技术最高奖的获得者师昌绪、培育出我国小麦推广面积第一位的“碧玛一号”的小麦育种专家赵洪璋、“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获得者吴自良、大庆油田的发现者田在艺等。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也培养出诸如全国道德模范龚全珍、开国大典播音员齐越、著名作家柳青、中国驻苏联大使杨守正、被周恩来总理誉为“红色间谍后三杰”的申健、汗血马诗人牛汉、成都解放当日壮烈牺牲的中共西北联大党支部书记刘骏达等一大批杰出人士。
探索创新,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项目落地
西北联大档案的保护和开发,展现了陕西省档案馆在档案编研上的探索和创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档案史料选编》
一是本馆档案与外馆档案相结合。在对馆藏西北联大档案实施保护与开发的同时,陕西省档案馆还在本省汉中市档案馆、城固县档案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档案馆进一步搜集档案史料,并组织人员赴上海市档案馆、江苏省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征集相关档案。
二是档案史料选编与展出利用相结合。除编纂《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档案史料选编》以外,陕西省档案馆还将其中历史价值较为重要的档案移入珍藏室保存,并提供与西北联大办学地密切关联的部分档案,连同地方馆藏,在城固县西北联大与城固专题博物馆举办展览。特别是提供给城固县政府的西北联大发掘张骞墓档案和测绘五门堰档案,为其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水利灌溉世界文化遗产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三是档案馆研究力量与大学研究力量相结合。在编研过程中,陕西省档案馆参加了在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举行的第六届、第七届“西北联大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论坛”,提供了《基于西北联大档案的几个历史疑点澄清》《柳青与国立西安临时大学》《学籍档案见证“老阿姨”龚全珍的家国情怀》等解读西北联大档案的文章。其中,《基于西北联大档案的几个历史疑点澄清》一文,纠正了过去的一些错误认识,获得积极反响。北京师范大学档案馆副馆长魏书亮读后指出:“西北联大研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范型,那就是立足档案资料的研究,那就是国际化背景下凸显中国本土特色的研究。”此外,陕西省档案馆还分别在《中国科学时报》《北京日报》等媒体上发表了《西北联大:矗国之偏隅 立世之英才》《把论文写在千里大漠——西北联大教授故事三则》《北平大学往事》等文章。
补充完善,西北联大档案日臻完备
西北联大档案是陕西省档案馆的重要珍藏。目前,西北联大与其子体校院档案总计纸质档案4983卷,数字化档案4137卷、34799件。《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档案史料选编》收录了陕西省档案馆所保存的国立西安临时大学——国立西北联合大学与其子体“国立西北五校”在1937年9月10日—1949年9月30日之间形成的有关档案资料4983卷、34799件。该书于2018年11月正式出版发行。张岂之先生作序,全书162万字。
国民政府教育部就准予齐斌濡(齐越)分发先修班 肄业致电国立西北大学和西北大学的收文记录
值得一提的是在编纂过程中被挖掘出的部分新档案,如著名作家柳青、开国大典播音员齐越、被毛泽东主席赞为“救了大半个新中国”的赵洪璋、打破核垄断的吴自良等数十位院士的科研档案;丝路开凿者张骞墓发掘与丝路沿线考古档案;抗战从军与遭受日机轰炸损失档案;唯一反映我国战时大学常委议决制的82次会议完整记录,以及历任教职工名录、历届毕业生名录和战时高等教育文选等珍贵档案史料,完整再现了陕西省成为战时全国三大高等教育基地之一和战时全国第二大工业基地的科教根源。
《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档案史料选编》特色有6个方面:
一是书中“大学西迁的酝酿”一章,反映了七七事变之前,西北地区与平津高校的初步合作以及与国民政府行政院就北平大学、北洋工学院迁陕事项协商等历史过程,使七七事变后高校大规模西迁水到渠成、合理自然,也使西北联大“一分为五”展布西北和扎根西北顺理成章。
二是发现西安临大——西北联大82次常委会议记录中的67次常委会议记录档案,加上与教育部的往来文档,较完整地反映了战时大学常委议决制的诞生、运行和结束过程,成为反映我国战时大学治理机制的完整档案文献。
三是书中西北联大与后继五校历任教职员、历届毕业生名单,注重反映著名教授的聘任和杰出毕业生的学籍档案,包括首次提出“转化温度”概念及活度理论,奠定中国冶金物理化学学科的魏寿昆院士等杰出学子档案,影响广泛。
四是首次列入一批学校档案,包括抗战期间西北联大前身北平大学、北平师大、北洋工学院,后继院校西北农学院、西北工学院、东北大学以及汉中办学地遭受敌机轰炸的档案,这些都是以前各校校史或有关史料汇编未曾有过的内容,深刻反映战时办学的艰难与危险。
五是在陕西省档案馆馆藏中发现的一本《青年军第三大学补习班同学录》(含官佐简历名册),反映了战时“十万青年十万军”运动中青年远征军在陕驻军和参战前培训补习的历史线索和“国立西北五校”的教授、学生从军的概貌,是了解高校师生投笔从戎历史过程的重要档案,开启了陕西抗战史研究的新视角。
