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抗战大事件 > 7.7事变 > 内容正文

秦德纯--站在抗日战争爆发点上的沂蒙人
来源:作者投稿 作者:刘世松 郭京星 秦刚?   2018-08-07 15:09:16

秦德纯--站在抗日战争爆发点上的沂蒙人

  秦德纯

  1937年“七七事变”,驻守北平的二十九军在卢沟桥打响了全面抗战的第一枪。以此为标志,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下令开枪的,既不是国家最高军事统帅蒋介石,也不是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而是北平市市长、二十九军副军长——沂蒙山人秦德纯。 秦德纯,字绍文,生于1893年十一月初四,沂水镇后埠东村人,国民党陆军上将。 

  秦德纯的伯父秦鉴湖,是清朝举人,在山西省任过县知事,父亲秦鉴堂也是个读书人。秦德纯7岁开始启蒙读私塾,12岁在县城高等小学读书。自幼爱读经史,尤喜兵书,因此15岁考入济南陆军小学,以毕业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又考取北京的陆军第一中学。1914年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军校,1916年5月毕业后,在北洋军阀的山东陆军第五师第十八团任见习官,1918年山东成立第二补充旅,秦任第一团团副,后任边防军第一师参谋。1919年正月与济南黑虎泉小学校长孙挹清女士结婚。1920年全国最高军事学府北京陆军大学招生,全师上百名年轻军官竞争两个名额,秦以优异成绩胜出,考入北京陆军大学第六期。 

  1921年夏,与张宗昌赴东北联络张作霖,回来后任孙传芳总部参谋,驻北京,边为孙传芳办事,边学习。1922年冬陆军大学毕业,任豫东镇守使王为蔚部上校参谋长,做剿匪安民工作。1924年12月改任国民军第二军第5师参谋长,1925年任第二十四师参谋长兼骑兵团团长。1926年5月任直系第二十四师师长,在郑州与吴佩孚谈论《易经》,很得吴赏识。11月调任第二十七师师长,1927年3月任河南自卫军第一军军长兼第二十七师师长。1927年6月投靠冯玉祥,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第二方面军副总指挥兼第二十三军军长,后改任第十四军军长、第二集团军总司令部副总参谋长。1928年加入国民党,8月孙良诚任山东省政府主席,秦任山东省政府委员。1929年1月任政府军陆海空军抚恤委员会委员。1930年冯阎联合反蒋,秦德纯出任前敌总司令部参谋长,后任西北军第二十九军总参议。1932年任北平军事管理委员会常务委员兼教育处处长,北平军事委员会高参。宋哲元出任察哈尔省主席后,秦德纯随宋哲元任省府委员兼民政厅厅长。1933年初任第二十九军副军长,同年8月任察哈尔省政府委员兼民政厅厅长。长城抗战期间任第三军副总指挥,因领导长城抗战功勋卓著晋升中将,授青天白日勋章。

 
秦德纯--站在抗日战争爆发点上的沂蒙人

  1933年长城抗战时的二十九军将领(自左至右张自忠、

  宋哲元、秦德纯、冯治安) 

  1935年6月,发生二十九军扣押违规进出张北县的四名日军官兵的“张北事件”,此时日本驻北平的华北特务机关长土肥原贤二,认为此举侮辱皇军,便以天津驻屯军的名义向华北当局提出严重抗议,同时向我中央交涉。主持全国政务的汪精卫不加详察,就下令免除宋哲元的察哈尔省主席职务,由秦德纯代理。

