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线战役 > 少数民族抗战 > 湖南少数民族 > 内容正文

忆会同侗乡子弟六次自动从军抗日
来源:《侗族百年实录》   2014-12-16 14:57:48

  1939年,正当抗日战争方殷的艰难时节,会同县先后发生六起自动请缨从军抗日赴前方杀敌的壮举,累计近2000人,有半数以上为杨、龙、粟、蒋姓等侗族士绅民众。我是第四次组建抗日志愿兵营的领导人之一,时隔近60年,仍记忆犹新,历历在目,特将亲自经历记述如下:

  第一次,杨德麒等68人入营。1939年5月初,会同县朗江乡长李世铨召集保甲长会议,力陈服行兵役的必要,并详述大敌当前、民族危亡的关头刻不容缓,正是男儿立志从戎、报效国家之时。当即有在场的保长数人受到感动,决意先行报名从军。随即分赴各保宣传劝导,自动愿随各保长从军者,有杨德麒等68人。是年5月11日,由李世铨亲自护送到县,张中宁县长亲加勉励。13日,县府召集县城各机关团体举行欢送大会,会后由他们自赴绥宁师管区报到。经验合格者52人,编在一起,没有分散。自动从军者都很安心。

  第二次,蔡宗鲁率70人入营。6月初,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的会同县财政委员会常委蔡仁博深感国家危亡,匹夫有责,毅然令其次子蔡宗鲁先行报名从军。蔡宗鲁高中毕业后,曾在南岳受集中军事训练,有一定军事知识,素怀投笔从戎之志。他秉承父命,先入乡宣传,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勉人。又因其任本县民训员时,与壮丁素有感情,都认为与其零星被征从军,毋宁与蔡君同行。一时自动从军者达70余人。经县府盛大欢送后,于6月6日由蔡宗鲁率领,自赴绥宁团管区报到。蔡宗鲁被擢用为连附,自动从军的壮丁未编散,上下同心,相得甚安。蔡仁博遣子从军则受到国民党军委会、军政部等机构来电嘉奖,使人更受鼓舞。当时,士绅皆以子弟从军为荣,壮丁亦以被动征集为耻。

  第三次,龙吟、王云卿等300余人入营。6月中旬,有高中毕业生、金竹乡副乡长兼自卫大队附龙吟自请从军,同乡壮丁80余人相从;信和乡训练员王云卿继起,随同从军者170余人;巫水乡自卫班长瞿德云,也因劝导热诚,有壮丁50余人相从。共计300余人。6月18日县府举行盛大欢送会。当其开赴绥宁,途经信和乡时,又有当地壮丁50余人请求临时加人。因公文手续均已办妥,不便更改,经再三劝解,始怏然散去。

  第四次,何炽昌、龙光武和我等率600余人编为“抗日志愿兵营”入营。堂兄何炽昌和我从小一起长大,高中时都受过军事集训,懂得一些军事基本知识,早有投笔从戎的愿望。当时,我个人来说,还有两点起催化作用的因素:一是与女友钟竞雄相恋时,曾相互信誓以身许国,必待民族复兴而后结婚,此时得知她已奔赴前线,担负救护工作。自惭之余,不禁怦然心动。二是我素来敬重的学长江仁杰(中共本县洪江镇地下党负责人),那时正与贺琼(后被国民党杀害,革命烈士)密切配合,开展救亡工作。当八路军平型关大捷的消息传来时,他特从洪江来我家报喜,彻夜长谈,鼓舞了我的信心。经与炽昌商量,立即提出组织子弟兵请缨杀敌的倡议。开始发动串联。

  倡议一提出,迅速传遍四乡,首先得到父辈们的赞许和支持,都愿意自己的亲人共襄义举。如保安12团团长龙运鸿的儿子龙家荣、许安邦的儿子许邦基、何履昌的儿子何一俊,以及姐夫田剑平、表亲龙国球等都踊跃参加。如此发展顺利,远超预计,实乃天时、地利、人和。

  一是我们当中的部分人享有兵役缓免权,却自愿当兵。对社会风气是一种冲击。二是有声望的地方绅耆,愿以自己的儿子入伍,令人信服。三是年轻保长林顺富、蒋运达、杨振、宋先富、粟永胜、俞贤文、田相文等都率先报名,颇具影响。四是子弟兵的设想很吸引人,可以使适龄壮丁免除当壮丁受虐待之苦。五是县府征兵困境得以缓解,当然大力赞同和支持。

