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9月19日,一个刻在抗战历史上的日子。这是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的第二天上午。中共满洲省委时任省委书记张应龙、组织部长何成湘、宣传部长赵毅敏(当时名为刘焜)、秘书长詹大权和军委书记廖如愿,来到当时省委机关所在地——沈阳小西边门附近詹大权家里召开常委紧急会议。会议分析了当时局势,讨论研究对事变的应对措施,确定了斗争的主要任务、方针、政策。
中共满洲省委责成宣传部秘书杨先泽起草了一份宣言,经赵毅敏修改,提交常委讨论定稿,然后立即刻蜡纸、印刷。19日下午,在日本兵到处搜捕、杀害抗日人士的危险情况下,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进步学生们巧妙地把宣言送到商场、工厂和老百姓家的院子里,塞到学校学生的书桌里。那个时候,老百姓正处在不知所措的恐慌时刻,中国共产党鲜明的抗日立场,使人们看到了希望和光明。
如今站在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展厅,我们在展板上寻到这份宣言。那样的文字依旧铿锵有力、鼓舞人心。宣言以17个口号结束。其中有“罢工、罢课、罢市,反对帝国主义占据满洲!”“驱逐日本帝国主义与一切帝国主义的海陆空军!”“不投降、不缴械,带枪到农村去实行土地革命!”“发动游击战争!”“反对白色恐怖——屠杀、逮捕、监禁!”等。
专家指出,这份宣言简练而又明白、深刻而又透彻。特别是“三岁小孩也不会相信这些话”,成为对九一八事变日本人虚假说法的极为流行的一句痛斥语。“这份宣言与日本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的布告几乎是同时面世的。一个是侵略者的布告,一个是反侵略的宣言,针锋相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很快,沈阳、抚顺、锦州、大连等各城市街头也出现了“同胞们起来,打倒投降帝国主义的国民党,以罢工、罢课、罢市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满洲”及“发动游击战争”等标语和传单。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南京国民政府寄希望于国际调停、大国干涉,而中共满洲省委却在事变发生的第二天在沈率先发声,旗帜鲜明地树起了抗日大旗。这在九一八历史博物馆顾问王建学看来:在整个反法西斯战争中,这份旗帜鲜明的宣言更可以被看做第一份反法西斯战争的宣言,是第一份世界反法西斯的战斗檄文。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