  秦德纯尚未就任,土肥原就几次要求见面,均被秦拒绝。6月23日晚,土肥原在北京政府总长程克带领下直接闯到秦的住所,秦德纯才不得已与土肥原见面。土肥原说:“从报上看到秦将军代理察省主席,张北事件发生于察省境内,所以来找你谈谈。”秦德纯说:“代理主席的命令,我也是从报上看到的,但到今天为止,我并没有就职,你在报上尚未见我就职的电讯,我不是交涉的对象,不能谈这个问题。”程克见局面僵持,缓和说土肥原今天是拜会性质,在国际礼仪上未便峻拒,双方才以私人身份交换意见。 土肥原趾高气扬地提出向日军道歉、处分有关人员、张北以北不能驻兵、不能大量移民、国民党与蓝衣社不要在察省活动等一系列无理要求,均被秦义正词严的予以驳斥。土肥原非常恼怒,态度突然强硬起来,一字一句地对秦说:“秦将军,您知道外交的后盾是什么?”秦将军不能接受土肥原的威胁,十分愤慨地回答:“那就由你们派军队进占我们的察哈尔,二十九军就是剩一兵一卒,也要拼战到底!”秦德纯一时怒火中烧,挽起袖子来想揍土肥原,但立即想到揍了以后无法善后,只有极力按耐,不禁心中一热,当场吐起血来,倒在沙发上。土肥原见状,灰溜溜地走了。

  秦德纯心中的愤怒一时难以平息,支持者将土肥原来访谈话的情形,摘要电告中央。中央复电,命令秦德纯负责办理交涉,唯一的指示是:“在不妨害我国领土主权的范围内,可以酌情办理,将交涉的情形随时电告中枢。”在这个背景下,本着暂时退让以争取时间的原则,秦德纯feng'm与土肥原签订了屈辱的《秦土协定》。签订这一丧权辱国的协定,使秦德纯深受刺激,也更坚定了抗日的决心。

 
秦德纯--站在抗日战争爆发点上的沂蒙人

  1935年北平市长秦德纯(前中)出席北平春季运动会

  日本自1931年“9·18”事变侵占我东北辽、吉、黑三省,1932年进据热河省,1933年春又挥兵南下,进窥我长城沿线之古北口、喜峰口、冷口各要隘。在以上各地激战三月,经谈判于是年5月30日,中日双方签订《塘沽协定》。此时我平津及华北察、绥、晋、冀、鲁各省已陷于岌岌可危之势。

  面对日方咄咄逼人的态势与国内抗日的强烈呼声,1935年7月,秦德纯奉命庐山面见蒋介石,蒋当场指示:“日本是实行侵略的国家,其侵略目标,现在华北,但我国统一未久,国防准备尚未完成,未便即时与日本全面作战,因此拟将维持华北责任,交由宋明轩(哲元)军长负责。务须忍辱负重,委曲求全,以便中央迅速完成国防。将来宋将军在北方维持的时间越长,即对国家之贡献愈大。只要在不妨碍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大原则下,妥密应付,中央定予支持。此事仅可告宋军长,勿向任何人道及为要。” 秦德纯回报宋将军,慎密进行,之后与日方表面上的往还应酬较前增多。

  1935年10月,国民党政府公布宋哲元为北平绥靖公署主任,及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秦德纯任察哈尔省政府主席,兼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11月6日任北平市长。12月被选入中国国民党第五届中央监察委员。

  由于秦德纯和日本人走得比较近,代表政府与日方代表土肥原谈判,奉命签订丧权辱国的《秦土协定》,当时的社会舆论对他猛烈抨击,视他为汉奸卖国贼,他的亲戚朋友也纷纷登报打电报骂他,甚至登报声明与其断绝朋友关系,令秦德纯内心痛苦之极。秦当时忧心如焚,深恐万一失足,百死莫赎。某日携带友好责勉的函电十余通,找宋将军痛陈利害,不觉失声痛哭。宋安抚道:“现在国家有难,要求我们忍辱负重和日本人周旋,其中内幕又不便向国人说明,只能委屈你啦。我绝对保证,现在报纸用五号小字骂你我是汉奸,将来有一天,报纸会头版头条头号大字说我们是民族英雄。你就放心和日本人周旋,一切有我负责。”为民族利益,为抗战大局,秦德纯忍辱负重,继续与日本人周旋。

