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线战役 > 少数民族抗战 > 湖南少数民族 > 内容正文

邵阳回族人民抗日救国的片断回忆
来源:邵阳文史   2014-04-09 14:44:05

  邵阳回族人民富有爱国的光荣传统,作为族规、家训,代代相传,在回族马、张、苏、海、蔡各姓的族谱中,都将忠勇爱国写在上面。

  抗战时期,邵阳回族人民,弘扬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积极响应抗日救国的伟大号召,开展抗日宣传教育和抗日救亡活动,艰苦奋斗,流血牺牲,谱写了不可靡灭的篇章。

  爱国爱教 团结抗日

  1939年初,在中国回教救国协会总会派员指导下,邵阳分会成立,选马遵范(襄吾)为理事长,律师马图(知周)为总干事,阿訇苏真卿、海耀南、教育界张光南、马鼎、张增辉、医务界李朝昆、工商界马定武及伦吾、海义轩等为理事,苏志华(杰)为秘书。回教救国协会武冈(今隆回县三界回族乡)支会也随之成立,选马玉成阿訇为理事长。当时,邵阳地区为抗日大后方西南的前沿阵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耍,为组织推动邵阳回族人民抗日救国活动,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为了使抗日救国的道理,在回民中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按照“大分散、小集中”的居住特点,分布在邵阳县(今邵阳市区和邵阳、隆回、邵东、新邵县)和武冈县(今隆回县三界回族乡)25个淸真寺的周围,因此,这些淸真寺成为抗日宣传教育的重耍阵地,每周星期五日的主麻(注二)聚礼和每年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组节、法图默节,回胞聚集清真寺,由阿訇卧尔兹(注三),根据古兰经和圣训,联系抗日形势,反复宣传“爱国也是依玛尼”(注四)、“爱国爱教”、“争教必争国”、“国存教才存”、“团结、互助、共济”、“武装反抗外来侵略者”和“吃苦耐劳、奋斗到底”的穆斯林精神,使广大回胞受到深刻的抗日爱国教育。

  1939年秋,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桂林行营主任白崇禧副总参谋长来湘视察防务到邵阳,莅临县城清真南寺,亲切接见回教救国协会邵阳分会全体负责人和回胞二百多人,并讲了话,他教导回胞精诚团结,共赴国难,完成抗日救国大业。白崇禧此行,进一步推动了邵阳回民抗日救国活动。

  在邵阳回族私立偕进中学和偕进、伊斯兰、群贤、芝兰等14所小学,是抗日救国的又一宣传教育阵地,通过师生向回胞和各民族开展宣传。

  当时,为防备日军空袭,偕小、偕中分别从邵阳县城西门外(今邵阳师范)迁到了东乡高家桥坪上和燕子岩。1941年春,我到偕小读高年级,高年级大多是寄宿生,在抗日艰苦岁月里,物价飞涨,物质条件差,老师们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偕小是邵阳历史悠久,办得有名气的小学之一。对抗日爱国主义教育抓得很紧很紧。教导主任杨承道,经常跟同学们读报纸,讲时事,揭露日军侵华暴行和法西斯德国进攻苏联情况。1942年初,苏联红军大反攻,把德军赶离莫斯科100多里。他及时向同学们传播了这胜利的消息,时正值冰雪交加,寒风刺骨,我们听了后,充满温暖和希望。

  蔡雄老师,又名笑非,回族,原在中央军校六分校15期学习,因所谓受共产党影响,被除名回来,在偕小任音乐、美术教员。他饱含抗日激情,经常教唱《义勇军进行曲》、《长城谣》、《歌唱二小放牛郎》等抗日歌曲。他自己化装带领学生上台表演精彩节目,寓教于乐,感人至深。1942年4月4日,是当时的儿童节,在县城大祥坪(今邵阳市体育场)举行全县各小学抗日宣传活动表演赛。这一天,天气晴朗,春光明媚。淸晨,我们偕小60多名男女同学,穿着崭新的天兰色童子军服,背着写有“偕进小学”的竹斗笠,敲着洋鼓,吹着洋号,天真活泼,由校长张光南、体育老师蔡时良和蔡雄老师(均回族)率领,从坪上步行十多里,沿途唱着抗日歌曲,或随着蔡时良老师一、二、一的口令,迈着矫健的步伐,不时齐喊着“一!二!三!四!”的响亮口号,生气勃勃地来到大祥坪。偕小表演时,队列整齐,载歌载舞,唱着“打倒日本,打倒日本,救中国,民众联合起来,一定胜利。打!打!打! ”的抗日歌曲,每唱过一轮,在我们的队列上面展现一个大的字,接连来四轮,队列上就出现“打倒日本”四个大字的巨幅标语。雄壮的歌声,健美的舞姿,威武的抗日标语,受到了赞扬,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42年秋,我到偕进中学读初中。偕中是当时全国回族著名的八所中等学校之一。白崇禧兼校董会董事长,张光南、马鼎、马图先后任校长,很重视敦聘当时知名度髙的教师任教,如王昌明、曾志素、汪桂淸、王宗藻、刘齐贤(回族,现湖南师大教授),唐国治、张天唱、羊春秋(现湘潭大学教授)等,有的还是进步人士。

