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时中国 > 战时教育 > 战时国立中学 > 国立一中 > 内容正文

不能忘却的记忆:“国立一中”的求学经历!
来源:搜狐网    2022-12-13 16:50:10

  国立一中是“七七事变”后为接纳流亡青年,由陈立夫先生倡导,国民政府教育部创办并管理的抗日流亡学校。

  1937年,保定育德中学,保定第二女子中学,泊镇师范,邢台女子师范,大名女师等学校在河南联合成立“国立河南中学”。1938年迁往豫西浙川县上集,更名为“国立一中”,1944年,日寇侵犯豫西,国立一中校本部迁往陕西省城固。1945年一分校亦迁往城固与校本部合并。1946年,国立五中,国立十中,宝鸡职高,汉中中学(原洛阳进修班),扶轮中学等京津冀学生编入“国立一中”就学。1949年与国立七中(山西),国立二十二中(山东)合并,成立“汉中临时中学”。1949年12月城固解放,“国立一中”停办。其间共培养中学生4000余人。

  国立一中在城固五年间,容纳了大量沦陷区的中学生,为多灾多难的国家保存和培养了知识精英。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值得记忆和书写的一章。国立一中抗战时期迁往城固,也是汉中人的骄傲。在宁强县代家坝镇(原嶓冢镇)曾有一位怀揣“读书救国”梦想的书生,从宁强中学慕名前往城固,投身“国立一中”,度过了五年中学时光。他就是曾任代家坝小学校长和代家坝中学党支部书记的燕永华先生。

  在燕永华女儿燕霞的家中,我们查到了燕永华1968年的《自传》和“国立第一中学路证”(即路条)。从《自传》的第二部分“上学”中,摘录了燕永华从宁强中学到城固“国立一中”求学经过的自叙。让我们从简略而有限的自传中,了解那段艰苦求学的岁月经历。

  (原文如下)

  我在1936年秋上代家坝小学,1942年小学毕业。这年秋,我考入宁强中学。1944年我跟同学处的关系不好,又探听到在城固的西北师范学院的附中,学生功课好,学生还可以吃公费。我就在这年到城固去报考插班附中初三,因成绩不合格,学校不收。在没法可想的情况下,我请求附中让我上自强初一。因为当时的附中初一,二年级已经搬往兰州。附中在城固又办起了自强中学。

  1945年冬,附中要随西北师范学院全部迁往兰州,这时的国立一中又由河南搬到城固。于是学校决定,自强中学解散,学生愿意去兰州的,可到兰州上附中,不愿意去的完全转入国立一中。后来,我们在自强中学的同学,都全部转入了国立一中,并先后都吃上了公费。

  我在城固上学五年,曾先后被班上同学选举担任班长,在1948年秋,因学业成绩好,学校给我一枚铜质奖章(后遗失),在学校我是专心致志地读英文,数学和理化。到了1949年6月,学校同学眼看要断炊,教员不上课,学校没法维持了,就草草举行了学期考试,这时我是高中二年级肄业,向学校请假回到家里。

  1949年9月间,我到代家坝小学教书一个多月,当时的校长是李秉琦,黑水公社瓦窑沟人。由于地方上很慌乱,学校就停办了。

  我从国立一中回到家里后,仍想以后继续上学,就成天的在山沟,荒坡或者家里读英文,演数学,学理化,也参加耕田,上粪等农业劳动,就这样一直等到宁强解放。

  注 宁强中学:创办于1942年。

  西北师范学院:前身是1902年成立的国立北平师范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该校迁往陕西城固,与同时迁来的北平大学,北洋工学院等院校在城固共同组成西北联合大学。1939年9月,师范学院独立为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延续北平师范大学的历史。

  自强中学:1940年8月创办的私立中学,校址在城固七星寺。

  国立一中。1944年由豫西迁到城固,1949年停办。

  有国立一中签发的路证。附照片。(根据燕永华先生1968年《自传》 整理)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