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时中国 > 战时教育 > 战时国立中学 > 国立四中 > 内容正文

抗战时期的国立第四中学
来源:《老照片》第八十五辑 作者:胡剑   2017-05-08 09:53:50

  国立中学是抗日战争期间,国民政府为救助流亡青少年学生而开办的中等学校,始建于1938年,终结于1946年。

  国立中学的历史虽然只有短暂的八年,却培养了一批杰出的人才,创造了在残酷战争期间中国教育的传奇。抗战之前,公办中等学校都是由地方政府管理,如省立中学、市立中学和县立中学,那时没有国立中学的建制。七七事变后,大片国土沦陷,不愿做亡国奴的人们纷纷踏上流亡之路。当时,几百万难民像潮水般涌向西南、西北,其中包括数以十万计的青少年学生,他们背井离乡,流离失所。为了救助流亡青少年学生,从1937年12月开始,国民政府教育部采取紧急措施,着手筹建专门接收和救助战区流亡学生的国立中学,先后在河南、陕西、甘肃、四川、贵州、湖北、湖南、浙江、江西、广东等省设立了三十九所国立中学。最早成立的国立中学都是以学校内迁到某省来冠名,从1939年8月起,改为按学校成立时间的先后顺序,以数字命名。作为大后方的四川,当时有国立二中、四中、六中、九中、十二中、十五中、十六中、十七中、十八中、四川合江国立女子中学,四川綦江国立华侨二中等十一所国立中学,约占全国国立中学总数的三分之一。国立四中是1938年3月在陕西安康成立的,主要接收察哈尔省、绥远省和山西省战区的流亡学生,同时接收一部分在西安登记的其他省市的流亡学生。学校成立半年后,因生员激增,出现了教学设备不足、生活供应不能保证等一系列问题,无法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1939年夏天,安康又发生了史上最严重的蝗灾。原国民政府教育部长陈立夫,八十九岁时曾在一篇回忆文章中记述道:“蝗虫来袭时,至为可怕,迄今回忆,仍好像世界末日之来临,农田的庄稼被席卷一空,连房顶上的青草都被吃光。教育部乃指示当时之第二任校长张志广先生,将学校迁往四川阆中。”于是,国立四中全体师生披星戴月,餐风露宿,于1939年10月抵达川北重镇阆中。