  学校以抗日救国为中培养教育学生,宣传抗战必胜的道理,颂扬浴血沙场的抗日英雄和英勇故事,如上海8?13谢晋元团固守四行仓库的800孤军、台儿庄大捷、中苏空军武汉空战大捷等。并组织同学们听取抗日负伤断腿英雄王长喜来校讲演。全校每期组织作文、讲演比赛,题目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多难兴邦”,“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等,各种墙报、特刊,宣传抗日,琳琅满目。《黄河大合唱》、《游击队之歌》等抗日歌曲在学校广为流传。利用各种节目,向校内外排演丰富多彩的抗日文艺节目,慼人至深。抗日的熔炉,冶炼着抗日爱国的一代,我看到了一批又一批高年级的同学,意气风发,前扑后继,投笔从戎,奔赴抗日前线。

  邵阳私立伊斯兰小学,设在邵阳县城(今邵阳市)清真南寺,中国回教救国协会邵阳分会即在此办公,是组织邵阳回民抗日救国的中枢。1938年秋,清真南寺遭受敌机轰炸,除大殿残存外,住房、校舍、附设穆民工厂均被炸毁,寺师傅苏岸庭惨遭炸死。该校和分会迁到城南郭家码头,租用民房继续上课和办公,愤怒控诉日寇滔天罪行,抗日宣传更加深入人心。伊斯兰小学校,歌充分展示了回民同仇敌忾的激情,歌词是伟哉!唯我伊斯兰,培植儿童力不殚,溶合回汉无畛域,不教骨肉自相残,战火燃烧路漫漫,同心协力挽狂澜,莘莘学生勤学业,及时夺得江山还。”

  碧血丹心 奉献祖国

  1937年冬末的一个淸晨,朔风凜例,回族父老乡亲,从四方八面来到邵阳县城汽车站(今邵阳市广场),热烈欢送偕进中学海平、马锐等12个回族学生赴桂林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六分校。在欢送人群众中,有白发苍苍的爷爷、奶奶,有噙着泪花的父母亲,有依依难舍抱着襁褓中幼儿的娇妻,有正在热恋中的恋人。他们都拉着亲人的手,殷切嘱咐,难舍难分。那时,我年幼,不幸父亲病逝,母亲带着我兄弟二人,相依为命。是年冬,兄苏琼,17岁,初中毕业,响应祖国召唤,矢志投笔从戎,母亲热泪盈眶,手扯着我和刚订婚的嫂子给哥哥送行从军的健儿们,雄纠纠,气昂昂,坐上汽车,依依与亲人挥手告别,踏上抗日征途,偕中一批一批学生奔赴抗日,其中回族学生最多的是到桂林中央军校六分校15期、18期。到15期的有:海平、苏琼、张魁梧、马指南、马锐、张香泉等12人。1940年至18期的有苏建雄、蔡大年、苏毅、张国治、马子理、张坚、海立民等15人。在农村,回族青年农民参军抗日的很多,如邵阳县南路苏家冲,抗日出征的就有苏衡山、苏德惠等12人,涌现了可歌可泣的抗日爱国家庭。

  农民苏学臣,共四个儿子,大儿、三儿在家务农,二儿苏恺泉,名继武,号荣,上海八?一三战役,任15师营长,奉命坚守宝山,日军屡犯不得逞,则用飞机狂炸,壮烈牺牲,噩耗传来,举家悲痛万分。三儿苏瓒泉,字德训,号超,偕进小学20班毕业后在家务农,以国难兄仇不共戴天,请缨出征,双亲大义凛然,予以支持,他毅然话别娇妻和一个尚在襁褓之中的幼儿,考入桂林中央军校第六分校15期,毕业后任46师排长,参加昆仑关战役,杀敌立功升任连长,1944年11月在柳州战役殉国。四儿苏毅,字自新,号惠泉,1940年初中毕业,继承二哥遗志,在父母支持下,考入中央军校六分校18期毕业,为夺取抗日胜利而艰苦斗争”1949年冬任税警总团广州大队代大队长,在广州向解放军投诚后回乡,虽历经坎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获得新生。他在有生之年,曾写下了缅怀抗日的诗句: “芦沟桥头战云稠,那忍重蒙故园羞,黄埔精神舒浩气,中华儿女志同仇,八年浴血歼顽寇,一代勋名著盛猷,两党并肩掀伟业,光辉犹自耀神州。”

