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时中国 > 战时教育 > 战时大学 > 内容正文

镇海小李家烽火中办教育
来源:宁波晚报  □记者 张颖   2015-09-02 09:46:35

  

  镇海横河(现属北仑大矸)小李家“消寒会”合影(1934年2月摄)。

  

  李家后人李平山(右)和他的姑姑李偀民在医院合照。 记者 龚国荣 摄

  “满门忠烈小李家”,这是一句流传于抗日战争时期的民谣。时至今日,仍在北仑区大碶街道一带传唱。这个分支“小李家”纶房的李琯卿一家,百年前靠运输业起家后迁出大李家,定居原镇海县灵岩区横河乡(现属北仑区大碶街道)。在当地,小李家是出了名的教育世家。

  除去英年早逝的长子和四子,李琯卿膝下另外七个子女及儿媳均积极投身抗日。他们还先后孕育公德小学与凤湖中学两所红色“熔炉”,为抗战队伍输送上百名人员。近日,我们拜访了三位相关的耄耋老人,掀开这段尘封七八十年的教育抗战记忆。

  记得北撤时一别,再见天人永别

  上周五,在杭州市中医院6号楼4楼的一间病房内,我们见到了95岁的老人李偀民。她是李琯卿唯一的女儿。在她旁边的是李平山,李琯卿之孙,李健民(五子)之子。

  提及70多年前的往事,老人的印象有些模糊,说的片段有些凌乱。她记得,自己是辗转从二嫂口中得知父亲去世的消息。当时,半瘫在床多年的李琯卿听闻北撤时的帆船沉没了好几艘,以为子女就在其中,悲痛欲绝下撒手人寰。

  7年前,李偀民整理过一些回忆录,里面提及了她的父亲。小李家是教育世家,从太夫人曹氏(清翰林曹珊泉女)始,就致力于家乡教育事业。秉承遗训,1918年李琯卿创办敬德小学,结识竺清旦、江少怀等共产党人,支持侠民(二子)和健民去延安陕北公学,学习抗战方针政策与救国之道。他们还加入了共产党。

  1938年7月,学习半年的两兄弟奉党组织派遣回到横河乡。在儿子们的影响下,李琯卿感受到子女的抗日激情。一年半后,长期半身不遂的他在病榻中,以《教育与壕沟———抗战中的教育为题》为题,呼吁中国的小学教师们要投身抗日。

  李偀民提到,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宁绍特委和以后的宁属特委领导人常会借李宅召开重要会议,中共镇海县工委每半月一次的例会也在此召开。其间,父亲就在楼下以卧床养病的理由作掩护,尽心照护。

  依托公德小学,李家用文艺宣传抗日思想

  在李偀民的印象里,公德小学是全家最初的抗日基地。

  1931年,敬德小学濒于停办,横河几百名少年儿童面临失学境地。李琯卿的学生赵鸣皋邀集了地方人士,募集资金,筹办横河公德私立小学。次年,李侠民放弃了升大学的机会,承担了“公德”的校务。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李家的子女从各地集结到李侠民周围。“我们一家差不多全成了横河的小学教师。”李偀民说,他们兄弟姐妹以“公德”为依靠,成立了“横河乡抗日救亡工作团”,下设“海鹰剧团”和“海燕歌咏团”,开始敲锣打鼓到灵岩区各个乡镇巡回演出宣传抗日。

  1938年夏,根据党的“抗日教育”方针,李侠民和李健民对横河乡的教育进行了统一规划。李健民接任公德小学的校长,侠民负责学校的经费筹划和人事安排。两兄弟参照陕北公学的办学模式,实行了以抗日救国的新制度与新课程。随后又组织创立了横河联合小学,掌控包括公德、华民等在内的十所小学,统一聘用中共党员和进步青年为教师。

  “那个时候是我们这帮青年最开心的时候。”想起在公德小学的那两年,现年93岁的姚文其满脸笑意。杭州的采访中李偀民提及了这位老人,我们在回宁波后也找到了现住于桃园小区的姚文其。1939年,16岁的她和李偀民同在公德教儿童读书。