1941年1月,国立四中获阆中各界庆祝民族复兴节歌咏比赛冠军。

1941年4月,国立四中二分校教师和八班全体学生合影。

1942年8月,国立四中部分教师合影。

1943年1月,国立四中初中十六班毕业生在阆中城外的嘉陵江上。

  阆中,因城在阆山、阆水之中得名。地处四川盆地北缘,嘉陵江中游。阆中历史悠久,素有“阆苑仙境”、“巴蜀要冲”之誉。阆中以其险要的地形,便捷的交通、丰饶的物产,成为川北经济中心、军事重镇和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蜀将张飞镇守阆中七年,死葬于此。清顺治年间,四川临时省会设在阆中达十余年,四川巡抚、监察御史均驻节于此。抗日战争时期,阆中成为大后方的军事、文化重镇。国民政府将川陕鄂边区绥靖公署、巴山警备司令部设于阆中。国立四中迁入阆中后,校本部设在阆中城东郊的东园。东园系阆州太守朱寿昌于北宋治平元年(1064)兴建,乾隆二十二年(1757)东园更名为锦屏书院。自此,这里一直是文人墨客荟萃之所和办学兴教的重地。最初,国立四中在阆中有两所分校,第一分校设在离城二十余华里的陈家沟,第二分校设在西城阎家丝厂。1941年2月,两所分校合并。阆中虽然属于大后方,但当时的学习环境也并不安宁。1941年7月至8月,日寇先后出动飞机六十余架次,对阆中进行了四次轰炸。共投掷炸弹三百四十多枚,炸死平民二百多人,重伤一百余人,炸毁房屋一千余间。为躲避日机的轰炸,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国立四中有时不得不把课堂临时设在郊外的树林里。长期浴血抗战,国力极端困乏,在十分拮据的战时财政状况下,国民政府只能对国立中学的流亡学生实行低标准的公费教育制度。当时的国立中学,初中生每人每月口粮为两斗一升糙米(约合三十市斤粗粮),高中生每人每月两斗三升糙米,另有少许菜金。一日三餐,两稀一干,实难果腹,学生们每天饥肠辘辘,一个月才能吃上一次猪肉。据一位曾在国立中学就读的老人回忆,由于营养不良,又缺医少药,各校均有多种疾病流行。有时上课铃声已响,虽在夏季,患疟疾的学生仍然披着破棉袄,蹲在墙角瑟瑟发抖;有的学生因患疥疮,浑身瘙痒不止,走路叉开双腿,艰难地行着八字步;也有的学生患肺结核,消瘦、苍白、乏力,每天午后脸庞泛起红潮,咳嗽不止;还有的学生得了夜盲症,每到夜晚就双目失明,经常碰得鼻青脸肿。尽管这样,国立中学的学子们仍以顽强的毅力体恤时艰,共赴国难,笑对清贫。国立四中本来是中等学校,可阆中本地的人一直把它称为“四中大学”。这里有一个小故事颇耐人寻味。四中迁来阆中之初,教育部供应给学生的口粮常接济不上,一次,几个饥饿难耐的学生,到学校附近农户的地里找了些地瓜充饥,被农户发现后发生了肢体冲突。事情闹到学校,校长请来那位农户所在地的一个绅士到学校参观。这位绅士在阆中、苍溪两县拥有很多良田,家境殷实,是一个知书达理的人。当他看到学生们在简陋的校舍里忍饥挨饿、潜心苦读时非常感动。在学校礼堂,一副学生写的对联“大着肚皮容物,立定脚跟做人”,引起了他的兴趣。他诧异地问道:“学生们饭都吃不饱,怎能大着肚皮容物?”校长郑重地告诉他:“这些孩子远离故土来到阆中求学,不怕苦不怕穷,只怕没志气,不大着肚皮容通古今事物,将来怎么报效国家?”绅士有感而发:“国立四中真是大人之学!”于是,阆中人便将国立四中视为当地的最高学府,尊称为“四中大学”。后来,那位绅士为学校提供了许多赞助。国立四中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地域不同,口音也不一样,整个校园到处是南腔北调。但不同籍贯的学生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朝夕相处,同心同德,没有狭隘的乡土观念,非常融洽地生活在一起。虽然物质条件很差,精神生活却非常充实。大家追求新知,探索真理。同学们在完成学业的同时,课余时间组织成立文学社、木刻社,进行文学艺术创作,更多的同学加入了歌咏队、戏剧社,他们高唱抗战歌曲,排演进步话剧,使校园的文化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国立中学的教师,多数是战前各省、市中学资深的教育工作者,是一支爱国敬业的师资队伍。抗战期间,在国立四中毕业的高中生有七百九十八人,初中生八百六十人。1944年秋,抗日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国民政府号召全国知识青年从军,组建一支现代化的武装部队——青年远征军。国立中学许多品学兼优的学生热血沸腾,纷纷投笔从戎。当年,国立四中就有九十六名男女学生从军。从军学生乘船启程时,老校长率全校师生在嘉陵江边与他们依依惜别。

1943年1月,国立四中初中部十六班、十七班毕业纪念。

1944年8月,国立四中部分女生合影。

1944年11月,国立四中的五位同学在离开阆中之前于张飞庙前合影。

1945年7月,国立四中“冲锋号”剧团演出《雷雨》的剧照。

1945年8月,参加庆祝抗战胜利演出的国立四中民乐队。

1967年10月1日,国立四中在台校友与第二任校长张志广先生合影。

  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了抗战的胜利。1946年,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国立中学复员办法》,所有的国立中学都在当年秋季以前复员,并给学生分别颁发了毕业证书、转学证书和返乡路费。1946年4月,国立四中正式撤销,在校师生各自返回原籍。自此,国立四中的历史宣告结束。如今的四川省阆中市东风中学,就是在原国立四中校址的基础上建立的。书写着国立四中校训“学习”、“奋斗”的两扇红色大木门,以及学生宿舍、阅览室等老建筑,至今还完整地保留着。近年来,遍布海内外的国立四中校友,多次来到阆中寻访母校遗迹。历经沧桑的老人们,在他们当年学习生活过的地方感慨万千,动情地唱起了四中的校歌:“锦屏苍苍,嘉陵泱泱,大哉吾校,山高水长……”

  以上图文选自《老照片》第八十五辑,作者胡剑,山东画报出版社2012年10月第1版。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