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时中国 > 战时教育 > 战时国立中学 > 国立十中 > 内容正文

抗战时期国立十中一个回族流亡学生的回忆
来源:搜狐公众平台 西安回坊 作者:吴永江   2017-05-11 09:49:06

抗战中一个回族流亡学生的回忆

吴永江

  抗日战争中,战区和沦陷区的许多学生流亡到后方。为了使他们能够继续上学,当时成立了一些国立中学。我所就读的是国立十中,设在甘肃清水县。

  学校自1938年筹办,先在天水,后迁清水,到1939 年才正式有了 "国立第十中学"的校名。第一任校长许逢熙,河南鲁山人,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虽然在颠沛流离之中,他仍按办学正规,并从战区聘来了堪称上流的优秀的师资。学校师生曾多达3000余人,分为多个部分, 并一度在张家川设有分校。校本部设在清水县文庙。许校长亲自为校歌作词,其中有,"融三育以并进,合文武而兼长。担当起抗战建国的责任,泱泱乎为国家民族之荣光。"是办校宗旨和对学生要求的说明。

  我是1940年春经考试入学的。入学时,教务处赵鉴章主任找我谈话。我走进办公厅,庄重而慈祥的他,勉励我好好学习,并给予临时安排生活的帮助。在办公厅挂着写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条幅,看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过后才知道这是《孟子·滕文公下》的话,讲的是道德搡守,做人功夫要贵能自制,严于自律。把这些格言写在办公厅里,正是要求全校师生们用以做为品德修养的准则。

  十中生浩非常艰苦,学生们都来自炮火纷飞的战区或被日寇铁骑践踏的沦陷区,无家可归,更没有经济来源。衣食住行都是艰苦的磨练。我在校六年中只赈发过一次棉衣一次单衣,学生都会自己缝补,缝不胜缝,补不胜补,冬天衣服露着棉絮,夏天晚上洗,白天穿,因为没有替换。如果谁能得到一块土布或面粉袋布,缝件衣裳,再用黄泥揉揉染成土色,或采槐米加点皂矾煮成黄绿色,就有了新添衣服的异常欣喜。伙食全靠政府发放"贷金",但因通货膨胀,物价飞涨,往往长期只能维持一日三餐吃"三黄"——黄玉米面馒、黄豆芽和黄玉米面汤。住的是两层架子床,每床宽度一尺半。冬季被被褥单薄,大家便自愿組合,两人一个被窝,两头钻进睡,名叫"打通腿"。虽然挤在一起暖和一些,虱子却正好左右乱串。当时缺医少药,几度以虱为媒的传染病斑疹伤寒流行,夺去了一些学生的性命,在县城西郊南山卡是埋他们的坟场。幸而学校尚有郑祯云中医师,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整天忙着给学生诊病,挽救了许多人的命。数学教师李继邺先生兼通中医,也治愈了一些学生的疑难杂症。我上初中时曾在张家川分校, 眼睛患结膜炎,缠绵不愈,经向学校申请才给买了一瓶沃古林药水,但还不许自己拿回来,一天三次要到指定的地点去点。药品奇缺可见一斑。

  学习不能没有文具,但当时由于贫穷和物资匮乏, 许多同学在中学阶段没有用过一支自来水笔,用的是蘸水笔尖,把它绑在一根筷子上使用;没有墨水,用蓝靛配点从桃树上采的胶煮成墨水,可在各种纸上书写而不渗页。作笔记可写得密些,有的纸还两面用。尽管如此,也难以为继,于是,便想出一些"绝招"来解决困难,比如,我们在张家川分校读初中时, 一个寒假趁天冷蒸馍不易发霉,便于储藏,几个同学向学校请假,借口患疥疮要到相距百里的温泉浴疗,温泉对学生是免费的。将请假时期的伙食费领上一部分,其余的领馍带走。目的是设法把钱节省下来买文具。我们走到温泉,在山坡的一个空窑洞住下来,白天挖野菜根用砂锅煮泡馍,把馍计算着天数吃,不敢多用,没有吃饱也说"饱"了 ,彼此开着玩笑。夜里冻得睡不着,到浴池中去泡。临返校时用节省下来的伙食费买些文具,还买了夏天穿的麻鞋(1986年到乌鲁木齐开伊斯兰教学术讨论会,参观博物馆时,才知道当时所买的鞋与出土的唐代麻鞋一样人)。

