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英雄名录 > 抗战老兵名录 > 综合资料 > 中华老兵 > 内容正文

安徽阜阳抗战老兵——刘汝全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 通讯员 王广建   2017-03-20 10:44:04

姓名:刘汝全   

出生年月:兔,1927年11月   

民族:汉   

籍贯:安徽阜阳   

住址: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王店镇   

身体状况:身体一般   

困难等级:每月农村养老金70元  

婚姻状况:老伴1925年属虎。有年常见病  

子女:2子4女  

部队番号:于学中部独立团3营(辎重营)10连4排  

部队职务:士兵   

入伍时间:1942(经审核组核应为1943)年9月份  

入伍地点:阜阳   

战友:周大新(和我同岁,口音像山西的】  

参加战役:邓县伏击战役   

从军经历:我3岁时母亲上吊,父亲“光棍”熬儿兄弟二人。家庭穷苦,我害怕抓壮丁。于1942(同上,应为1943)年年秋,自愿去家附近的邵庄报名入伍。 那时于学中(40.50岁,不胖,5尺高。)司令部在我家西面郭寨。(因军长认为不祥,曾把郭寨改名水寨),编入独立团(团长姓程30.40岁,阜阳东60.70里路程寨)3营(辎重营10连(连长姓董,山东人,50多岁,多老实个人)4排8班(班长姓郭,大个子,20.30岁)。

当兵第二天去河南固始,潢川一带驻防。后随部队(8连、9连和10连)三个连300多人步行经河南邓县到湖北老河口,从老河口坐船往西北,约一、百里水路到均州领军服 。均州城墙有一丈多高,从城墙上往下摞军服捆。原来准备找脚行帮忙,连长说这当兵的没鞋穿,不如咱自己装船换点钱。那都是灰色军服,打成稍长方形的捆,有小二尺长。于是我们每人来来回回扛一捆往船上搬。回来到老河口,征用老百姓的120辆牛车。那牛车就象电视上马车差不多,木头做的,2个轮子,2头牛拉。走到河南邓县,在过一个长的很的桥时,猛地听到西北方向“叭叭”枪声,我们遭日本人伏击。我坐在车上,班长让我下来,班长从沟里跑,我从路上跑。班长说“你想死了!”,一把把我拽到沟里,让我拽住他的皮带,带着我从早晨跑到中午,跑散了就剩下我和班长。100多车棉军服全部被日本人劫走。我们住在邓县东北角的丘陵上一个村里,“收集”部队。

兵都打散了,找一个多月,在那过的年。部队补充后我们又去均州领的夏天军服,还是从老河口征用牛车拉到河南漯河。那200多头年三天就征齐了,谁家的牛谁自带草料和干粮,逢饭时,我们到堡里派饭,那老百姓就吃自带的干粮。沿途有小牛、病牛拉不动,就看村上谁家的大牛解过来套上就走。有一次到村里抓过两头牛,男老力听来部队都吓跑了,这两家的女主人跟着赶车。她们没带草料,我们还到村上草垛给她们帮着弄回来喂牛,最后快到漯河时,赶来五个人把那两个女的换回去。记得还有一次晚上,我们弄村上的大萝卜和白菜,搞的不少,回来每个班分几袋。到漯河,让牛车回去,我们坐船连东西送到阜阳三里湾,然后让各部队到三里湾领军服。

那军服都是灰色的,黑鞋,冬天用一小乍宽的灰布条打“绑腿”。我们辎重营没有重武器,多数的是汉阳造,汉阳造比捷克式长,重7斤, 压5颗子弹打一下拉一下。 

回到邵营,一直呆到过罢年。那多得劲,离家那么近,也没回过家。后来随部队往南,到过河南的潢川、固始、罗山一带游击。那时我好摔跤,记得在固始北的李家堂子(祠堂)的稻田里与人摔跤。在罗山过的年,后来东上蚌埠。在蚌埠,有人用嘴对着手拿的大喇叭喊的:日本人投降了……大家都很高兴。后来政府不抓壮丁了,当兵已近4年的我就偷偷跑回家, 后一直在家务农。  

走访时间:2016年4月2日 2016.4.16

走访记录:张六山、朱洪宝、徽太郎

附记:刘汝全哥在他走后也参加了国军。解放后,同村的国军连长宋其林因肚子打了个窟窿,回家养伤。他说刘汝全哥在解放战争的渡江战役中死了。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