 
秦德纯--站在抗日战争爆发点上的沂蒙人

  自左至右张自忠、宋哲元、蒋介石、宋子文、秦德纯

  1935年12月9日,北平爆发中共地下党发动领导的大规模学生抗日游行运动,各大中学学生六七千人游行请愿,高呼“打到日本帝国主义”、“拥护二十九军领导抗日”等口号,情况非常热热烈。日本武官给秦德纯打电话,要派宪兵出来维持秩序,秦德纯告诉他:“这件事我们地方可以负责,如果日本宪兵出来,必定发生惨案,那么一切责任由你们负责。”同时立即调派警察维持秩序。游行从上午六点开始,秦德纯严令警察不准携带武器和警棍,并命令一部分警察穿便衣跟随游行队伍维持秩序,不准殴打辱骂,如有违反,不但要办警察,并且要办警官。如果警察被学生打了,被打的给予奖励。因此,游行的颇为秩序良好。

  下午游行队伍要冲击日本使馆所在的东交民巷,日警已在东交民巷架设起机关枪,秦德纯严令警察局长绝不能让学生冲击东交民巷,否则必定发生惨案。警察局长说:“警察既不带枪,人数又少,无法制止。”秦德纯告诉警察局长:“给你最后的武器,用水龙。将水龙布在东交民巷外面两侧,倘若大队转向东交民巷,即可迎头浇水。”游行队伍转向东交民巷时,警察只好用水龙喷射。因是寒冬,经水一浇,游行队伍即转向继续前进,从而避免了惨案的发生。水龙喷射是当时不得已的措施,秦德纯相信:用水龙浇自己的学生,总比敌人机关枪打好得多了。

  秦德纯通知学生下午六点到景山前集合,他要亲自给学生们讲话。提前给学生们安排面包、馒头、小菜、茶水,让游行一整天的爱国学生们先吃一点,喝一点。警察局长担心游行大队分子复杂,提出多派便衣带枪护卫,以防万一。秦德纯说:“万万不要带护卫,以免刺激群众的情绪。如果群众一激动,带枪也没有用。”部下提醒讲话时站在车旁,万一学生要打他,可以立马上车离开。秦德纯笑着说:“我是军人,这样胆小,叫人耻笑。”

  下午六点多,秦德纯只身来到景山大殿前的高台上,对学生们讲话。首先肯定学生的爱国精神,从早到晚十二个钟头游行,非常辛苦。问候学生们吃过喝过之后,继续讲到:“各位今天的行动,将来在爱国史上是最光荣的一页。各位游行的动机固然纯洁,但如果行动越轨,引起严重的外交问题,在亡国史上也是惨痛的一页。”学生们齐声说“亡不了!亡不了!”秦说:“我也相信绝对亡不了国,因为要判断一个国家存亡兴衰要看民气,代表民气的是士气。我们今天士气如此激昂慷慨,赤诚救国,我敢断定:我国决亡不了,还要强盛!”学生们一齐鼓掌。秦德纯又非常温和而真诚地跟学生们讲:“我郑重的负责任的告诉各位,全国的最高领袖是爱国的,救国的,决不做任何妥协卖国的勾当。如果有人侵略我们,他一定领导我们抵抗到底。在北方负责的军政首长,是绝对遵从最高领袖的旨意,抱定决心,誓死救国。谁侵略我们,谁就是我们的敌人。我是军人,说话简单,绝对不虚伪,因此我希望大家两点:第一,要劲气内敛,储为大用。第二,倘我们迫不得已,为保卫国家的生存应战的时候,我秦德纯一定站在第一线,我希望各位同学也要统统站在第一线,不要有一个人第二线第三线。”秦德纯讲完,全体热烈高呼:“欢迎秦市长!”“欢迎秦市长领导抗日!”至此,一场大规模的游行活动,圆满结束。此后,有许多学生参加了二十九军的军事训练,积极投入到随后的抗日战争中。 

  1936年夏季,胡适主办的《独立评论》因一篇批评冀察当局的文章被宋哲元叫停,秦当即表示反对,他对宋说:这篇文章是春秋责备贤者的意思,并没有谩骂与污蔑,不应叫他们停刊,这种处置实在重了一点。后经秦等人不断缓颊,《独立评论》终以复刊。