  县城西门外回族青年苏彩云,名子荣,号才荣,幼年丧父,先后在邵阳、常德、长沙清真寺念经,七?七事变后,1938年从长沙辗转到延安,在“抗大”学习,参加八路军回民骑兵团,抗日救国。

  抗战八年,邵阳回族子弟兵和全国各民族团结一致,在各战场英勇奋战,痛击日寇,流血牺牲。据不完全资料,为国捐躯的除苏恺泉、苏瓒泉兄弟外,还有海平等6人。

  海平,城东兴隆坳人,1921年生。1937年冬偕进初中毕业,入中央军校六分校15期,毕业后任79军118师352团2营2连1排中尉排长,参加鄂西会战,英勇杀敌。19440年夏,日军分三路西犯,我军全力狙击,抢渡长江时,日军凭着空中优势,用飞机扫射轰炸,海平等不幸殉国。

  苏建雄,名德雄,城南茅坪人,偕中毕业,1940年中央军校18期,毕业后任远征军200师中尉排长。1944年11月12日,我军在滇西芒市沿滇缅路向日军反攻,在攻占帝母寺山头时,不幸牺牲。

  朝觐宣传抗日 粉碎日伪阴谋

  朝觐是穆斯林五功之一。每年世界各国穆斯林都云集沙特阿拉伯圣地麦加域,办功行善。日本帝国主义为了掩饰其侵略阴谋和所犯罪行,欺骗拉拢世界伊斯兰国家和人民,进一步孤立中国抗日力量,遂利用其御用工具--“中国回教总联合会”,拼凑“华北回民朝觐团”,妄图向聚集在沙特圣地麦加的各国穆斯林进行欺骗宣传,制造“华北人民安居乐业”,“宗教信爷自由”等谎言,开脱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罪行。

  1939年2月28日,在埃及留学的邵阳县海维谅、常德定中明等28名中国回族留学生,突然接到重庆中国回教救国协会几位领导联合署名的电报,耍他们全体同学立即组织朝觐团,赴麦加朝觐,以便广泛宣传抗日,同时,监视华北回民朝觐团的活动。全体留埃学生深受此次朝觐重任的鼓舞,当晚就召集开会,讨论行动计划,团结一致,分工负责。

  他们在中国驻埃及大使馆的支持下,以庞士谦、马坚为领队,28名中国留学生,打着绿底白字的《中国回教觐团》的旗帜,登上开往麦加的《渗渗泉》号班轮,沿途在各舱室散发传单,并口头宣传,揭露日本帝国主义惨杀中国穆斯林的暴行,以及欺骗世界穆斯林的毒计,使各国旅客深为感动。

  中国留埃学生到达麦加后,即到各国朝觐者之中做宣传,还用阿拉伯文写成小册子,揭露日本侵略者侵华罪恶,并介绍中国人民英勇抗战情况,散发给各国来麦加朝觐者和当地街道、商店、居民,深受读者欢迎,而我国回民团结一致,抓护抗战的情况,尤其博得各国穆斯林的钦佩,听到日军屠杀中国回胞和1938年11月23日轰炸西安回民区,炸死回胞120余人等滔天罪行时,更加激起了对日军的愤恨和中国抗战的同情。

  留埃学生比伪“华北回民朝觐团”早到麦加两天,他们仅五个人,便顸先把他们的住宿与留埃同学安排在一起。当他们到达后,即陷入同学们的包围之中,经过爱国学生的宣传教育和严词瞥告,他们不敢乱说乱动,怕暴露自己的身份,他们带去大批礼品,包括贵重的珍珠项链,准备乘朝觐之机拉关系,送给沙特、埃及、士耳其等国朝野要人,从此,也不敢拿出来活动。3月4日,中国留埃学生28人集体晋见沙特国王,由马坚为代表诵读贺词,并说明中国穆斯林团结拥护抗日的立场,希望沙特国王陛下予我国抗日以精神上的支持,物资上的帮助。伪华北回民朝觐五人虽跟随晋见,但不敢暴露身份,他们带来的礼品,全部交中国留埃学生,以中国回教朝觐团的名义,赠给沙特、埃及国王。

