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期间,大批沦陷区师生历经千辛万苦,逃亡到了湖南湘西,他们在那里坚持学习文化知识,宣传抗日救亡,延续着文化的火种,从安徽迁来的国立第八中学就是其中的代表。
这口锈迹斑斑的铁钟,在校园里已经整整挂了74年。
花垣县第三中学校长
吴智勇:这口钟是国立八中校长苏稼祥,他在从安徽南迁到湘西的路上,收集了一些日军轰炸留下的弹片,后来他用弹片铸了一口钟挂在校园里,为的是警钟长鸣,要大家不忘国耻。
苏稼祥,安徽人,国立八中校长,1938年秋天,为了躲避战火,他带领安徽省三所中学的数千名学生辗转来到湘西。这些学生中最小的3岁,最大的也不过二十来岁,一千多公里的长途跋涉,异常艰难,但他们不愿做亡国奴的决心却从无动摇。
国立八中44届学生
彭庆海:我们有个老师,那时已经70多岁了,他说日本鬼子要打来了,我虽然不能打仗,和日本人拼命,但我绝对不做日本人的俘虏,你们把我带到大后方去,后面这个老师死在吉首。
为了迎接避难学生,吉首的老百姓把位于乾州古城的文庙让了出来,用作当年国立八中女子部的教室,当地政府还专门出台了保护学生的措施。
乾州古城居民 陈金章:陈渠珍在“军人良心论”中写有一条,只要是士兵调戏妇女,特别是女学生,统统就要杀头。
随着南迁学生的增加,湘西一带的洪江、麻阳、保靖、花垣等地也陆续成立了国立八中分部,除了接收战区学生,还免费招收当地学生。
国立八中44届学生 田宗棠:当时湘西的文化太薄弱了,没有学校,重点中学都没有,小学的话农村根本没有。
国立八中43届学生 付文彬:我父亲死得早,母亲领着我们三姊妹,哪里读得起书,吃饭都困难,(老人哽咽)国立八中,给了我很多。
两位老人寻找石碑上自己的名字。
在国立八中高二部花垣县旧址,用作教室的文庙早已不复存在,但当年求学的艰苦,老人们仍然记忆犹新。
国立八中44届学生 田宗棠:晚上熄灯之后我们还悄悄地起来到教室里面去,点桐油我们到教室去复习功课。
国立八中44届学生 付文彬:天亮了起床以后都到河边去自己读书,也不用老师来督促。
在国立八中,除了学习文化,学生们还组建各种文化小组,成立话剧社,进行抗日宣传。
国立八中44届学生 彭庆海:演些抗战剧给当地老百姓看,当地的苗族从来没有看到这些活动,一看相当新奇,同时也进行抗日战争的教育了。
据不完全统计,抗战八年期间,光吉首乾州古城,就有四万多名热血男儿奔赴抗日前线,其中有不少国立八中的学子。
钟声响起
花垣县第三中学校长
吴智勇:1945年9月3日,抗战胜利,全体师生就在这口钟下排成了一条长龙,每个人都上来敲一下,是庆祝也是警示自己,当时就把这口钟敲出了一个缺口。
抗战胜利后,安徽籍的师生全部迁回原籍,国立八中也宣告完成历史使命。在湘西七年多时间里,这所战时的临时学校,不仅将文化的火种播撒在湘西的大山从中,而且培养了包括国务院前总理朱镕基在内的一大批杰出人才。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