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认为,这个重要史料的发现,再次证明了“九一八”事变东北军并不是没放一枪一炮就把沈阳城拱手相让。一些官兵冒着抗命杀无赦的危险,打响了抗日第一枪。
新国六三的照片出现在1931年日本为“九一八”事变制作的明信片上。照片一共三张,其中一张是在北大营有一块木制灵位牌,上面写有“故陆军步兵伍长新国六三君之碑”。对面墙上写有:“九月十八日夜,故陆军步兵伍长新国六三战死处。”明信片的右上角是他戴着军帽的照片。
照片的提供者收藏家詹洪阁介绍,还有一张1931年由日本战地记者拍摄的新国六三的墓地明信片上清楚地写着:“北大营夜袭第一个牺牲者”,“新国伍长第四中队所属”。这张照片是侵华日军在第一时间拍摄的原版照片,背后盖有印章。
1931年9月18日在侵华日军进攻北大营过程中,有两名日军被击毙,分别是新国六三和曾子正男。
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会副会长、辽宁省委党校教授王建学认为,这两名9月18日夜被东北军打死的侵华日军照片的曝光,除了见证日军侵华的现实意义外,还具有更高的理论意义。当时驻守北大营的东北军第七旅有7000名官兵,学术界的一种观点是:蒋介石要求张学良不许抵抗,拱手让出了北大营。而从新国六三、曾子正男的死亡来看,一些东北军官兵表现出了爱国情怀,进行了顽强抵抗。事实上,当晚还有23名侵华日军受伤。
(记者 王志东)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