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时中国 > 战时教育 > 战时国立中学 > 国立八中 > 内容正文

国立八中——安徽流亡学生在湘西
来源:新浪博客郎喃 作者:王明善   2017-05-19 09:44:41

安徽流亡学生在湘西

王明善

  张治中托付“湘西王”

  1937 年“八一三”事变不久,11 月5 日日本侵略者在杭州湾登陆,致使苦战三月的淞沪战役急转直下。11 月20 日,南京国防政府宣布西撤重庆。安徽逼近前线,皖江南北首受其害,1937 年秋季开学不久,很多学校奉命停课,开始疏散。安徽省政府首迁六安,继迁立煌(今金寨县)。安徽省教育厅命令临近战区的省立中学组织师生员工连同图书仪器档案等集体转移到皖西大别山区继续办学。在皖西共设三个临时中学,其中第一临时中学设在立煌县流波疃;第二临时中学设在舒城县晓天镇;第三临时中学设在宿松县;原在芜湖的省立芜湖中学迁至皖南至德县(今东至县)尧家渡并改名为“安徽省立第四临时中学”。当时全省各地受战火漫及而失学的青年,都纷纷到附近的临时中学报到入学。凡沦陷区学生,不收任何费用,伙食由学校免费供给。

  1938 年5 月,“徐州会战”后,安徽形势更加紧张。省教育厅根据教育部的部署,决定按照江苏、浙江、山东等省的先例,将四个临时中学和阜阳、怀远等地的省立中学迁往大后方继续办学。经过多方面磋商,决定将学校迁往湖南省的湘西各县,建立国立中学。因为当时担任湖南省主席的张治中将军是安徽巢县人,他关心家乡的教育事业,为家乡的莘莘学子继续求学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湘西是有名的土匪出没无常的地方,汉、苗、土民族杂居,抗战前这些地方曾多次发生过土、苗两族人民联合反抗国民党政府而遭受残酷镇压领导少数民族进行斗争的领袖“湘西王”就是当时任沅陵行署主任的陈渠珍。日本侵略者的魔掌既促成国共两党合作抗日,也促成各少数民族一致对外。当陈渠珍先生得知安徽学生要来湘西各县继续读书时,曾在张治中面前拍着胸说:“安徽师生来湘西,对我们大有好处,我陈某保证他们的安全,如稍有闪失,归我是问”。后来我们在湘西向目的地行军中和建校办学都得到陈渠珍的大力帮助,以后每年春节他还要到学校慰问师生,和同学们同乐。

  五百里跋涉多艰辛

  磋商校址和师生向后方转移同步进行。首先是迅速向武汉集中,皖北学校经河南固始、商城直下武汉;一、二临中走英山经罗田至武汉;三临中经黄梅到蕲州溯江而上;四临中经彭泽、湖口在九江乘大轮至武汉。所有经过武汉的安徽师生,都集中借住武昌中学以作短期休息。

  安徽省教育厅厅长杨廉受命筹建国立安徽中学并委以校长之职。7 月下旬,杨廉在武昌主持召开由安徽省原各省立中学(师范)校长参加的首次国立安徽中学校务会议,会上决定将学校校本部设在川湘公路旁的乾城县所里镇(今吉首市),会上根据各校校长汇报的学生人数(包括流亡鄂、湘的安徽失学青年)决定设11 个分部,含3 个高中部,1 个女子高中部,5个初中部,1 个女子初中部,1 个师范部。除派人迅速前往湘西各县筹建校舍外在武昌、长沙两地设立“安徽省失业教师、失学青年登记处”,负责登记安排流亡到后方尚未入学的安徽学生和失业教师入学或就业。

  在武汉稍事休息后继续向湘西进发。有的学校师生乘火车至岳阳转乘轮船穿过洞庭湖到达常德,也有部分学校师生乘火车直去长沙,再乘汽车经宁乡、益阳西达常德。由常德西行,交通越来越困难,除少数病、幼学生可以乘车外,其他学生一律乘小木船溯沅江而上。