  在上述形势下,真是登高一呼,四方响应。仅一个半月,即组合600多人,随即进行编组。

  编组中我们面临缺乏行阵征战的实战经验,唯恐“画虎不成反类犬”。幸亏素为我们钦敬的老师龙光武先生大力支持,他不但文事武备都有造诣,而且参加过北伐,有实战阅历。经过商请。他同意重上前线。真是“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我们皆大欢喜。

  根据报名人数,可编为一个营,即命名为“志愿兵营”。初步编组情况是这样的:

  营部:营长何炽昌,副营长龙光武,营附为我,副官田剑平,书记许邦基。

  第一连:连长杨振,排长林顺富、蒋运达、粟永胜。

  第二连:连长龙国球,排长张杰、龙庆重、张承勋。

  第三连:连长何一俊,排长龙家荣、俞贤文、田相文。

  遗憾的是龙光武老师到底年老体衰,经过开往江西又复返湖南的长途行军,难以坚持,随即回家,由我接替副营长职务。因此以后,正式的战斗系列,就只知道我,而不知有龙光武老师在前了。相处时间虽短,但得到他的热情教诲,使我们的书本知识能与实践相结合,受益匪浅。

  1939年6月30日,我营从会同县城出发。行前在体育场由县府主持召开了隆重的欢送大会。县长张中宁亲手书写送给我家一块“国而忘家”的金匾,送给龙运鸿家一块“爱国情殷”的金匾。会同师范、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及各机关团体均到队前来欢送。场面庄严热烈,几乎万人空巷。我们每人都戴上大红花,营部官员骑着高头大马,连马头也挂了红绸球。在家乡父老的簇拥下,一直送到城外渡头江畔,才互相含着兴奋的热泪挥手告别。

  由于行政程序,先到绥宁团管区签证,再到邵阳师管区待命。报经军政部批准,划归陆军第四军第一〇二师建制,师部派一位陈团长到邵阳迎接。随即开赴江西吉安驻地,同样受到热烈欢迎,并仍保持“志愿兵营”称号,拨归三〇六团指挥。先后两次参加长沙会战,直到抗日最后胜利。

  第五次,粟泽选、粟泽沛兄弟率138人入营。8月初,中心乡小学校长兼保长粟泽选奉其父粟永金之命,与同族士绅粟建中之子粟泽沛先行报名从军,族中少壮兄弟叔侄相继报名从军的70人。粟泽沛有兄弟粟泽光前已从军,应缓役而又自动入伍。独子林顺富,弃家室七人,坚持要求入伍。因而应缓役或缓征而请示先期从军的人很多,连同粟氏子弟共138人。8月22日,经县府大会欢送后,自行赴邵阳宝关师管区报名。

  第六次,林豫顺与四乡长亲率700余人入营。9月6日,县府举行盛大欢送会欢送以林豫顺为首的“八百壮士”自动入营抗日。其中包括朗江李世铨乡长率李姓子弟120余人,杨姓子弟70余人;半山林一之乡长率林姓及其他子弟180余人;广坪许家德乡长率200余人;朝阳吴信之乡长率170余人;其他自请入伍的数十人。截到9月5日,报名从军人数猛增到800多。经检查合格,剔除100余人后,有700余人,号称“八百壮士”。6日晨,县城各机关、团体、学校和中心乡保甲民众等,齐集公共体育场欢送。在隆重的欢送大会上,湖南第七行政督察专员宁坤等讲了话。壮丁代表家长说:“子弟奏凯归来,固为父母所喜欢;即使杀身成仁,亦是父母之光荣。”壮丁代表说:“不杀敌人,誓不回来;不能成功,亦愿成仁。”词意慷慨激昂。队伍开至邵阳师管区,转送国民党第五军第二野战补充团编为“独立营”。曾在广西参加抗日战争中的八塘、九塘、昆仑关战役。

  如今,我们当年的抗日愿望早已实现了。日本军国主义已成为历史名词,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正手挽手地朝着幸福的坦途迈进。深愿曾以忠贞许国、和我在“志愿兵营”共事,但还滞留海峡彼岸的老友们,共同肩负起新的历史使命,为祖国统一大业再建新功。

  (作者:何水山,会同人,曾为第四次组建抗日志愿兵营的领导人之一)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