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邓颖超(后排右五)与厦门儿童救亡剧团成员合影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全中国迅速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1937年9月3日,厦门儿童救亡剧团正式成立。团员有30多人,最小的才7岁,最大的17岁。他们本应该在母亲的怀里撒娇,本应该天真地享受浪漫的花样年华,却遭逢国难当头。为了祖国的抗日救亡事业,孩子们毅然走上了炮火纷飞的民族解放战场。
剧团成立后,经常在厦门各戏院和街头演出《放下你的鞭子》《打回老家去》等街头剧和救亡歌曲,鼓舞了广大群众。
1938年5月下旬,为了宣传抗日、争取广大海外侨胞对祖国抗战的支援,厦门儿童救亡剧团远赴南洋。由此,他们开始了辗转国内外、行程几千里的抗战救亡旅程。一路的跋山涉水、风餐露宿,一路的互帮互助、宣传演出。8月初,孩子们到达了广州。当时邓颖超来到广州,听说了孩子们的事迹后很是感动,她对厦门儿童救亡剧团十分关怀,在《民族日报》记者梁若尘的陪同下到厦门儿童救亡剧团就住的方便医院看望团员们。邓大姐说:“你们小小年纪就那么热心爱国,真是我们的国宝。”她鼓励团员们好好学习、工作,她还叮嘱大家多注意身体。之后,邓大姐和团员们一起合影留念。邓大姐亲切的嘱咐、慈母般的关怀深深地印在团员们的心里,鼓舞着团员们坚定地向前走。
9月下旬,厦门儿童救亡剧团离开广州去香港。在港期间,厦门儿童救亡剧团的义演场场满座,常常是演到最后,台下群情激昂,自发地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口号。厦门儿童救亡剧团还参加了有宋庆龄出席的港九文化界纪念鲁迅逝世两周年大会。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也观看了他们的演出;文化教育界的一些名人如茅盾、夏衍等也看望了厦门儿童救亡剧团并讲话鼓励他们。这些都极大地教育和鼓舞了团员们。在香港的两个月,他们得到了广大港胞的支持和帮助,共募得1.5万元(旧币)爱国捐款。
通过越南侨领颜子俊先生的关系,厦门儿童救亡剧团获得越南当局的批准于11月中旬到达越南。团员们深入到西堤的各华侨学校、工厂等地进行抗日救亡的宣传、演讲、演出。厦门儿童救亡剧团的宣传激起广大爱国侨胞的强烈共鸣,为支援祖国抗战,他们纷纷捐款捐物。华侨学生捐出自己的零用钱,做了慰劳袋,外面绣着“向抗日将士致敬”,里面装着毛巾、牙刷、牙膏等日用品。尤其令人感动的是一位青年妇女会长,尽管婚期在即,却把自己的嫁妆和积存的金银首饰全都捐献出来。到1939年6月,厦门儿童救亡剧团离开西堤时,爱国侨胞捐献给前方将士的药品、衣服、慰问袋、救伤包等物资共装了满满5卡车。
厦门儿童救亡剧团的进步演出以及在国内外激起的强烈反响,引起国民党广西当局的恐慌。在国民党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之后,厦门儿童救亡剧团上了特务的黑名单,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为了避免损失,剧团党支部决定分散成员。他们有的进厂做工,有的上学读书,有的转到其他戏剧团体。厦门儿童救亡剧团的活动完全停止了,但他们已经以自己稚弱之躯的英勇壮举感染了众多的民众,为祖国的抗日救亡事业作出了贡献,体现了抗战中的中国儿童的斗争精神。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