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院的孩子们在练习躲避日机轰炸
(本照片来自两江论坛网友上传,版权所有者如有异议,请与本网联系。)
“日本敌机来轰炸了!”
(本照片来自两江论坛网友上传,版权所有者如有异议,请与本网联系。)
华龙网讯(数字记者何青枚 报道) 重庆大轰炸使当时的山城“乌云笼罩”,市民生活惶惶,战时儿童的处境更令人担忧。近日网络惊现的百余张重庆大轰炸历史彩图中,两张关于幼童的照片有着特殊的话语。
两张图片中,20来名幼童排成三行,整齐划一地摆出同样的姿势,一张蹲着,埋头,抱膝,另一张站着,抬头,指天。20多张面孔,流露出天真无邪的表情。乍一看,孩子纯真可爱的笑容足以令照片前的人喜爱,且全忘满布硝烟的历史局面。而据市社科院专家邓平介绍,20来名幼童的姿势,正是大轰炸环境的“条件反射”。
邓平介绍,根据英文图片说明及其他史料,推测图中的幼童应为大轰炸时期重庆保育院的难童。他们蹲下身子,表示保育院将遭遇空袭;他们手指天空,指向掠过上空或正在逼近的轰炸机。邓平说,日寇侵华之际,由国共两党妇女领袖宋美龄、邓颖超领导建立的“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在关心保护下一代方面的作用值得注目,仅重庆地区的保育会就收养了2000多名难童,这些孩子得必学一门“功课”,即躲避轰炸。
1941年,摄影师Margaret Bourke-White造访当年救助难童卓有成效的保育会时,这里的孩子齐唱一首名为《轰炸》的歌曲,同时可能在老师指导下,集体完成了代表“轰炸危险”和“躲避轰炸”的动作。
战争提前为这些幼小的心灵蒙上阴影,尽管稚嫩的小脸还未书满恐惧,但残酷的轰炸不得不让他们提早知道求生的本能。邓平介绍,目前,有部分抗战时期重庆保育会收养的难童尚在人世。去年3月,200多名难童还曾在重庆重聚,图片中的20多人或许就在其中。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