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时中国 > 战时教育 > 战时大学 > 内容正文

活跃在抗日前线的小学生宣传队
来源:搜狐网   2015-09-10 09:35:03

  

  抗日完全小学的秧歌队张怀恩供图

  记者马国福

  核心提示

  一说到位于内黄县“红色沙区”腹地的温邢固村,人们自然会想起大革命时期发生在那里的农民暴动和“温氏祠堂”,以及温俊杰、王慎先等战斗英雄。抗战时期,在冀鲁豫边区的人们一提起温邢固抗日完全小学,从党政机关干部、八路军战士到根据地老百姓,无不交口称赞。近日,正当大中小学开学之际,记者在豫北采访时发现了这所令人敬仰的抗日小学。

  红色温邢固艰难中办学

  近日,记者来到内黄县采访,县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内黄县历史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张怀恩给记者拿出一本《内黄县志》,对抗日战争中冀鲁豫边区沙区根据地温邢固抗日完全小学作了详细介绍。“内黄县曾将学生宣传演出用的10套舞衣,作为革命文物予以馆藏。这所学校不少师生在长期革命实践中,成长为党政军的领导干部和学者。”张怀恩介绍,“沙区抗日根据地,是指豫北内黄县方圆几十里的沙漠地带。早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党就在此活动,抗日战争爆发后,这里很快成为抗日根据地。”

  记者在张怀恩等人的带领下驱车赶往温邢固村。该村位于内黄县城南21公里处,全村共有421户人家,1537人。温邢固村是革命老区,在土地革命斗争时期,曾爆发著名的“二·一五”农民暴动。抗日战争时期是坚强的抗日根据地,为革命斗争的胜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1938年春,温邢固村温际堂、王太运等人参加了井店战委会举办的抗日干部培训班,回村后积极筹备群众抗日救国团体。同年底,井店战委会撤销,成立了濮(阳)内(黄)滑(县)三县边区抗日救国会,温邢固村温俊杰当选为该抗日救国会领导成员。1939年秋,濮内滑三县边区抗日救国会从井店迁至温邢固村,促进了该村群众抗日救国团体的建立和发展,1940年1月,相继建立了农民救国会、妇女救国会、模范青年抗日先锋队及儿童团等群众抗日救国团体。

  温邢固村因是濮内滑三县边区抗日救国会驻地,这里的群众抗日救国团体非常活跃。他们积极宣传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教唱抗日歌曲,发动和组织群众站岗放哨、配合主力军作战等。抗日战争时期,全村有110名青年参加抗日部队,70人参加党政部门工作,占当时全村总人数的1/5,为抗日战争作出积极贡献,就连该村的小学也是冀鲁豫根据地的抗日典范,教育战线的一面旗帜。

  1939年6月,濮内滑三县边区抗日救国会在温邢固创办沙区根据地第一所抗日小学,校长由村长温连希兼任,教师王向生。首届学生60人,来自冀鲁豫、冀南、太行三块根据地,其中有军政干部的子女、有首长夫人、有烈士遗孤,年龄最大30岁,最小6岁。“创办初期只有王向生一位专职教员,学校就设在他家的一所柴院里。”曾在该学校就读的梁继全老人回忆道,“我入学时三个年级同在一个教室上课,这个年级上课,那两个年级的学生就在课堂自学。学生大都用的是廉价的石笔或用胶泥搓成的泥条,晒干后代替笔。”刚开始没有正式课本,王向生就自编课本。温邢固抗日小学就是在这样艰难的条件下办了起来。

  学校以二部制形式上课,自编《抗日小学课本》,1941年7月,高陵县抗日民主政府(1940年7月建立,温邢固划归该县)宣布温邢固小学为抗日中心小学,薛村、破车口和焦村等11个村的小学归温邢固抗日中心小学领导,并成立了温邢固学区,王向生为中心小学校长兼学区校长。

  据梁继全老人回忆,温邢固村村党支部通过做群众工作,把温氏祠堂当作教室,梁氏祠堂当作厨房。迁来的学生大多是冀鲁豫边区党政军干部的子女,也有烈士遗孤和政府收养的流浪儿等。他们统一就餐,分散居住到群众家中。王向生则把几个年龄最小的学生留住在自己家,由妻子刘氏照看。如果遇到日寇扫荡,学生就跟随房东一起逃难,喊房东为爹娘。在如此恶劣的环境和艰苦的生活中,学生和群众建立了血浓于水的感情。

  1941年“四·一二”日寇大扫荡中,温邢固是受害最严重的15个村之一,被害36人,而该校的学生却无一人伤亡。1943年春,大柴村抗属子弟小学迁到温邢固村,两校合并为高内县(1942年7月,高陵县和内黄县合并为高内县)抗属子弟学校,王向生任校长,李云淑任副校长。学校有了较大发展,教职员27人,学生180人。1944年6月,高内县委撤销原抗属子弟学校,建立温邢固抗日完全小学。1945年,全校6个班,300余名学生,成为高陵县(1944年12月高内县分设为高陵县和内黄县,温邢固属高陵县)师生最多,学生来源最广的学校。