  日军著名大将松井石根找秦德纯谈话,意思是亚洲是亚洲人的亚洲,亚洲国家应该联合起来,将英美的势力驱逐出去,因此他们要组织“大亚细亚协会”,邀秦德纯参加。鉴于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行径,秦斩钉截铁地说:“我不愿参加这个组织。”松井石根又谈中日文化,秦德纯说:“如果日本对中国不作侵略企图,平等互惠,亲善相处,中国可以作为日本的广大市场,又可供给日本的工业原料。日本的工业品成本低廉,自然可以抵制英美货物。否则一旦中日战起,初期日本可以胜利,如旷日持久,胜负便不可预料。以是日本军界的前辈,应该为国家作八百年的打算。”

  尽管日军频频挑衅,宋哲元与秦德纯遵中央指示精神,一本和平未到绝望时期,决不轻言放弃和平之旨,尽量虚以委蛇。1937年2月上旬,宋哲元告诉秦德纯:“日本种种无理要求,皆关系我国主权领土之完整,当然不能接受。而日方复无理取闹,滋扰不休,确实使我痛苦万分。日方系以我为交涉对象,如我暂离平津,由你负责与之周旋,尚有伸缩余地,我且相信你有适当应付办法。”秦德纯当即表示不同意,并说:“此事绝非个人的荣辱苦乐问题,实国家安危所系,中央把责任交给你,不论你是否在平,责任总在你身上,因此我不赞成你离开北平”。2月20日以后,日方交涉益繁,压迫愈甚,宋哲元不胜其烦,心情恶劣,决定请假回籍,把交涉之责全部交给秦。宋哲元临行告秦两事:“对日交涉,凡有妨碍国家主权领土之完整者,一概不予接受;为避免双方冲突,亦不要谢绝”。秦就在这不接受、不谢绝两种相反的原则下,忍辱负重委曲求全地应付了四个多月。

  自宋哲元离平之后,每日均有日方人员前来接恰,平均每天最少一、而次。如日本之外交官、武官、特务机关人员是谈外交的,新闻记者、贵族院议员及退役大将等,是来采访消息或考察华北局势的。秦虽感觉不胜其扰,但抱定任劳任怨之决心,据理应付,使日方无借口余地。同时日方更利用分化手段,将二十九军分为抗日的中央派及和日的地方派。认为秦是抗日中央派的中坚分子,千方百计攻击诋毁,恐赫威胁必欲去之而后快!而日方收买之汉奸,且专伺察秦的言论行动及我方军事部署作为处置依据。当此内奸外敌交迫之下,秦只有戒慎沉着,以静制动,深恐一言不慎,一事失当,俾日人有所借口。到五、六月间已达极度紧张阶段,日方使用武力侵略之企图,已成弯弓待发之势! 

  1937年的7月7日晚,秦德纯招集北平的文化名流胡适之、梅贻琦、张怀九、傅孟真等褚先生二十余人,汇报形势并商讨应对办法的时候。大约在晚八点多,政务委员会的外交委员会的人打电话给秦,报告说日军在宛平城外演习,说丢了一名士兵,有人见他进了宛平城,他们要进城搜查。秦当即回答:“宛平是中国领土,日军越界进入演习已经违反国际公法,进入宛平地区的日军要全部退出。出于两国友谊,可以等到天亮,由我军警代为寻找,一经找到,立即送还。”

  二十九军自进入平津地区后,和日军的摩擦就不曾断过,前不久我军因出发演习,适日军演习完毕回营,两军在路上相遇,彼此不肯让路,致起冲突,相持竟日,双方均有伤亡。所以对于这次摩擦,秦开始也没有特别在意,继续和胡适等人开会。但不久,外交委员会的人员报告说,日本方面对他的回答很不满意,要包围宛平城搜查。秦就打电话给驻守该地区的三十七师师长冯治安和驻守宛平城的吉星文团长,要他们加强警戒,准备战斗。并命令吉星文派侦察分队监视丰台日军动向,随时报告。这时已经到晚上十一点多了。