  朝觐结束后即将返回,留埃学生再次对他们予以严正的瞥告。伪华北朝觐团五个成员,个个面红耳赤。珠宝商、伪华北回民学院院长刘德润说幸亏遇上的是爱国学生和善良公正的穆斯林,才使我们不仅保住了性命,也使自己不致在叛国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该团成员、北平《虡宗报》编辑唐易尘说:“回国后再不敢与日本人合作,并争取做点爱国工作。”其他三个成员也都作了保证,从此以后,日本侵略者再也不搞朝觐活动了。

  邵阳县银仙桥海维谅,幼年起,先后在本地和常德清真寺评念经,上海伊斯兰学校读书,出国留学,获印度德里伊斯兰大学学位后,1933年进埃及开罗艾资哈尔大学深造,精通鸟尔邦、阿拉伯、波斯等多种语言和文字,他积极参加此次赴麦加朝觐行动,负责翻译和写作宣传资料,起了重要作用。

  积极热情接待 安置逃难回胞

  1938年后,华北、东北、华中各省市相继沦陷,大批回胞逃难到邵阳,在中国回教救国协会邵阳分会组织下,邵阳回民对来邵的回民难胞,予以热情接等帮助,腾出了县夸马氏宗祠和清真古寺、南寺、女寺三个清真寺的公房,安排回族难胞住宿,无钱买粮的贫困户,则从清真慈善基金中拔出一部分予以周济,使千多回族难胞住下来,没有流落街头和受冻挨饿,并想方设法帮助他们寻找门路,解决生活问题上。如河南青年刘齐贤、安徽青年哈杰、刘保安、上海郝xx,分别帮助介绍到偕进中学,伊斯兰小学、宝教联合中学任教员。有一技之长的,则介绍到清真南寺穆民工厂和回族江北制革社当工人。同时,为其自谋职业提供帮助,千方百计排忧解难。如安徽回族难胞哈老表,安排住在张家冲清真寺,由他的小儿在青龙桥头摆纸摊谋生。一天,日飞机来轰炸,他小儿来不及躲开,仍在烟摊予以没收。他全家急得哭哭啼啼,哈老表跑到偕进中学,找到马健(回族)老师,做工作,次日即使将人放出,烟摊退还本人,使他全家感激不尽。

  1941年冬,中国回教救国协会邵阳分会在城南马鞍石张家大院子,召开第三次回民大会,号召发扬“团结、互助、共济”精神,为各地难胞捐献寒衣,捐款购买飞机大炮,会后各地回胞分片进行动员,当时,捐寒衣1000多件和部分现金,统一交政府有关部门转送各地难胞和抗日前线。

  在铁蹄下的苦难 不屈不挠的斗争

  1944年秋,日军逼近邵阳,县城和城郊回民疏散到偏远乡村回民聚居的南乡苏家冲、西乡银仙桥、吊脚楼、桃花坪、北乡乌龟坝和武冈马家冲等地。1944年10月2日,邵阳沦陷,在铁蹄下不到一年的日子里,日军杀人放火,奸淫掳掠,人民处于苦难的深渊。但回胞坚持团结抗日,不叛国投敌,并采取多种形式与入侵日军斗争。

  国民党邵阳县党部执行委员王国英,投敌叛国,充当邵阳县维持会会长,企图拉扰回族上层人物卞水,无法得逞。偕进中学校长马鼎(回族),过去与王国英有过交往。这时,马鼎全家已逃难到西乡吊脚楼广福寺,王国英三次派人送信,威胁利诱,马鼎坚持爱国的原则立场,予以严辞拒绝,举家逃上了桃花坪。

  偕进小学教师海柱(潮平),全家逃难回到家乡海家岭(今邵阳县黄荆乡),日军入侵后,当地少数败类拼凑维持会,纠缠海柱,要他出来当会长,他断然拒绝,星夜跑到祁(阳)邵(阳)边境山区罗城,参加设在此地的邵阳县政府南乡行署工作,他们坚持宣传组织群众,开展抗日斗争。

  有许多回民参加了抗日游击队,打击日寇。邵阳县银仙桥海科,参加别动队二纵队二支队任情报组长。县城回民青年苏镇卿、张顺逃难到苏家冲,痛恨日军残暴,也投入了海科所在别动队,参加的还有回民海开轩、张义轩等。这支部队全部美式装备,在邵阳县南乡和祁邵边境一带袭击敌人。1945年农历五月初,海科等侦察到邵阳县毗邻的祁阳县文明铺有30多个日本兵,当即向上级报告,上级立即派出100多别动队员,由海科、苏镇卿等引导赶到文明铺,当场打死日本鬼子三个,活捉二个,我军无伤亡。

