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百年来,从北京城出发,出广安门一直往西,走过漫长的30里黄土古道,便是许多人慕名的永定河边,观赏有乾隆御笔题碑的“卢沟晓月”景观和天下闻名的卢沟古桥。如今,乾隆的御笔题碑尚在,但碑上的亭子已没了顶,只剩下周围的四支石柱相伴。卢沟古桥也不再走车,只供游人凭栏眺望,一遍遍讲述着岁月沧桑。
卢沟桥:进出京师的重要路径
卢沟桥横跨在卢沟河上。卢沟河发源于山西省马邑县北的雷山。经太行山脉间流出,又急又浑,常常改道,故称无定河,又称浑河。康熙三十七年重修卢沟桥时,改河名为永定河。
北京城西拥太行东环大海,中间地势形同孔道。自古以来,卢沟桥渡口就成为南北交通的必经之地。从华北大平原北上蒙古高原和东北地区都必经这里。相反,如果从蒙古高原和东北南下,也只有由此才能向南,直达江淮。然而由此经过时无不充满艰辛,甚至危险。因为这里不仅水面宽阔,水流湍急,而且水深近丈。早在唐代就有了“卢沟桥”一词,可直到宋代,这里依然只是简陋的浮桥或木桥,行走极为不便。
到了金代,鉴于卢沟桥在政治、军事,以及南北商业往来方面的需要,尤其是女真族出于吞并中原的需要,更是要求确保这条通往南方的交通大道的畅通。于是,在卢沟河上建造一座在洪水期也能畅通无阻的大桥,就势在必行了。
“卢沟晓月”和“卢沟晓月”碑
古往今来,进出北京的仕官商旅都要从卢沟桥上经过。因此,“卢沟晓月”中的“晓月”,也是和行旅、送别联系在一起的。从元至清,有80%以上的旅人,都是走彰仪门(广安门)和卢沟桥。从南方北上进京的人,最后一站是长辛店,住一宿,五更起身,过卢沟桥时正是东方欲晓,残月西斜之际;出京的人,一般起身也很早,丑末起身,从城内走到卢沟桥,也正是晨光熹微之际。送别的人还在此等候,临风话别,晓星已没,淡月微痕,寄托着说不尽的惜别之情。如果是谪宦、丢官、降职或报考未中的落魄之人,则尤备感凄凉。回首京师,如在天上;长桥古道,冷月西风,河声凄咽,老马悲鸣。茫茫晨曦之中,人行桥上,凭栏远望,只见月明星稀,浑河如线,岸旁树木郁郁葱葱,远处青山隐约可见,令人难以忘怀。
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奉太后谒泰陵,过卢沟桥时,正是晨光熹微之际。他伫立桥头,极目薄雾疏星,晓风残月,波光狮影,行旅匆匆。于是,面对这富有独特诗情画意的情境欣然作诗:“茅店寒鸡咿喔鸣,曙光斜汉欲参横。半钩留照三秋浅,一分波夹镜明。人定衲僧心共印,怀程客子景尤惊。迩来每踏沟西道,触景那忘黯尔情。”接着,他又挥笔题写了“卢沟晓月”四字,立碑于桥头。
“芦沟”,还是“卢沟”
提到“卢沟桥”三个字的具体写法,有人写成“卢沟桥”,有人写成“芦沟桥”,究竟哪一个对?如前所述,在宋、辽、金、元、明各代,卢沟桥下的河流一直叫卢沟河。只是到了康熙年间,才改成了永定河。它的上游称桑干河,下游称卢沟河。可见,卢沟桥是因为建在卢沟河上才得名的。“卢”的意思就是黑色,所以,有人称黑为卢。那么,又为什么会有“芦沟桥”的写法呢?早年间的卢沟河为季节河,在夏季河水泛滥,一片汪洋。过了这个季节,两岸净是荒滩,周围长满了芦苇。于是,过往的人们看见这片芦苇后就望文生义,想当然地写成了“芦沟桥”。
卢沟桥上为什么要雕刻狮子