  学校的党支部等组织与教学制度逐步建立与健全。学校坚持自力更生、勤俭办学的方针,自己动手挖土脱胚盖校舍。在遭受天灾人祸的情况下,师生们响应政府号召,一面学习,一面参加生产自救运动,减轻政府的负担。每当敌人“扫荡”时,老师就把学生带到沙窝枣林中上课,同学们乐观地唱着:我们的教室露着天,我们的凳子一块砖……”

  由于学校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坚持“平时努力学,战事挤时学”的指导思想,学生虽然要花许多时间参加抗日宣传和生产自救,但是文化学习毫不放松,在全县历次会考中都名列前茅。两个高小班的学生,大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参加革命工作,不少人后来成长为党政军的领导干部或有成就的学者。

  “宣传抗日,鼓舞军民抗日情绪,是该校办学宗旨之一。”张怀恩说,“冀鲁豫根据地原是三省交界偏僻的农村,文化生活非常落后。小学生宣传队在王向生领导下,自编自导了一些短剧,学习延安老区的一些革命传统剧目,又向八路军南下支队学习了秧歌舞,节目越来越丰富,演艺也不断提高。”

  1945年1月,冀鲁豫军区和行署决定在濮阳县城召开边区英模大会,指名要该校演出队前往演出。“温邢固村离濮阳50多里,路上不安全,小同学也走不动,高陵县县长亲自派两辆大车、10名民兵护送前往。”梁继全老人回忆说,“我当时还不满10岁,第一次到大城市,更是欣喜若狂。我们在大雪纷飞的恶劣天气里连演三个晚上,每个节目演完,台下都响起长时间的掌声。”受到各级领导和与会人员的高度赞扬。冀鲁豫军区和行署奖给该校锦旗一面,上有“教学模范,抗日先锋”八个大字。该校宣传活动有力地配合了党的中心工作,鼓舞了革命斗志,活跃了广大农村的文化生活,被誉为“活跃于抗日前线的宣传队”。

  1945年10月,浚县县城解放,学校宣传队奉命前往参加祝捷大会。长期处于日伪恐怖统治下的浚县人民,对学生的宣传演出倍感新鲜,不少群众扶老携幼前来观看。

  文化学习抗日宣传两不误

  “该校学生在艰苦条件下学习、积极参加抗日宣传的同时,还亲自支前参战,而且还捉了俘虏。”安阳市委党史研究室副研究员朱贵强说,“这是事实,《内黄县志》和《中共安阳党史》都有记载。”

  1945年4月,冀鲁豫军区决定要拔掉汉奸孙步月长期盘踞的郭小寨据点。军区七团要经过温邢固一带,前去解放郭小寨,县里通知该校组织师生,随同部队参加解放郭小寨的战斗。王向生带领30名男女同学,带着慰问品、担架队,配合民兵来到战地指挥所。

  经过三天三夜激烈的战斗歼灭守敌。八路军主力部队转移后,敌人的碉堡还在燃烧,不时传来枪声,后勤部队、民兵、党政干部和参战同学一同搜索残敌。康中信同学见小桥下有个黑影在蠕动,就跑过去厉声喝道:“快出来,缴枪不杀!”说来也巧,这个躲在桥下的伪军是康中信的一个远房舅舅。这人一见是康中信,颇感幸运地套近乎说:“我当是谁呢,原来是小外甥!”康中信严肃地命令道:“谁是你外甥?举起手来!”这个伪军只得乖乖地做了俘虏。

  1945年8月,八路军反攻作战规模越来越大,该校也随时处于备战状态,准备出动。这时,驻扎在卫河西岸的天门会杨贯一部,经八路军长期做工作,于8月16日在浚县的屯子镇宣布起义。但杨贯一部有人从中破坏,报告了敌人,日伪军准备组织截击,情况十分紧张。起义部队拟东渡卫河进入解放区。县里通知该校师生组织接应。王向生立即带领30多个年龄较大的同学,同县大队一起赶到卫河边接应,打退了敌人的追击。当晚大雨滂沱,师生们高唱着战歌,将起义部队送到沙区根据地重镇井店,第二天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会。后来,当杨贯一和冀鲁豫军分区首长谈起学生接应一事,跷起拇指称赞说:“两军阵前动刀兵,阵阵离不了小英雄啊!”

  该校自1939年成立至1945年日寇投降6年多时间里,荣获各种奖旗18面,8名师生参加八路军,16位同学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作出了贡献。如今,这所抗日完全小学已成为历史,但其功绩却永载史册。作为这所学校的首创者王向生,以及他的同事李云淑、王宜廷、温谦之、王允卿、郭铭堂等诸位老师,他们坚定的革命立场、高尚的道德情操、渊博的文化知识、忘我的工作精神,均堪为一代师表,他们的抗战业绩也将永远铭刻于沙区人民心中。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