  常德至沅陵是一段不寻常的航程。沅江滩多水险,稍有不慎就有船翻人亡的危险。我们乘坐的小船都是经过湘西行政公署航务科统一挑选的,船家都是经验丰富的“水上人(对船家的称呼),所有船只都插上“安徽省教育厅”字样的小布旗,并统一编序号,如果某船中途发生意外,很快可以查出登船师生的姓名。航行令人生畏。清浪滩是众多险滩中一个,水流湍急,长达10 余里,最为可怕。很多肩背纤板的“水上人”鹄立岸边等待雇他们拉船。我们探头望去,只见这些纤工两手攀着峭壁,两足紧登悬崖,步履艰难,小心翼翼地背着纤绳,一步一攀登,把小船拉向前进,如果稍有不慎,手攀不住或脚蹬不紧,一声惨叫,掉下深涧,不但“水上人”粉身碎骨,小船也会一泻十余里,纵不翻船也会吓得魂不附体。可怜这些终年和险滩恶浪作斗争的拉纤人,个个都面容憔悴,衣不蔽体,已经到了秋风寒露季节,还是光着上身,围一片麻袋遮下身,有的甚至一丝不挂,默默地劳动。船过青浪滩,所有工人都相视而笑,我们这些年轻的乘客也雀跃起来。

  船到沅陵,只见店铺林立,商旅如云,狭长的街道上人头攒动,熙熙攘攘,此起彼伏的抗日歌曲声,是先我们而到的安徽学生向街头群众作抗日宣传。很多缠着花土布头巾并佩带各种银饰的湘西土著男女,驻足欣赏安徽学生的街头表演。这时我们安徽的学生,已经汇成一条和武陵山平行的长龙,陆陆续续打此经过,分别向着沅江上游的武水、辰水、酉水之畔的县、镇进军。沅陵是湘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湘西行政公署设在这里,由主任陈渠珍签署的命令各县、乡地方保甲要为保护安徽学生沿途安全,尽量为安徽学生食宿提供方便的通告,已经遍贴湘西城乡和交通要道。同学们每到一处,看到张贴的通告,内心深处不由产生阵阵感激心情。我们的队伍有序前进。

  苦中苦方知求学难

  1938 年8 月,国立安徽中学在湘西成立。校本部设在乾城所里镇(今吉首市),下设1个分部,校舍大部分是借用当地的文庙或祠堂。别看湘西经济不发达,但所建的文庙或祠堂都是格调高雅,面积宽广,三四百人在里面生活,学习虽不宽裕,也已感到满足。寝室都是统铺,每人不过1 尺2 寸,年轻人挤在一起,倒也乐陶陶。

  国立安徽中学校长由安徽省教育厅厅长杨廉担任。不久,杨廉去四川省任教育厅长(赴任不久因贪污案被处决)后,由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邵华(颍上人)继任。校本部设教学处、训导处、总务处及会计室。

  1938 年9 月,各分部的学生基本到齐,进行编级考试,测定成绩后,合格者编入原读年级,教师都是原安徽省立各中学的教师,教学经验丰富。除一些国文教师是老宿儒外,大多是学本科毕业,教学对口,能充分发挥个人特长。就是体育、音乐、美术教师,也都受过高等教育,他们多数有10 年以上的教龄,有的还在大学里当过教师,如高中第二部的国文教员鲍哲文,合肥人,安徽大学中国文学系的讲师,他研究训诂、音韵,为安徽少数小学专家之一。音乐教员王羽白,是著名抗战歌曲《铁血歌》的词曲作者,著名盲人音乐家郑隐飞也在学校执过教鞭。这些教师和学生一样,背井离乡,共尝艰辛,在学校既是教师,又是家长,在学业上倾注自己的脑汁,在生活上又时刻关心学生冷暖。虽然住的是庙宇或祠堂,生活也比较艰苦,但教学质量并不稍逊于平时,这与当时具有第一流的教师和比较完好的教学仪器、设备有很大关系。

  国立安徽中学刚成立时,学生全部来自安徽籍,以合肥人最多,有600 多名,其次是阜阳,220 多名,再次则为怀宁、桐城、寿县、涡阳、蒙城、怀远、凤阳等县,皖北多于皖南,芜湖籍仅10 多名,泾县有8 名(茂林去的),南陵只有5 名。

