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时中国 > 战时教育 > 战时国立中学 > 国立二中 > 内容正文

江苏省常熟中学的前身是国立第二中学
来源:江苏省常熟中学网   2017-05-07 09:35:31

  常熟市档案馆中保存着187卷藏有国立二中校歌等的老档案,那是饱含着历史风尘,几十年前千里迢迢从重庆转运到江南常熟的国立二中的历史档案。

  国立二中成立于国难之际。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大举侵华,京苏浙皖相继沦陷,国民政府被迫迁都重庆,不甘当亡国奴的广大师生颠沛流离,纷集武汉。国难危重之际,有识之士不但看到了战火的无情蔓延,更关注到为战后重建、民族复兴而培育人才、储备人才的方略大计,为此向国民政府建议。各级政府机构和社会团体纷纷展开各种救济与援助措施,其中针对青年学生的,就是由教育部在临近战区的地方和后方设立流亡学生登记站,疏导学生到后方的国立中学公费就读。自1937年底至1944年,先后在豫、川、黔、晋、湘、甘、苏、皖等地先后建办了22所国立中学,其中国立二中于1937年底建办于四川北碚,学校初名国立四川临时中学,1938年3月28日,更名国立四川中学。次年3月,教育部以建校时间先后为序,改国立四川中学为国立第二中学。初创伊始,学校分设高中、初中、女子和师范四部,其中高中部设合川濮岩寺,初中部设北碚文星场,女子部设北碚关帝庙,师范部及总办公处设北碚地方医院,师生以南京市和江苏省籍青年学生为主。共设有42个班,分别有男生1253人,女生575人,教职员工数百人。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战败无条件投降,历时八年的抗日战争胜利结束。1946年春,教育部明令国立第二中学复员江苏,校内非江苏籍师生各回原籍,无家可归者则随学校复员,委派校长严立扬主持复员工作,并负责筹建新校,以接纳国立二中复员江苏的师生。经反复洽商,选中了历史上出过八个状元,有优良教育传统,又靠近经济文化之都大上海的常熟县,一批优秀的师资也输入常熟。1946年8月,学校确定迁至常熟虞山脚下旱北门大街西侧的新公园(现常熟虞山公园内),并更名为江苏省立常熟中学,改由江苏省教育厅管理。1946年11月11日,正式开学上课,当时仅设6个班级,初中、高中6个年级各1个班,注册学生280多人,教职员工40人。1947年7月,第一届初中、高中毕业生分别为20人和39人。1948年7月第二届初中、高中毕业分别为49人和58人。生源除部分是二中复员者外,其余都是迁校后在常熟招收的新生和插班生,招生范围辐射到无锡、武进、丹阳、宜兴、溧阳以及靖江、泰兴等。

  1949年4月27日,常熟解放,军管会接管常熟中学,更名为苏南常熟中学。1953年4月,根据江苏省人民政府通知,学校正式定名为江苏省常熟中学。在此期间,国家连续下拨28万余元建设资金,新的教学楼、水塔、饭厅等在原来芳草漫芜、瓦砾成堆的废墟上建设起来,一改设备简陋、房屋陈旧的落后面貌,工农成份学生比例上升,教育质量有了提高,充分显示了新中国文化教育事业蒸蒸日上的新气象。

  1956年,学校被确定为江苏省重点中学。1980年被确定为江苏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1990年经省教委验收,确认为江苏省首批合格重点高中。1998年,根据国家教委的有关规定,学校初中和高中脱钩办学,初中部留在原址更名为常熟市实验中学,高中部整体搬迁至新世纪大道汇文路2号。

  2000年,学校被省教育厅确认为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2004年转评为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近年来,学校先后被授予模范学校、文明单位、德育先进学校等江苏省级荣誉称号。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