  到了八日凌晨三点多,吉星文报告驻丰台日军一个营,山炮四门,机关枪一连向宛平城移动。秦德纯敏感地意识到事态非常,这是日本人的公然挑衅,战争就在眼前,历史的紧要关头到了!多年压抑的怒火终于爆发,他当即在电话中对吉星文说:“保卫国家领土是军人的天职,对外战争是军人的荣誉。务必晓喻全团官兵,奋斗牺牲,卢沟桥宛平城就是吾军坟墓,国家领土一尺一寸都不可让以他人。” 

  秦德纯斩钉截铁大义凛然的命令,让吉星文激动万分,饱受屈辱的中国军人,终于可以一战雪耻了!吉星文当即回答:“请长官放心,吾团全体官兵已经做好一切战斗准备,誓与宛平城共存亡,卢沟桥不是吾人坟墓就是敌人坟墓。”秦又在电话中嘱咐吉星文:“敌不开枪,我亦不开枪,等敌开枪并进入我最佳射击距离,我则快放齐放,猛烈射击。”

 

  天亮以后,日军先是要求外交官进城,后又要求武官进城,都被吉星文等拒绝,于是日军就向我开炮射击。吉星文按秦德纯的指示,给日军以猛烈打击。由此,拉开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壮烈的抗日战争的历史大幕。

 
秦德纯--站在抗日战争爆发点上的沂蒙人

  秦德纯(左)与张自忠

  战争爆发,日军大举进攻北平,秦德纯利用与日军军政长官熟悉的关系,极力反对日军武力毁城,对保护北京文物古迹贡献巨大。

  北平沦陷后,第二十九军被扩编为第一集团军,秦德纯任总参议。1938年3月调任军事委员会点检委员会副主任,1939年任军事委员会战区军风纪第五巡察团主任委员,驻西安,巡察陕甘晋军队军锋军级,期间巡察了陕北八路军防区。1940年春调重庆军法执行总监部上将副总监,配合总监何成睿,公正执法,严肃军级。为避免战争特殊环境容易造成的处罚过重问题,与何总监商量,该处罚将领待前方打了胜仗或战况好转再请批示,由此使一些战将得免死刑。同年有叶籁士、刘仁、冯文洛、钟宪民创建重庆世界语函授学社,并任社长。1943年11月任兵役部政务次长,从事征兵工作。1945年当选中国国民党第六届中央监察委员。 抗战结束后,秦德纯和王冷斋(“七七事变”时为该区行政督察专员)接盟国在东京的审判战犯军事法庭通知,于1946年5月10日前往出庭作证。行前蒋介石指示:一定要证明,“七七事变”是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一定要证明土肥原贤二是侵略的主持。秦德纯在东京作证四天,往返辩论,颇为激烈。他和王冷斋不辱使命,为绞死土肥原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其间日本前陆军大将土肥原的辩护律师在庭上手持一幅中国画,声称是当时宋哲元送给土肥原的,以此想证明宋与土肥原的关系良好,“秦将军的证言不足采信”。此画确为宋哲元本人所赠,秦德纯当即在庭上指出:“这是私人交往馈赠的纪念品,不能用以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外交关系。北平是中国旧都,各国外交使节武官等留住的北平甚多,时与地方当局互赠礼品是平常事,也是极其普通的事,既不能代表真正的感情,也不能代表外交的好坏,完全是出自应有的礼仪来往。”此番话让审判长及各审判员频频颔首。1948年11月12日,远东军事法庭对各战犯作出判决,东条英机、广田弘毅、土肥原贤二、木村兵太郎等七人被处以绞刑。

