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我乘火车路过黄沙街车站的时候,总要向西眺望洞庭湖畔的一个村庄——坪桥河,思绪便回到一段逝去的岁月,一些本已模糊的景象和人物也逐渐地清晰起来。
那是抗日战争胜利后的1946年,退处辰溪的国立十一中,奉令迁址岳阳,暂借坪桥河办学。我在这里度过了初中的最后一个学期(初43班)和高中的第一个学期(高36班)。
坪桥河是一个小的冲积平原。三面环绕着小山,山麓散布着民居。平原中间一条小溪,上流“之”字湾的地方,渔民搭着一个小棚子,摆卖着大小不等的鱼类。一座小桥躺在溪上,桥身与两端完全平着的,坪桥或许因此得名吧。桥的右岸有一座古旧的庙宇。左岸是广阔的草原,一条土路通向对面的村庄。坪桥虽小,却联络了两个村庄间的交通和情感。平原的西北是一个大缺口,广阔的湖面,遥接着天边。汪洋之中,若隐若现的是湖中小岛扁山,它像一叶轻舟,浮游在水天之间。
这里原是一个偏僻的村庄,农民们过着贫乏而平静的生活。学校迁来以后,借用了小学祠堂等一些大一点的房舍。钟声、歌声、嬉笑声、读书声,打破了这里的平静,使空气变得活跃起来。早晚,小山上、小溪傍,湖畔的小径、青青草地、黄暗的沙滩、古庙里,到处是师生们的身影
春天,青草从湖边漫延开来,漫向沙丘。漫向平原,漫向溪边,漫过田塍,漫向山脚。不知名的野花开了,黄的、紫的,蓝的、白的,争妍斗艳,而永留在我心中的是我们寝室窗外的一树火红的石榴花,那么鲜艳,那么耀眼。
夏天,饱和的湖水涌过来,淹没了沙滩,淹没了草原,直逼桥下,湖面宽了,远处的帆影、近处的渔船便格外地多起来。我们这些靠公费读书的穷学生,趁着童军老师和同学们午睡正鼾,悄悄地溜出来,结伴到湖边去戽鱼。湖汉里鱼虾多极了,不用网、不用钓,只需站在浅水中,用脸盆将湖水和湖草一起向岸上一戽,那鱼虾便在岸上同学的脚边蹦跳。不多久便可以收获一脸盆。拿到农家放盐一煮,便是一顿美餐。有次,有同学打死了一条一丈多长的蛇,都不认识是不是毒蛇。听乡下人讲,只要放点灯心草一起煮如果灯心草不变色便可以吃。我们如法炮制,又是一顿美餐。
秋天,湖水退去,又露出了沙滩,草原,小溪也瘦了许多。原野上荒草萋萋,现出了一座座坟茔,据说有许多人是得了一种大肚子病而早逝的。黄昏,养鸭人,扬着竹竿,赶着鸭群从小径中穿过。雁阵掠过天空,发出惊人的鸣叫,远处人家升起的缕缕炊烟,在薄暮中摇曳。山谷中回荡着牧童的山歌声。归家的农夫,赶着牛,惊起在草丛中伏蛰的野鸟,“呱”地一声,飞向远处的红叶林中。新月初升,媚眼的星星点缀在夜空。古墓中发出点点萤光,似在诉说着什么。
这年的11月,我们把桌椅等设备从坪桥河搬到停靠在杨泗庙的船上,然后从黄沙街乘火车去了岳阳城。
这一时期的同窗挚友有潘湘生、金时瑶、翟光林、翟光焦、易达武、易锦文、费铁坚等,除了易氏兄弟,都失去了联系,不知他们现在何方?
(作者:高36班校友,湖南省志办干部)
中央文献出版社:《雪峰山下谱春秋》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