六是选择列入各院校的期刊发刊词与目录,国民政府教育部部长陈立夫、国立西北大学校长赖琏、刘季洪、马师儒的教育演讲稿。其中,西北大学傅种孙、杜元载、高元白等教授的教育学论文,大大增强了汇编的学术性和思想性,为学者研究西北联大的战时教育思想、在如此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西北联大取得巨大办学成就的历史渊源提供了丰富的档案资料。
1940年5月2日,国立西北大学致函陕西省教育厅查询陕籍学生救济金事宜
传承延续,高等教育精魂永存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抗战时期的教育西迁为21世纪的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储备了宝贵的人力资本和高等教育基础,也为高等教育参与民族解放事业、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以及如何在极端艰苦条件下保存民族文脉、延续高等教育、服务于地方社会文化、培育人才,积累了宝贵财富。与西南联大的几乎全部北归不同,抗战结束后,西北联大除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迁回原址复校外,主体永留陕甘办学,在西北留下了西北大学、西北工学院、西北医学院、西北农学院、西北师范学院等五校,形成了覆盖整个西北的大学之林。今天的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等院校均与这五校有着直接渊源和传承关系。
大学精神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精气神。西北联大是我国在战时高等教育布局调整以及高等教育融入地方社会文化的典范,是为抗日救亡、民族复兴而进行的一次中外罕见的高校大迁徙,在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史上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它是中国高等学校区域分布由“点”“线”布局向“面”布局演化的历史性转折,它将高等教育制度系统地传入西北,奠定了西北高等教育的基础;它从知识、思想、文化等方面促进了西部地区的社会进步,为战后中国西北建设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诚如张岂之先生所说,西北联大精神就是“团结御侮,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艰苦奋斗,兴学强国”的创业精神,“公诚勤朴,矢志报国”的奉献精神,其核心是爱国奉献和兴学强国,为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这就是它的精神,最根本的精神。西南联大的“南渡北返”与西北联大的“扎根西北”,都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学精神的“最高表现”,对此,经过漫长历史风雨的洗练才能看得清楚,这也让我们对西北联大教育实践的成果越加珍惜。通过《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档案史料选编》的编纂,盘活档案,展现大学精神,展现文化自信,正是实现今日之大学教书育人、学术创新、文化传承和社会服务等职能的重要抓手。
《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档案史料选编》对于文化扶贫、教育扶贫和地方文化建设也有重要价值。“西北联大”已经成为当年的办学地汉中全域旅游建设的重要文化资源,成为办学地城固的三大名片之一。保护和利用西北联大办学遗址,促进文旅事业的社会声浪迭起,城固县政府拟投巨资建设“古路坝国际研学小镇”。
然而,遗址上恢复的建筑、树立的名人雕像、巨资建设的小镇,这些仅仅是在硬件方面的投入。我们要依靠档案的开发和利用,讲好西北联大的故事,讲述西北联大的“精神”,奠定历史文化的基础,给钢筋水泥赋予生命,让它“活”起来,这样才能真正在传承优秀高等教育文化、兴学强国和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实现其价值,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文化支撑,为当今社会发展贡献精神力量。
山河破碎,国难当头,以西北联大与西南联大为示范,70万师生员工、百余所高校向大后方的战略迁徙,见证了知识精英的家国情怀和时代担当。陕西省档案馆馆藏2000余卷西北联大档案作为记录中华民族文脉赓续、中国高等教育兴替最为原始的文献,其价值不容小觑。《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档案史料选编》是陕西档案工作者对抗战文化和战时高等教育的深入研究,也是发挥馆藏档案资源价值、开发陕西文化记忆的成功尝试。该选编的出版发行,填补了西北联大史研究的空白,有利于保留和开发陕西文化记忆,为研究陕西近现代教育发展及其变迁规律提供了可靠资料和经验参考。该书所选虽为历史资料,但却与新时代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高等教育如何推进“双一流建设”、与如何建设新的道德秩序密切联系,既有其历史意义,又有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陕西省档案馆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