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时中国 > 战时教育 > 战时国立中学 > 国立九中 > 内容正文

国立第九中学简介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整编   2017-05-10 14:08:04

中文名:国立第九中学

建立时间:1938年

校址:四川江津德感坝

第一任校长:陈访先

目的:安置沦陷区流亡师生

历史变迁:

安徽省立第三临时中学→安徽省立第二中学→安徽省立第二临时中学→国立安徽第二中学→国立第九中学

  国立九中,即国立安徽二中。设在四川江津德感坝,专门收容皖籍中学生。由安徽省主席李宗仁将安徽师范学堂改为安徽省立第二中学,日寇逼近,该校迁到桐城县黄甲铺,又并入桐城县及邻县的几所中学,组成安徽省立第二临时中学,1938年,安徽二临中西迁四川江津德感坝易名国立安徽第二中学,后经教育部排序定名国立九中。

  教育部考虑以安徽三临中为主体,在江津设立一所国立中学,勘定校址,抓紧筹建学校工作。邓季宣成立筹备组,设置接待站,开展聘请教师,招生登记等各项工作,同时派员在江津商洽借房与物资供应等事项。最终选定江津德感坝为校址,借至善图书馆(今江津二中校内)建立学校本部,并借三共、四述、竹贤、五福、五桂、云庄六座家祠设立各分部教学基地,进而组建教学行政组织,并对入校学生进行甄别考试,定级编班。1938年2月,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了《国立中学暂行规程》。1938年8月,以安徽省立第三临时中学为基础在德感坝正式挂牌成立了“国立安徽第二中学”,首任校长陈访先(挂名兼职)。邓季宣任学校总教导主任兼高中一分校校长,学校日常工作全由邓季宣负责。1938年12月15日正式开课。1939年4月,教育部颁布《修正国立中学暂行规程》,统一国立中学建制,取消以地名为校名的做法,改以设立先后序号为校名,并规定招收学生对象主要是战区流亡生,不受籍贯限制,流亡学生一律实行公费制等。因此,国立安徽第二中学改名国立第九中学(简称“国立九中”),校长陈访先。不久陈访先辞去校长一职,邓季宣担任国立九中第二任校长。学校创立之时,共有高中、初中、师范、女中四个部42个班级,学生1600余人。由于国立九中是为安置逃难来渝的皖籍师生创办的,学校最初以招收安徽沦陷区流亡学生为主,也招了少量川籍学生和华侨子女,后来发展到了招收20多个省份的学生,还有几名来自蒙古、朝鲜的学生。

  国立九中创立于1937年9月25日,抗战时期迁到大后方四川江津,主要收容以皖籍为主的师生。其中有不少国家栋梁之材,经过国立九中的教育薰陶走向社会,发光发热,如邓稼先[他插班入高三,于1941年7月在国立九中高中毕业]、舒芜等,到1946年国立九中一分为三[江津第二中学、国立安徽二中及另外某省中学],降为省立,陆续迁回省内。

  抗日战争暴发后,日军侵占华东、华中等地,沦陷区大批难民和学生涌入大后方"陪都"重庆,当局就在江津兴办了"国立九中",九中高一分校位于江津县城长江对岸德感场后山一个地名叫"蜘蛛穴"处。这里有300名学生,多是安徽和东北省份的人。国立中学招收流亡青年学生以省籍分,九中是安徽中学,教师、学生几乎全都是安徽人。国立九中规模很大,校本部下辖六个分校,一、二、三分校是初中,两个男生分校,一个女生分校;四、五、六分校是高中,也是两男分校一女分校。

  1939年4月12日,战区教师第三服务团附设的第一中山中学班由重庆迁至白沙对岸的滩盘。办至1941年8月方才并入设在德感坝的国立九中,成为其高中第三分校("两弹元勋"邓稼先,"茅盾文学奖"得者王火,中国科学院院士夏培肃,当时都是该校的学生)。邓季宣,邓仲纯弟,曾留学法国,此时为国立九中总教导主任兼高中一分校校长。早期共产党人何之瑜,曾经在国立九中任历史老师。

  抗战开始时,国民政府决定将东部即将成为沦陷区的广大中学教师和学生及图书设备迁至大后方,成立国立中学,国家负担全部费用。当时陈立夫是教育部长,国民党高层张治中是安徽人,让国民党中委邵华带头组织。教育部长陈立夫很具远见卓识,制定育人兴国的教育方针,兴办许多国立中学,招收沦陷区大批流*青年学生入学,公费待遇,为国家民族做了一件大好事。其中国立第九中学以师资强、校风正、教学质量优而闻名于时。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