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英雄名录 > 抗战老兵名录 > 综合资料 > 中华老兵 > 内容正文

张自忠将军警卫员曹廷明:六次生死接力他活了下来
来源:腾讯网   2015-04-13 16:22:38

  

  姓名:曹廷明

  生日:1914年2月23日(农历 ) 现100周岁

  籍贯:山西灵丘

  住址:重庆沙坪坝

  原属部队: 第33集团军司令部特务营1连士兵

  曹廷明原是山西人,战争结束后定居重庆。他原是第33集团军司令部特务营1连士兵,张自忠将军的警卫员。

  台儿庄战役,曹廷明参加了三天战斗,不幸被炮弹弹片炸穿左腿,经六次生死接力,他活了下来。

  “这辈子,我最对不起的,就是把总司令的两箱书烧了。”这是老人一生中最伤心的事。

  几十年来,每个清明节和5月16日张自忠将军祭日,曹廷明老人都会来到北碚梅花山祭拜,无论刮风下雨。老人的女儿说,几十年来,只要一到梅花山,老人就像散了架、丢了魂,但老人身体其实很好。

  弹片炸穿左腿 六次生死接力他活了下来

  1936年,苦孩子出身的曹廷明,在察哈尔加入了第29军36师,从此开始追随张自忠将军。

  他所在的29军,先后在北京丰台、天津马场等地驻扎。1937年8月15日,部队到了河南马连坡,与日军交战近一个星期。后来退到山东,在台儿庄战役,曹爷爷参加了三天战斗。

  “茶叶山一战,很艰苦,命令我们打后山,一个30多岁的老百姓给我们带路。上后山的路很窄,只能走两个人的小山路。连长拿着手枪,叫我们爬快点,爬慢了就要被小日本撵上。”

  “我们占领了山顶,累得都喘粗气。小日本像羊群一样地扑上来,我们连枪都不用瞄准就打。连长叫我们准备好手榴弹,一人4颗。当时,休息得好的就扔得远。我休息得好,就扔得远,而且一下子就扔出去了,打死不少小日本。”

  可就在此时,一颗炮弹突然落在曹廷明身边一米多的位置,但是没有爆炸。“我第一反应就是要把它扔出去,可是烫得狠。战友叫我拿鞋子抱起它扔,我照着那么做了,可是鞋子也没有了。”

  后来,日军开始炮轰,曹廷明和战友们趴在地上躲避,“树上,庙里,被炸得稀烂。”日军的炮弹打完了,曹廷明却被弹片炸穿了左腿。

  “血到处射,我们当时每个人有两个纱包,我们连长用刺刀划破了我的棉裤帮我包扎,然后叫一个才18岁的传令兵背起我,沿着小路下山。一路上,我们的哨兵给我指路,才把我背到了营部。”

  这是曹廷明受伤后,生死大营救的启幕。

  “到了营部,来了五付担架,我被抬上了担架。给我发了一块大饼、一碗稀饭,还叫我别喝水,否则伤口会流血。给我抬担架的是两个老头,他们抬着我往团部走。一路上,也是枪声不断,两个老头也受惊不少。”

  到了团部,还要继续转运,但是已经没有担架了。“一个60多岁的老乡,就用鸡公车推着我走,他的十六七孙子在前面拉车。推了整整一晚上,第二天10点多才到了师部。”但师部的伤员更多,在这里曹廷明遇到了他们连的伤员。“他们比我的情况好一些。所以,当时汽车来拉伤员的时候,全靠他们把我拼命地抬上汽车的。他们说,我们不管你,谁管你?”

  曹廷明最终还是没有挤上汽车,“来了一架牛车,拉着我们到枣庄上火车,枣庄也被日本人占领了,于是继续往前走,直到上火车,火车开到了南房县。”

  辗转五六天,曹廷明的伤口没有进行任何处理,已经严重恶化。在南房县医院,他幸好遇到了一个老乡医生,整个医院只有两支麻药,他给了曹爷爷一支。

  “他们用纱布在伤口里来回拉,把淤血鲜血都弄出来了。”这种疼痛难以言语。

  在南房县医院,曹廷明住了十几天。日军的飞机来轰炸,他不能跑,索性拿被子将头一蒙。“把被子拿开,全是瓦片!”