 
秦德纯--站在抗日战争爆发点上的沂蒙人

  1946年秦德纯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作证

  秦德纯1945年10月任军令部次长。11月任战争罪犯处理委员会主任委员。1946年4月,作为军事三人小组成员,代表国民政府和陈诚,与代表周恩来的罗瑞卿、代表叶剑英的陈士渠赴东北视察。5月成立国防部,改任国防部次长。11月当选制宪国民大会代表,后又当选第一届国民大会代表。1947年12月9日,因白崇禧兼任华中“剿匪”军政长官,任命秦德纯代理国防部部长,半年后由何应钦接任。1948年秋秦被蒋介石派往北平,处理平、津两地学生运动。1948年9月济南解放,王耀武被俘,12月秦德纯被任命为山东省政府主席,不久又兼任青岛市长。但这时除青岛外山东各地均已解放,秦只得在上海设立了山东省政府办公处,1949年3月他才到青岛就主席职。可他到任才8天,南京即被攻克,秦德纯也急匆匆逃往上海、广州,辞去山东省政府主席职务,复任国防部次长,逃亡重庆、成都等地,1949年12月逃至台湾。1950年3月蒋介石复职后,任中华民国总统府战略顾问,后为国民党政府国民大会主席团成员。1959年退役。退役后遵循蒋介石退役高级军政官员要写回忆录以保存史料的指示,开始撰写回忆文章,先后在《传记文学》杂志发表《七七卢沟桥事变经过》、《我与张自忠》、《张北事件及其他》、《冀察政委会时期的回忆》、《出席远东军事法庭作证》等多篇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的文章。长期担任国史馆的总编修执笔,被誉为“中华民国第一文胆”。1962年七十寿辰出版回忆录《海澨谈往》。寿辰之日,张群、白崇禧、蒋经国等党国要员纷纷前往祝贺。1963年9月7日病逝于台北,终年71岁。9月15日出殡,原行政院长何应钦主持葬礼,由顾祝同、蒋鼎文、孙连仲、高魁元四位上将,在他的棺柩上盖上“国旗”,葬在阳明山第一公墓。1969年9月14日追赠陆军上将。秦生二子,长子秦之棠,在美国从事机械工程,次子秦之棣,美国毕业回台,曾在台湾桃园中学工作。

 
秦德纯--站在抗日战争爆发点上的沂蒙人

  张群(右)祝贺秦德纯七十寿辰

  秦德纯是民国时期政治舞台上纵横捭阖叱咤风云的人物:他曾参预过护国抗袁、直皖之战、直奉之战、中原大战等重大战事,与吴佩孚谈经说易,令张学良不敢小觑,一句谏言叫冯玉祥热泪交流,二条建议让蒋介石点头称赞,令张自忠将军感激涕零,被宋哲元视为卧龙凤雏。他曾三上庐山与蒋介石密谋抗战大计,也曾被迫签订过屈辱的“秦土协约”。他温和处理“一.二九”学生运动,也被誉为中国戒毒史上最严厉的人。他出奇计夜袭日军,长城喜峰口杀敌八百,为二十九军赢得“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的赞歌。西安事变爆发,他为宋哲元拟电,全国第一个明确表态拥护中央,在纷乱局势下起到了重要的标向作用。七七卢沟桥事变,他慷慨激昂,大义凛然,果敢下令开枪反击,由此拉开全面抗战的序幕。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作证,三晤麦克阿瑟,将土匪原贤二等战犯送上绞刑架。解放战争时期任国民党南京政府国防次长,一度代理国防部长,是国民党国共内战的重要决策人。曾游说司徒雷登干涉解放军渡江,也拒绝了我党的多次策反。任山东省政府主席兼青岛市市长仅数月即南逃,却将山东八所中学流落广东的五六千名学生完整带到台湾。在台曾任中国国民党政府国民大会主席团成员和中华民国总统府战略顾问,主持编纂国史,被誉为“民国第一文胆”。 

  评论认为,秦德纯受过非常良好的军事教育,由陆军小学、陆军中学到陆军大学,一层未缺,学问好,能力强,尤其是一派儒者风度,使人佩赏,颇得全军将士的敬重。秦德纯是民国时期有名的智囊人物之一,学识丰富,处事干练,长于谋划,谋略超群,是军政、外交方面的主将。

 
秦德纯--站在抗日战争爆发点上的沂蒙人

  自左至右白崇禧、秦德纯、蒋经国

  秦德纯是国民党政府来自沂蒙山区的最著名的军政要员之一。或许是因为秦德纯是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拉开中华民族全面抗战巨幕的开幕人,台湾出版的涉及秦德纯的各种史料,几乎都把秦德纯的事迹安排在与“7”相关的数字位置上,如《秦德纯回忆录》,就列为传记文学丛书之七。 

  一位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历史转折点上的沂蒙人!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