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他和体育事业相伴终生,并成为第一个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
奥运,奥运!
1932年7月29日16时,刘长春所乘坐的邮轮,终于抵达洛杉矶码头。
第一名中国奥运选手的到来,无疑是值得庆贺的事情。刘长春刚一下船,便在数百名华侨的簇拥下,乘坐轿车前往早已是万人空巷的唐人街。美国警察派出4辆摩托车为其引导护送,一路上鞭炮锣鼓与汽车喇叭齐鸣。
1932年的这个夏天,在美国传记作家威廉·曼彻斯特著名的《光荣与梦想》开篇,被称作“山穷水尽的夏天”。此时的世界,实则笼罩着全球性经济危机的恐慌。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洛杉矶奥运会成为近24年来,参赛选手人数最少的一届奥运会。
在这样的背景下,能够得到张学良资助的8000银元,对刘长春来说无疑是一件幸事。
7月30日14时30分,第10届奥运会正式开幕。刘长春走进那座仿照古罗马竞技场修建而成的大运动场,场地四周,37个参赛国家的国旗迎风飘扬。可容纳十万五千名观众的看台上座无虚席。2000多名运动员此时已全部就位,等待着走向中央的400米标准田径场接受检阅的那一刻。
首次参加奥运会的中国代表队,排在第8位上场。在宏伟的运动场上,这支仅由6人临时拼凑的队伍,越发显得渺小:刘长春擎旗走在前列;中国总代表沈嗣良紧随其后;其次为宋君复、留美学生代表刘雪松、旅美教授申国权、时任上海西青体育主任的美籍人士托平。
“不堪的光荣”
7月31日15时,开幕式的第二天,刘长春站在了奥运赛场上的起跑线前。
他报名参加了男子100米、200米和400米赛跑,那天进行的是他的强项100米短跑预赛。
刘长春怀着一显身手的雄心而来,但他却遇到了最为强劲的对手。
各就各位。参加百米预赛第二组的6名运动员,在各自的跑道内俯首垂臂。刘长春排在第二道,身着上白下黑运动短装。此后在参加任何一场比赛时,他都会披上这样一身战袍,他将其命名为“白山黑水”,借以表达不忘东北沦陷的国仇。
发令枪响——他像离弦的飞箭猛射出去,一起跑便冲在了最前面。在这个23岁的中国青年意识深处,童年时那个无所畏惧的“兔子腿”仿佛突然苏醒过来,观众席上的人们甚至能够感受到,他的灵魂涌动着飞翔的冲动。
到50米处,他一直保持领先。终点线越来越近。但此时他的步伐却开始变得沉重,体力迅速流失。而身后那些追赶者却正在迅速赶上来。
70米处,对手终于将他追平;80米处,有人赶超在先。
他试图加快步伐,但是双腿的力量却已达到极限。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一个又一个竞争者擦肩而过,自己却无能为力。到终点时,他只取得了小组第5名的成绩。尽管成绩相差并不悬殊,但这几乎是他短跑生涯中的第一次重大失利。
历史仅记住了决赛6名选手的成绩,第1名为美国人埃·托兰,成绩为10秒3。排在第5、6名的南非联邦选手德·茹列特和日本选手吉冈隆德,其成绩分别为10秒6和10秒8,与刘长春三年前在三国运动会和第14届华北运动会上取得的成绩,恰好完全相同。
8月2日进行的200米预赛,重演百米预赛时的情景,刘长春再遭淘汰。临睡前,宋君复向国内发了一封电报,以刘长春两腿酸痛为由,宣布放弃两天后进行的400米比赛。面对这个决定,刘长春无话可说。
尽管在预赛即遭淘汰,但刘长春在奥运会期间却享受到了冠军的待遇。主办方在正午举办冠军聚餐会时,他破例被邀赴会。这令他有些惭愧。当有人在席间介绍这位唯一的中国参赛选手时,所有的在场者便会集体起立一一与他握手,甚至致以雷鸣般的掌声。每当这时他反而更加坐立不安:其耻笑我耶?其欢迎我耶?