  姚文其说,那时学校的教育、生活、学习实行军事化。老师们之间互称“艺友”,集体听李侠民、李健民讲一些涉及马列的进步学说。日复一日,“参加革命斗争”的先进思想扎根于她的心中。当她得知三五支队来到四明山,也就毅然决然地加入了这个队伍。

  从姚文其口中,我们也得知,1938年至1942年期间,“公德”师生及联小各校教师陆续去三北四明山等游击根据地参加抗日工作的就有四十多人。

  一家十个党员,家庭支部变为横河乡党支部

  对于父辈的抗战经历,李平山曾在父亲李健民的回忆录里了解过一些。“从延安回来后,父亲和二伯算是在独立开展工作,直到1939年,才开始正式发展党员建立组织。”

  1939年初,李侠民、李健民和中共镇海县工委接上了组织关系,宁绍特委书记王文祥、委员竺扬也来到横河做指导工作。根据指示,两兄弟把首先已经具备条件的弟弟李倜民(六子)、李俍民(七子)和李偀民发展为中共党员,秘密建立了中共小李家家庭支部。

  “之后家庭党支部开始逐步发展家庭成员为党员。”李平山父亲的回忆录里提到,董桂香(侠民妻)、冯和兰(健民妻)、林影(倜民妻)、李枫(即杰民)、鲁平(即陈文珠,枫妻)也加入共产党,家庭支部过渡为横河乡党支部。支部建立后,他们以公德小学为依托,进一步改革学校教育,培养抗日骨干,并以开办农民夜校等形式,团结和教育农民群众,推进横河乡抗日救亡工作。

  由于群众基础扎实,中共镇海县工委移驻横河白石干,中共宁属特委也移驻横河山沿陈设立秘密机关,李家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掩护和接待党组织活动的重要场所。

  1941年4月,日军侵略军进犯浙东,镇海、宁波等相继沦陷。李家子女、儿媳或投身敌后根据地建设,或参与了新四军。1943年,李侠民被捕牺牲,1947年冯和兰牺牲。

  凤湖中学里

  学生人手一个“应变包”

  谈到“小李家”的抗战故事,总是有多条线索。其中,凤湖中学不能不提。在浙江省望江山疗养院,我们拜访了两名曾是凤湖中学学生的老人———乐子型和李勤。虽然已定居于杭城,可88岁的乐子型老人一开口就是宁波话。看到李平山,他直言“他爸爸是我的恩师”。

  交谈中,我们得知关于凤湖中学建立与被迫解散的点滴。

  1941年4月,宁波沦陷,大批青年失学。党组织决定由已在三北游击根据地工作的李侠民与龙山镇乡绅协商创办私立凤湖中学。这座在国民党县政府备案的看似灰色的学校,实际上却在内部成立了中共党支部。

  9月学校开学后,有70余名学生入学。“李健民就穿着草鞋、破旧的长布衫来上课。”当时15岁的乐子型从上海回到老家龙山后就进了凤湖中学,朴素是他对李健民的第一印象。

  “学校里头有很多抗日教学内容,还有很多抗日歌曲和期刊,其声名远播,吸引舟山、宁波很多进步青年来求学。”乐子型说,凤湖中学地处敌我拉锯地带,所有被认为是“抗日违禁品”的进步书刊都被要求另行保存在一个小包袱内。

  “学生每人都有一个应变包,放一些抗日教材。敌伪一来检查,我们就把包袱藏到厨房的箩筐里,由专人挑去龙山门城所北的乱冢地隐藏。”

  之后学生人数上升至160人,敌伪开始时不时武装包围突击,并要求将学校迁往伪据点。被迫下,党支部决定留二十几个青少年组成“凤湖中学流动训练班”。“我就是其中之一。两个月的时间内,我们过着半军事化的生活,流动在沈师桥、宓家埭一带,之后就被各自分配抗日工作。”

  流动训练班里,李勤也在。这位老人如今还常提笔写报告,回忆凤湖中学的时光。对他来说,恩师李健民是他们走上革命道路的引路人。“我以前叫郑稚华,后因党组织工作需要改名,为了纪念恩师,我改姓李,取名勤,是与宁波话的‘郑’谐音。”

  至1943年凤湖中学被迫解散到抗战胜利,凤湖中学参加新四军浙东纵队三五支队抗日的共有40多人。

  (感谢宁波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为本文提供素材。)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