  1938 年10 月,湖南省政府主席张治中将军来所里镇以同乡的身份看望安徽师生,同来的还有沅陵行政公署主任陈渠珍等人,校长邵华在所里校场坪举行欢迎会,师生约1000 人参加,校长在会上说了很多话,唯有一件至今还记得清清楚楚,校长说目前面临严冬,学生们离开安徽是初夏,一个小包袱装几本课本就没有其他东西了,冬天怎么过,唯有请主席想办法,说到这里全场一阵掌声,张治中马上表态说:“每人一套棉军服,一件棉大衣,一双鞋子和袜,没有棉被的学生加发一床棉被,由湖南被服厂支付,马上就办,保证在10 月中旬发到学生手里,会场上顿时又响起春雷般掌声。

  教与学喜获双丰收

  国立安徽中学建校不久,在重庆江津县德感坝又建立了一所国立安徽第二中学(后改名为国立九中),校长陈访先,也是安徽人,是专门为流亡到重庆的安徽学生办的。

  1939 年春,教育部将各国立中学的名称统一按成立先后的序数命名,最先设在河南的国立河南中学改名为国立一中,在湘西的国立安徽中学改名为国立八中,重庆江津的国立安徽第二中学改名为国立九中。

  国立八中有自己的校刊——《安徽学生》,总编辑黄小漫,是校长在重庆请来的一位新闻工作者。他以各分部的国文教师为骨干组成通讯网,稿源丰富,办得很有特色。原为半月刊,后改为周刊,发行量由创办时的几百份上升到1943 年的8000 多份。学校各分部都有话剧团、歌咏队等组织,每年寒暑假为前方将士举行义演,其中以女子高中部的话剧最令人瞩目,他们与桂林剧教二队有联系,陈白尘先生每有新剧本问世,她们都有试演的权利,她们所演的《雷雨》、《日出》、《鸽子姑娘》等剧目,男主角均由女学生反串,每次演出都取得轰动效应。

  国立八中还有自己的农场、化工厂、毛巾厂。由植物教师负责嫁接的“八中桔子”个大皮薄无核。化工厂生产的“八中牙粉”、“八中肥皂”和毛巾厂生产的“八中毛巾”,不但解决了全校4000 多师生的生活需要,同时还缓解了当时社会上这种日用品紧缺的困难。

  和国立八中同时建立的还有一支约300人的“安徽省教师战时服务团”,团长由校长邵华兼任,它和八中可以说是一对孪生姊妹,八中学生的一切对外活动,也有教师服务团参与。他们除在所里真武宫办有一所示范小学外,其他人员主要从事宣传工作,组织话剧京剧、歌舞等分队常年到湘西各县巡回演出,还深入山山寨寨扫盲,传授科普知识,对湘西汉、苗、土各族文化提高、农林业的增产和鼓舞抗战情绪作出应有的贡献。

  1939 年夏,国立八中的4 个高中部约300 名学生首届毕业后,集中在所里参加教育部举办的第二届国立专科以上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录取入各国立大学的学生共200 多人还有计划外的军事院校、省立专科学校、大学先修班(复习一年后保送入大学)等,录取总数250 人左右,升学率达到80%以上。1940 年、1941 年和1942 年的升学率也都保持这个水平,且略有上升。这说明国立八中的教学质量一直保持高水平。

  抗战8 年,国立八中的4000 名学生,大部分进入高等学校,国立八中也为湘西各县培养了很多有用人才。从1939 年起,国立八中就开始对外招生,尤其是各初中部,大部分学生来自当地小学。经过八年全面抗战,由安徽流亡出来的学生全部结业。建校时的高中学生除少数已投入社会外,升入大学的也都已毕业,投身到各行各业。学生籍贯也有变化,湖南籍学生已占总数的85%以上。根据这一情况,教育部作出决定:国立八中各分部由所在县教育主管部门接收,接收办法由湖南省教育厅拟定后分部实施。教职员工学生,愿意留的继续工作或学习,不愿留的复员回皖后由安徽省教育厅安排。至此,安徽流亡学生这段历史,划上一个圆满句号。

  (原载《志苑》杂志1996 的第二期)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