  邵阳县南乡落水坑有一个13军据点,驻有日军100多人,时常四出骚扰,群众恨之入骨。1945年夏的一天深夜,西乡银仙桥、吊脚桥回汉农民30多人,组织摸夜队,配合游击队,潜渡资江,奇袭落水坑日军据点,毙伤日军过半,而我方仅牺牲1人,伤数人。

  回民蔡雄甫,北伐时湘军二师蔡鉴(回族)团长部下,解甲归田后,在邵阳县范家山办回民粉面馆,邵阳沦陷后,他参加了游击队,任队长,在东乡农村抗击日军。

  我的家乡在偏僻的苏家冲。1945年农历五月初,一小股日军占据我地清真古寺,四处骚扰,回族学生志学,跑到国军辉煌部队(100军)派入敌后的一支部队报信,并带路领我军赶来,用迫击炮、机枪等向日军开展猛烈攻击,日军寡不敌众,只得逃走,我军进驻清真古寺。次晨,我军又到十多里外的日军据点打击敌人,回族学生苏建等参与了助战。日军恼羞成怒,调集兵力三百多人,疯狂进行反扑,我军已转移,日军再次侵占清真寺和附近各院子,回民除极少数年迈妇女外,男女老幼,牵着耕牛,外出逃难,我全家和许多亲邻西渡资江,逃到了银仙桥,有的逃到了吊脚楼、桃花坪。日军杀人放火,奸淫掳掠盘据蹂躏达个多月,杀害回胞1人,重伤2人。城南茅坪海惠屏70岁,逃难住苏家冲大房头院子,因重病卧床不起,日军用木棒毒打而死。县城保宁街回胞马道德,逃难来此,正患痢疾,被砍了七刀,脑桨都被砍了出来,成了终身残疾。其弟马道云,13岁,被日军开枪打穿肚子,肠子都打了出来。强奸妇女5人,其中73岁老婆婆1人,11岁小姑娘1人,一个妇女被强奸跌断了腿,终身成了跛子。烧屋2间,抢走耕牛10头,粮食、鸡、鸭、鹅、衣服等财物全部抢光,田园芜,损失惨重。

  日军惨无人道,屠杀我无辜同胞,抓去当挑夫,任意杀害,连老、弱、病、残者,也都在劫难逃。回胞海玉泉等8个善良的农民,均因此而罹难。

  城东兴隆坳海玉泉,被日军用刺刀戳了2刀,惨死在城东陶家冲。城西白田张松青,年近70岁,日军抓作挑夫折磨到双丰,慘遭杀害。城南茅坪苏玉峰,60多岁,被日军残杀于他女儿家附近的高家桥。城西柏寿亭海志生,被日军杀死在他家的厕所里。城西神滩渡张颜生,逃难到西乡皇恩寺,和西乡银仙桥马丙生,都因抓夫而分别被日军开枪活活打死。城东乡白鹤潭80岁高龄马寅生和云水铺18岁青年马志光,被日军抓夫而惨死他乡。被日军打伤、杀伤的回胞很多,外地逃难来邵的回胞被害者也不少,罄竹难书。

  今年9月8日,邵阳市伊斯教协会组织近千名回胞,分别聚集在市区清真古寺、清真南寺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緬怀抗日先烈和死难同胞,重温抗战血泪史,祈祷和平,教育后代,永远不要忘记,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

  附注

  一、本文根据笔者、马健、海泽、苏建、苏志学、马镒、苏德兰先生等回忆,并参考以下资料写成。  

  1、《苏氏三修族谱》,民国三十八年版

  2、杨敬之《日回教政策之全貌》,李兴华、冯今源主编《中国伊斯兰教参考资料》(1911--1949)上册,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年8月版

  3、杨惠云主编《中国回族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3年版。

  4、邵阳市民委编《邵阳回族》1988年版。

  5、隆回县民委编《隆回县回族志》1994年版。

  6、铁维英《抗战时期中国回族在麦加的一段爱国斗争》,《回族研究》1991年3期。

  7、马高生主编《湖南回族人物录》,湖南出版社1993年6月版。

  二、主麻:阿拉伯语音译,称聚礼,每周星期五举行。

  三、阿訇:伊斯兰教教长。卧尔玆,阿拉伯语音泽,意为劝导、教诲。

  四、依玛尼:阿拉伯语音译。意为信仰,是区别真假穆斯林的标准之一。有依玛尼者才是穆斯林,无依玛尼者即为卡菲尔(异教徒)。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