英雄气短
1932年8月21日,刘长春拖着疲惫的身躯,登上柯立芝总统号邮轮启程回国,结束了他本人的、也是中国人的第一次奥运参赛之旅。
1933年,在南京举行的第五届全国运动会上,刘长春创造了100米短跑10秒7的全国最新纪录。这个成绩与奥运会上的第5名非常接近。但是此时,由于在国内缺乏专业训练指导,他的左腿已出现损伤。
三年后,他参加了在德国柏林举行的第11届奥运会。
刘长春很少谈起第二次参加奥运会的细节,那是一段形同闹剧的不堪经历。国民政府派出多达66人的参赛队伍,报名参加了田径、游泳、举重、拳击、自行车、篮球和足球等30多个项目,甚至还在现场进行了国术表演。但这不过是借赛事粉饰门面的无聊之举。事实上,当权者并未因此支付任何费用;所有经费,全部来自此前足球队靠出国比赛积攒下来的10万港元,并一度因此引发争执。这场纷乱无序的闹剧,最终以中国人可耻的零纪录而收场。但此时选手们才知道,国民政府甚至连他们归国的路费都没有准备。
被迫滞留在柏林的刘长春,几乎处于流浪状态。他后来评价当时的境遇说:度日如年。
他最终是依靠当地华人的资助,才得以回国。归途中经过新加坡时,当地的华文报纸《星岛日报》刊登了一则漫画:在奥运五环旗下,一群头蓄长辫、长袍马褂、形容枯槁的中国人,用担架扛着一个大鸭蛋。配题则是那个后来深深刺痛中国人的蔑称:“东亚病夫。”
那次经历一定也深深刺痛了刘长春。直到晚年,他还泪眼婆娑着反复吟念:“国运兴,体育兴!”
1937年,刘长春的腿部再次拉伤。落后的医疗条件使其未能复原。在绝望的泪水中,他终结了自己的竞赛生涯。
第二年,他迁居于湖南长沙。那一年的11月13日,国民政府实行了所谓“焦土抗战”,一场惨绝人寰的人为大火突然吞噬了整座长沙市。在熊熊燃烧的烈焰中,刘长春参加奥运会的一切纪念物品,全部被焚毁殆尽。
最后的征程
此后整整十年,刘长春几乎被人们彻底遗忘。他从一个奥运英雄,突然沦落至社会最底层,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其间,他漂泊在北平和南京两地,靠为饭店打工养家糊口;还曾经被日本宪兵队抓去坐牢。
直至1949年,刘长春才以体育教师和田径教练的身份,重返运动场。他先是在东北师范大学体育系任教,随后又调至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1958年新中国第一届运动会上,他被安排担任裁判工作;这次运动会上,由他创造并保持了25年之久的中国百米短跑纪录被打破。
这以后的20多年,刘长春一直在大连任教。他的主要工作,是在大连理工大学简陋的操场上,训练一批由他在当地亲自挑选的少年田径选手。
1979年11月,中国正式恢复了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此后,刘长春曾担任中国奥委会副主席、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常委等职。
上海—洛杉矶!
1982年岁末的一天,年迈的刘长春独自坐在家中,神色凝重地望着窗外寂寥的天空。此时他已得知,1983年中国即将在上海举办第5届全运会;1984年,中国将正式参加在洛杉矶举行的第23届奥运会。
“你说,我能去看看吗?”他若有所思地对身旁的家人喃喃低语。
刘长春从未向任何人提出过想要重返洛杉矶奥运会的只言片语。他说的“去看看”,只是指上海全运会。但是家人能听懂他内心的渴望——当年他正是从上海出发前往洛杉矶,迈出中国人的第一步奥运征程。
刘长春没能再去上海。1983年3月中旬,他在一次晨跑时突感身体不适,当天被送往医院。3月25日,他在病床上辞别人世,享年73岁。临终前,他没有留下任何遗言。
事后人们得知,他的名字,已被列入1984年中国奥运代表团的名单。
一年零四个月后,中国重返奥运会。1984年7月29日,洛杉矶,射击运动员许海峰夺得中国人在奥运历史上的第一枚金牌。
这是怎样的巧合啊!52年前,也是7月29日,也是在洛杉矶,一个中国人代表这个民族,第一次站在了奥林匹克的五环之下。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