  上高中时在清水县城, 有的同学暑假中为了挣点钱用,去元龙镇一带参加修宝天铁路,当挖土方的小工,因工地远离村庄,僻在山,必须自己先挖个小小的窑洞住下才行。同学们千方百计地搞点文具,拿回来又互相帮助。抗战后期日寇曾占领过风陵渡,与潼关隔河对峙,逼到了陕西的门户。火车经过潼关时,敌人发觉了就开炮轰击,火车夜里熄灯而行,叫闯关东。我班张明钧等家在靠近前线的陕州,一次他冒险回家省亲,返校时带回纸张,慷慨地分给我用。

  十中生活虽然艰苦,却更激励出奋发向上的精神。每天曰常的活动紧张而有序。早晨起床冷水洗脸,城西南永清堡上的几个分部,许多学生从堡子后门跑到西面山下,到小河边洗脸刷牙,冬天则要先砸开水面的冰。接着是早操后上早自习,教室内外,绿荫树下,操场、墙边,到处一片琅琅读书声,有的用树枝或草棍在地上写英文生词,划个不停。边划边念, 手眼脑口并用。上课缺少课本。有些课没有课本,有些课离不了课本的,如高中范氏大代数、平面几何、解析几何与物理等,大都是几个人合用一本。虽然书缺,但课开得齐全。老师们用黑板演示好,学生边听边记。学校有个较好的图书馆,内有从河南焦作工学院抢运出来的大批图书,还有商务印书馆刊行的"万有文库",可供师生借阅。教师们多知识渊博,讲起课来左右逢源,能把全副精力献给教学。万曼老师教语文。他在"五四"运动时就在《醒报》上发表文章。他讲课声音较低,沉静从容,犹如幽谷流水,自然动听,时有警语稳稳出,从无一句多余话。记录下来就是一篇好文章。刘燕堂老师教数学得心应手,灵感快,解题方法多,他虽年龄大而精神矍铄,兼任我们班主任,同时又像是每个学生的家长,并以他的声望保护了进步学生。倪文楼老师携家带眷逃到后方,家庭负担重,为了多挣点计时工资,兼了地方中学的课,每周要讲30小时以上的课,还要改作业,根本没有备课时间,由于他对课程内容理解透彻,一接触课题就能从容有序地讲起来。他对高中物理、数学样样能讲。临时碰到什么难解的题,只要他对着题用食指轻轻地划个小圈,就立刻解了出来。在学生心目中他是很聪明的人,很愿听他的课。我高中即将毕业时,焦虑着身无分文,寸步难行,无法直接升大学,且一旦毕业,马上连个吃住的去处也没有,很发愁。倪老师安慰说,他在陇南各县较熟,到时候可介绍个中学让我去先当一段教员再说。可谓既解愁又暖心。

  十中学生的精神风貌, 也表现在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上。学校设有足、蓝、排、垒等球场,以及单杠、高低杠和双杠等。每日下午课后,经常展开班与班、部与部之间的球类比赛,露布在前,吸引了许多观众,热气腾腾。也开过多次较大的运动会,也演出过抗日救国的文艺节目,演过"张自忠将军"、"雷雨"、"日出"、"谁先到了重庆"等许多剧目。也自编自演,采用京剧或豫剧形式演出,搞得有声有色,激励着群众的抗战斗志。办墙报之风盛行,采取用纸书写然后排版张贴的形式,容量较大,同学们自由組织各种名称的读书社等社团,如"励学读书社"、"诗社" 等。《大众哲学》等进步书刊也在同学间流传。有的同学进山采石,自磨自刻学篆刻, 也有些成为同学之间的名手。爱好音乐的也大有人在,有人还编辑了音乐方面的小刊物。大家自制京胡与二胡等乐器,学拉学唱,每天晚自习后,各寝室里响起一片丝竹之声。两位都姓段的同学演奏得很好,在千余人喧闹的搡场上,经他们演奏前的几声定弦,立刻平静得鸦雀无声。课外活动充实了生活,陶冶了情操,在艰难环境中做到生气勃勃,弦歌不绝,可谓困也不改其乐。

  在五十年前抗日战争那些困难的日子里,吾国吾民包括流亡学生在内,表现了"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精神,终于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它的启示是值得反复回味的。

  作 者

  吴永江,回族,西北大学教授,考古专家,西安市文史馆研究员。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