提到卢沟桥,人们自然会想到卢沟桥上憨态可掬的狮子。那么,卢沟桥上为什么要雕刻狮子呢?在北京的历史文化遗存处,无论是皇家苑囿、王公府邸、官署衙门、寺院坛庙,还是帝王陵寝,其建筑的大门口,往往都要陈设一对狮子。卢沟桥上的狮子,其作用与这些重要建筑门前的石狮子是一样的。卢沟桥是进出北京的门户——但这只是对其重要地理位置的形象化描述,而不等于城门那样,真有大门。于是,在卢沟桥上雕刻狮子,就好比在大门外摆了一对狮子,虽然没有有形的大门,照样可以壮威、守护。所以,狮子还被看成一种吉祥的兽,使卢沟桥还拥有了祝福、迎祥的丰富内涵。在古代的鲜卑族中,往往在住宅的屋顶上安放一只土狮,作为镇妖驱邪之物。作为女真族的金代统治者,也肯定会受影响。
那么,为什么卢沟桥上的狮子数不清呢?卢沟桥上的狮子,一般都安放在桥边的石栏顶上。石栏由望柱、栏板和抱鼓(或石兽)组成,望柱与栏板相间排列。栏杆端石兽为站立式头顶端柱造型,通称这种形式的石兽为顶兽。多年来,人们一直认为是因为狮子的形状千姿百态,极富变化,母狮身上的子狮神出鬼没,无一定位置,令人眼花缭乱,数之稍有不慎,就会漏掉,据北京市有关部门在1950年的调查,全桥共有大小石狮498个。由此,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的说法似乎有了定论,然而,查清朝人写的《人海记》,当时计算的卢沟桥上的狮子为368个,与现存的石狮相比,相差悬殊。究其根源,在于大狮子之上的小狮子。因为石护栏属于易损构件,而每次石栏被撞坏修理时,石狮的数量都会发生较大变化。正是因为历朝历代的不断修葺,狮子的数量才不断增加。像1957年、1961年的两次清点,数量基本上都是481个,而1967年桥面加宽工程完成后,狮子总数猛增至488个。
卢沟桥上众多的石狮,保存至今的肯定已不是建桥时的初刻,而大多为数代同堂。因为金元时期的雕刻,一般为简类质朴,较少文饰,而清代中晚期就变化很大,过分细腻的手法使得石狮颇显做作,大失天然。而民国年间,手法又过于简陋,与清代石狮形成较大反差。
由于不同时代的雕刻手法各异,所以产生的石狮也各具特色。其中大体上可分为四类:第一类身躯瘦长,面部较窄,腿脚挺拔有劲,头上卷毛不太明显,眼神贯注,颈部所系带子飘逸,选料为浅青黄色沙石,据查为金代原物,所存无多。第二类身躯短粗,或足踏绣球,或足踏小狮,约为元明时期遗物,石料为浅青黄色沙质,留存较多。第三类胸突嘴张,身上背着小狮子,脖下系有一宽大带子,卷毛高突,雕刻细腻,石色暗红或青灰。这类石狮年代较晚,约为清朝中期及以后增补者。第四类,外形面貌较新,但雕刻粗糙,石色多样,当是民国前后修补之物。
宛平城:守护卢沟桥的堡垒
卢沟桥北面的宛平城,并非实际意义上的城,而只能算是一个大堡垒。为什么这么说呢?此城建于明朝的崇祯十一年(1638年)二月,这座被称为“崇墉百雉,俨若雄关”的古城,当时是为对付明末农民起义进攻京师而建的。它直对卢沟桥,只有南北两个城门,全城面积仅20公顷,城内设有军事衙署、营房等,一直是个重要的军事据点。1928年,宛平县划归河北省,宛平县署正式迁到这里,却未进行城市建设。于是有民谚道:卢沟桥最大的是风,最小的是城;城里最多的是土,最少的是兵。从1637年始建,至1937年抗战,这中间的300年间,共有270多年为兵营。
宛平城是北京地区唯一保留下来的一座明代古城,民国初年几乎废弃。然而,1937年7月,这里发生的“卢沟桥事变”使宛平城一跃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这一事件也成为中国人民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开始。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