  战事紧张,医院将所有的病员转到驻马店。转院途中又发生了火车相撞,不少伤员死了,幸存下来的曹廷明在车上呆了五六天。后来火车继续开到了武汉,但武汉的医院住得满满的,又转到武昌、罗县、祁村,最后在祁村的医院住了11个月。

  “我在祁村住了11个月,整个西北军的伤兵都接走了,医生还不让我走。”曹廷明坚决要走,因为和他住在一起的,只有那些穿黄军装的伤员了。

  “我们西北军穿的灰衣服,他们广东、广西还有蒋介石的嫡系,都穿的黄衣服。他们军纪很坏,经常随便拿老百姓的东西,买了东西也不给钱。老百姓找他们要,他们就说老子在前线卖命打仗,拿你点东西算什么!”

  最对不起的就是把总司令的两箱书烧了

  每次提到张自忠将军,曹廷明老人都会激动异常。志愿者们担心老人身体,从不主动提起这段经历。以下口述,是志愿者在多次与老人的交流中记录下来的。

  张自忠将军对士兵的关爱和军纪严明,老人一直不忘,也正是如此,才让老人对将军如此的忠诚和敬仰。

  “每次我一想起张自忠将军,就想起他对我们当兵的好啊。他对当官的就严。不管官大官小,只要犯错了,就一定要办他。所以,我们这支队伍总打胜仗。”

  “他有一匹马,但很少骑,都是给病号用的。蒋介石送他的滑杆,他也不坐,也是给病号坐。”“他总是和我们一起走路。有一次过江,要涉水过去,他坚决不要部下背他。可是有一班长,不

  不由分说就直接把他背起来,他还在那个班长的背上扭,要下来,后面一个士兵把他的脚抬起来,就这样把他抬过了河。”

  “我是他的警卫员,给他站过几次岗。我们一连连长叫吕茂庭,从小跟随总司令,也吊儿郎当惯了。有一次我站岗的时候,他把厨师给总司令做的夜宵——两笼小笼包子偷出来,给我们吃了。

  厨师回来后看到就破口大骂。可总司令出来说,吃了就吃了,你再给我随便弄碗面就行了。”

  “张自忠将军有个外号叫‘张剥皮’,不论官大官小,只要犯了军规,就一定要处理。大家都知道他有个习惯,只要捋胡子就是高兴,但只要两只手摸臀部,就是要办人了。”

  1940年5月16日下午4时,张自忠将军壮烈牺牲。

  日军对张自忠将军表现了极大的崇敬,军医用酒精清洗遗体,并包扎好伤口,郑重装殓,放进赶制的棺材中,葬于一处山坡上,并立墓碑,上书:支那大将张自忠之墓。当日,38师师长黄维刚带领敢死队,抢回了将军遗骸。

  1940年5月28日晨,张自忠将军灵柩运至重庆朝天门码头,蒋介石亲自扶灵执绋,护送灵柩穿越重庆全城。其后,张自忠将军被以国葬之礼葬于重庆雨台山(今梅花山)。

  “这辈子,我最对不起的,就是把总司令的两箱书烧了。”老人说到了他这一生最伤心的情。

  “总司令牺牲的时候,我在宜昌守卫仓库。有一天,一个哨兵来报信,说日本骑兵来了,马上就要到我们这里了。当时,整个留守处当官的都跑了,我也没有办法请示任何人。”

  “我就想到,仓库里还有总司令的两箱书。总司令的书都是兵书啊,这些东西不能落在鬼子手里。我就带着两箱书,到了仓库旁边的一个干堰塘,把书拿出来,那些书我看不懂,就是猪血色皮的,烫金字。我看了看,浇上汽油,点上火,把书烧了。”

  “总司令的棺木抬下来的那天晚上,经过了我的仓库,下午五六点钟。那天晚上,棺木就停在那里,我一晚上睡不着觉,就在仓库外面走来走去,难过啊。第二天棺木到宜昌,整个宜昌城里的鞭炮是卖完了,鞭炮炸得地上很厚的一层灰。”

  “宜昌的老百姓说,有张自忠在,日本人怎么都不会打过江。张自忠一牺牲,日本人一个星期就过江了。”

  2011年4月5日,清明节,志愿者们和曹廷明老人一同祭拜了张将军。在张将军的墓碑前,老人用山西话轻轻叫了一声:总司令……

  免责申明:上传内容未经对证核实,本站只提供传播途径,文章只代表原作者立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