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时中国 > 战时儿童 > 综合资料 > 内容正文

抗战时期的少年儿童:民族气节小模范温三郁
来源: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2020-06-26 10:05:00

  温三郁出生在河北省武强县前西代村。1941-1942年,抗日战争进入最困难的阶段。日军在冀中平原的8000个村庄、约6万平方公里的地区进行反复“扫荡”,实行惨无人道的“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



  为了保存实力,准备长期战斗,前西代村的八路军主力转移了,只留下了民兵、游击队在敌人的眼皮底下坚持斗争。三郁的家是个抗日家庭,爸爸做地方抗日工作,哥哥是游击队员,他是儿童团员。因此,他的家便成了游击队和来往干部的活动据点。为了安全,他的家里挖了地道,洞口就设在后院,用一些木板盖着,木板上再遮上土,甚至栽上青菜苗,谁也看不出来。1943年正月,由于叛徒告密,日军和汉奸特务包围了温三郁所在村庄。三郁的父亲和游击队钻了地洞,敌人抓住三郁和他的母亲,并追问八路军的去向,三郁母亲刚说过了“没有”,就被敌人用刺刀挑伤了。接着,汉奸抓住三郁,企图从他嘴里掏出八路军的下落温三郁坚决地说:“不知道。”日军恼羞成怒,一刀刺在三郁的胳膊上。刺一刀,问一声,一连刺了四刀。鲜血顺着衣裳袖子淌下来了,三郁咬着牙,忍着疼,就是不屈服,一连回答了四个“不知道”。后来,有个叛徒跑来说:“洞口在三郁家的后院……”日军命令三郁带路。三郁不干。日军拔出洋刀朝三郁头上劈去,三郁本能地用手去挡刀,此后,温三郁的双手只有五个手指头。

  温三郁(右)在群英大会上

  温三郁的事迹很快地传遍了冀中平原,成为广大少年儿童学习的榜样。当时边区军民创作了一段快板词歌颂温三郁的事迹:“温三郁,才十三,民族气节小模范。五个手指全砍掉,三郁还是不吐言……”后来,这个快板词还被编进了小学语文课本里。

  温三郁获得的“民族气节模范”纪念章

  1944年12月,温三郁参加了晋察冀边区隆重召开的第二届群英大会并登台讲话,他首先举起自己的双手,请大家看。大家看到,他的右手缺了两个手指头,左手缺了三个手指头。大会授给他一枚闪亮的银质奖章,并授予他“保持民族气节小模范”光荣称号。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