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1943年从国立十一中毕业后,因受地理名师谢国度的影响,考入南京国立中央大学的地质系,1947年,进入国立台湾大学,担任著名地质学家马廷英教授和早坂一郎教授的助教。当时台湾地学界人士多集中在台北的台大、省地质调查所和中国石油公司,这些单位有许多中央大学的校友,这为我多年后与台湾地学界进行学术联系和交流创造了条件。
一九九九年十一月参加厦门《台湾海峡隧道论证学术研讨会》前排左二为彭阜南教授、左八为习近平同志
台大地质系原由日占时期台北帝大的矿物和古生物两教研室组成。日本投降后,矿物学教授市村毅返日,又经院系调整、仪器搬迁,以致标本零乱,标签错位,几乎成为一堆乱石。我到职后即着手整理,将岩、矿、构造、地层及古生物标本重新核对正名,并将大型岩、矿、古生物标本陈列在显著位置的窗柜里,使得地质系的大门厅及两厢走廊陈列的标本分类突出,焕然一新,赢得了当年中国地质学年会来台代表的好评。当我于2001年应邀返台交流演讲顺访母系时,见到大楼已扩大三倍,但老楼和当年我整理过的标本仍在,内心颇为感慨。当时国民政府政治腐败,为争取教师权益,我积极参与组建台大助教会,呼吁释放被捕的进步教师调查中文系许寿裳教授(鲁迅挚友)被暗杀事件,因而触怒了政府当局,助教会的不少骨干被迫逃离、远赴国外,我则由地下党同志安排转道香港到了解放区的东北大连。在大连工学院任教期间,除承担日常的教学、科研任务外,我还常被邀请参加当地的地质勘测方面的工作,如寻找矿源勘测水库地质和地下水源等,特别是为海岛前哨、农村和三十里堡快车站找到了一些大型水井点。与此同时,我摸清了大连市及其周边地区的地质情况,写出了多篇论文在地质学报等刊物上发表。此后在海城、唐山大地震期间,我被指派参加旅大市防震抗震指挥部的工作。
大连市离海城极近,隔渤海又与唐山相望,是全国重要的工商业城市和重要海港,有全国最大的化工厂、造船厂、石油冶炼厂和特种钢厂。在海城、唐山大地震期间,我曾面临两次险情考验。第一次是海城大地震之后数天,大连市出现了显著的地震后效,使得人心惶惶,是否发放“临震预报”,指挥部内意见未能统一。我从观测某些特定地点的宏观异常入手,特别是结合地震监测站的资料分析,认为当时不会再有大震发生。后来指挥部采纳了我的意见,决定不发临震预报,从而平息了一场地震骚乱,挽救了工商业的损失。
第二次则发生在唐山大地震后期,一位在文革中篡居高位的造反派头头在全市工业领导干部大会上宣布“大连市进入临震时期”,随即全市陷入混乱,许多参天白扬被砍伐用来搭建地震棚,面临工厂停产,学生停课的局面。而据我的分析和判断,大连市近期不会有危险性大震。因此,我在全市地震震情商讨会上力陈“当前震情稳定”,并向市主要领导汇报,最终市领导在慎重研究后作出决策:工厂不停产,学校不停课,从而稳定了社会秩序,避免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在此期间,我曾遭到不少人的指责和漫骂,也曾遭到大字报的围攻,但我认为,作为一名地质地震工作者,应该敢于坚持,实事求是,这是我的责任。
调到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之后,我即着眼于台湾海峡地质研究。该地区是全球地壳运动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也是涉及全球军事政治与经济的重要地带,然而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台湾海峡的地质研究极不充分。我们申报了这一研究课题,并得到了中国自然科学基金会的批准。此后,组织了沿海峡南岸的地震地质调查,发起了“台湾海峡及其两岸地震地质研讨会”。1987年8月1日-4日,由中国海洋、地震、地球物理三大学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及福建省科协联合主办的“台湾海峡及其两岸地震地质研讨会”在福州召开,除大陆学者外,台湾有6名教授(包括“中央研究院”地球物理所所长吴大铭教授等)出席。会后举行了为期4天的南岸地震地质旅行并由我主编,出版了大会学术论文集。
这次会议是两岸学者在大陆举行的第一次地震地质学术交流会议,得到了全国政协和中国科协领导人的高度重视。此后,由中国科学院前秘书长裴丽生、中科院副院长钱三强院士主持,在北京召开了主题为“热忧呼吁扩大两岸学术交流”的中秋佳节茶话会,钱伟长、卢嘉锡、顾方舟、刘东生、孙枢等专家学者和全国政协委员40余人出席。会上我专题报告了福州会议的情况。裴老说:“你们带了一个很好的头,希望今后抓紧搞好两岸的科技合作工作。
此后,清华大学吴之明教授提出修建台湾海峡隧道的建议,我被推荐与他合作随后在清华大学21世纪发展研究院内成立了台湾海峡隧道学术论证中心,吴之明任组长,我任顾问。鉴于前次我们在福州召开两岸地学研讨会的成功经验,又由我出面,先约请“福建省文化经济交流中心”,然后与台方土木工程及地学界学者联系,得到毕庆昌教授(前台湾省地质研究所所长)和虞兆中教授(土木专家,台大前校长)的赞许,最终由台大土木系主任黄灿辉教授(后任台湾隧道学会理事长)组团来厦门参加了“台湾海峡隧道学术论证研讨会议”,引起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并亲自到会指导。会议将论文汇编成集,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根据对南岸的实际调研并综合各方资料分析,我和叶银灿教授等论证了台湾海峡并不处于板块接触带,也不存在活火山,只有中、小微震,可以根据不同地带的地层、地貌和地质构造,采用桥隧相结合的方式构筑海峡通道。该论文多次在有关会议及“中国工程科学”杂志上发表,其英文版在《中国工程科学(外文版)》第一卷第一期及美国 Marime Georesources& Geotechnology(v.23NO.3.4)上发表。此后,我和叶银灿教授等还主编了我国第一部《海洋地质辞典》。
1999年台湾发生了本岛百年来的大震,造成极大的破坏。为有助于防震抗震,我将多年前的手稿“唐山地震见闻记”提交给台湾“中兴工程科技研究发展基金会”,经约请台湾地震及地震工程方面的权威蔡义本、叶超雄、罗俊雄三教授和程禹董事长审阅,该文本由台湾中兴工程科技研究发展基金会出版,其英文版则由 Columbia大学东亚图书馆收藏。此后,我又应台湾中兴工程基金会、中兴工程顾问社、中兴工程咨询公司三单位的邀请,赴台作地震交流演讲并参访灾区考察了震情。后根据访问灾区的所见所闻,又写成文章在《地震地质》(2004年第12期)上发表。
1987年在福州成功召开海峡两岸地震地质研讨会之后,英国剑桥IC世界名人传记中心曾推荐我为该年度世界知名人士,并给予银质奖牌。由于我在离休后做了些有益的工作,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年国际老人年时国家海洋局授予我“老有所为奖章”。
(作者:高九班校友,著名海洋地质学家、教授)
本文原载中央文献出版社:《雪峰山下谱春秋》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