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齐新(1907—1998),女,湖南宁乡人。1934年毕业于湖南大学。1939年7月,即投身于战时儿童保育事业,夜以继日地筹建第二保育院,收容从湘北地区逃难到长沙的近300名难童。当时长沙“文夕”大火才过去半年多,处处都有焦土的痕迹。为了安置难童,她邀请中学时的同窗好友李融中参与筹建。经四方奔走,才在长沙黄土岭找到一处闲置的五间军营通房,作为安身之地。在此仅过两个月,湘北战事吃紧,她和李融中带领孩子们乘坐15条民船,奔赴茶陵。途中遭遇狂风暴雨袭击,她们和孩子们乘坐的两条船有倾覆的危险,船老板娘举刀要砍断连结两船的绳索,企图舍大船、保小船,保自己的生命财产。齐新和李融中以非凡的胆略,高喊:“不准砍!”坚决予以制止,并央求船老板设法营救,终于转危为安。到茶陵后,齐新既愁经费、愁孩子过冬的棉衣、棉被和读书的桌椅板凳,更愁缺医少药,她四处奔走,求得支援。当时,孩子们由于长途跋涉,身上长了疥疮,头上长了虱子、癞痢,近百个孩子出麻疹,拉痢疾.李融中帮助医治,并采取隔离措施。经过大家共同努力,才使孩子们得以全部康复。
齐新利用在茶陵安身下来的五年,同李融中(时任教保主任)一起抓了孩子的教育。孩子们主要来自农村,按国民小学要求分班测试,仅一人是高小毕业,19人为高小五年级文化,一百多名十二、三岁的孩子是文盲、半文盲。面对这种情况。她们采取了一套战时儿童教育方法,即从总体上向孩子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战备教育、生活与劳动的教育,激励孩子们奋发向上,刻苦学习文化知识。在具体实施上,她们还按文化层次,因材施教。如将文盲、半文盲的孩子编成三个“特级班”,进行特殊的速成教育,使他们在三年内达到了高小毕业水平。对已具高小五年级程度的19名学生,则参照高小课程,并编写补充教材,一丝不苟地抓文化知识的传授,使他们扎扎实实打下了基础。1941年秋,18名学生投考省立二中时,全部被录取;另一名学生插班进了协均中学,一时传为佳话。
1944年夏,日寇为打通粤汉路,疯狂地向湖南腹地入侵,齐新又率领师生第二次逃难。这次逃难比上次从长沙到茶陵更为艰险:日寇步步进逼,烧杀掳掠,极为凶残;难民成群结队;奔走呼号,且天气炎热,痢疾流行;加上省政府面对强敌,自顾不暇,连保育院的撤退路线,也靠“自行选择”。齐新只好与当时任第四保育院院长的李融中商量,联合行动(有分有合),互相支持、帮助,沿途向当地县政府申诉、乞援,才克服重重困难,先后到达目的地汝城土桥。到土桥后,二院又遭到土匪的百般威胁、刁难,还抓走了5个孩子。经齐新奋力营救,孩子才得以释放。
1945年8月,抗战胜利,齐新带领孩子们复员到长沙。次年3月,保育院奉命结束,齐新对孩子逐个作了安排,有家可归的,负责送回家;有条件就业的争取社会支持,找到了工作;年纪小的,则留在齐新任职的湖南第一育幼院学习。齐新在将近八年的保育工作中,成绩卓著。她终身未婚,把全部爱心献给了孩子,孩子们也热爱他,尊她为“恩师慈母”。
1998年6月27日,齐新在长沙病逝,享年91岁。原二院的学生和她以后任育幼院院长、幼儿园主任教育过的学生,都络绎不绝前来悼念。有位来自台湾的女学生,在她的灵前长跪不起。大家都以悲痛的心情,祝愿她在天之灵永远安息!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