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2月,我出生在湘西资水之滨的小城武岗。高小毕业后,考入国立十一中,由初一到高三,在这所仓促建立但很快就名震三湘的战时中学读了六年。
1945年5月日寇西侵,学校迁到辰溪,我们提前毕业。同年秋,我考入上海医学院就读,实习时,被派到北京中央人民医院,接受正规训练,在各科室轮转实习。各专科都有来自协和医院毕业、并从欧美留学归来的主任带领,进行教学查房,集体病例讨论,督促检查书写的病历,言传身教,经过严格的基本功训练,使我终生受益。后来参加统一分配至军委和平医院,随后调入空军总医院任妇产科负责医生。从此一直在该院工作至退休。
1957年空军北京医院合并入我院,当年,妇产科仅产科就收治1000余产妇,由于团队精诚团结,完成任务非常出色。1960年妇产科被评为三无先进集体。随着医院建设逐渐完善,引进人才与设备,业务建设不断前进,先后成立阴道细胞学检查室、遗传实验室,开展了防宫颈癌的普查。为宣传优生优育,拍录像、放幻灯片,下部队、农村施行计划生育手术,先后获北京市、海淀区计划生育先进集体称号,空军计划生育先进集体奖状。
1974年,我参加了中医学习班,后期在中医研究医院实习,随老中医看门诊,体会到理、法、方、药;四症八纲,辩症施治的治疗方案,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以中医药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更年期综合症、不孕症的选择病例都有显著疗效。从中深切体会有了中、西医两手本领,可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1982年,我任妇产科专业组组长,先后举办妇产科肿瘤防治学习班、内分泌讲习班;带领本科医师参加国内举行的专业讨论会,要求医生们结合临床实际写论文,陆续在有关专业书刊上发表,具有一定影响。通过查房、讨论会、带领手术等形式,结合曾参加过的国际、国内会议,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医生们。经几十年的培训,形成了专科的梯队。如今,她们都已获高级职称,各自承担繁重的工作,成绩卓著。
一生中,我曾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1986年6月,应英国皇家内科学会儿科部邀请,在伦敦英国皇家学会举行的中国和非洲妇儿保健会议上宣读了论文“184例早产儿分析及体格智力随访的临床研究”。会议休息期间,会议主席 Stapleton安排7名包括我在内的中国与会者与皇室安妮公主见面,表示欢迎之意。会后又安排我与解放军总医院的叶惠芳教授参观了 bristol儿童健康保健中心及妇产医院、皇家军事内科学院、威克医疗器材公司、剑桥大学等。史氏历任世界儿科学会主席13年,对中国青年人十分友好,后多次来我院讲学。我于1988年受邀参加第十一届欧洲围产学术会议,虽因故未能与会,但论文摘要仍在会议板展示,全文刊登于会议汇编。国内举行的国际及军内的妇产科学术会议,曾多次参加并宣读论文。
1986年任空军后勤部卫生部第三届医学科技委员会委员。
1991年退休,被聘在专家组工作,直至1998年,之后仍继续从事写作,组织编写医学科普书籍《婴幼儿科学喂养与保健指南》(2000年),参与编写《妇产科门诊诊疗与咨询》及《医师处方手册》(第二版)任副主编。随着岁月的流逝,体力已不及风华正茂的壮年时代,滋生了夕阳之感,思绪万千。我生于湘西资水之滨,求学于雪峰山下,与五湖四海的莘莘学子相聚于竹篱塘畔古祠内,度过了在国立十一中的艰苦岁月,后到十里洋场的上海上大学,做家教,寒窗苦度,工作后,调北京,参加国防建设参军入伍,下连当兵,经历“文革”改革开放,迎来了大好时光。一生为病人服务,付出了几多心血;培养接班人,喜见新人辈出。此生无悔。夕阳无限好,仍思奉献余热。特以自体诗作为结语:
少年壮志别武岗,负笈湘沪学技能。似火年华犹可忆,夕阳霜鬓不由人。荣辱成败皆往事,庆颂五秩杏林情。
(作者:高17班校友,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主任医师,教授)
(摘自《雪峰山下谱春秋》)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