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时中国 > 战时教育 > 战时国立中学 > 国立十三中 > 内容正文

国立第十三中学简介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整编   2017-05-12 17:01:17

中文名:国立第十三中学

目的:安置流亡学生

成立时间:1940年

校址:江西吉安青原山

校训:“尊师重道”

  战时名校国立十三中学办学六年半学子逾三千。

  “两弹一星”元勋姚桐斌,中科院院士、数学家王梓坤,现代著名诗人、作家公刘,中科院院士、力学专家刘高联,中国工程院院士曾庆元都曾在这所学校度过了他们的中学时代。

  “山川江西第一景”的青原山,不仅因净居寺的存在而冠以佛教名山之誉,也因众多文人墨客曾在此活动而享有文化名山之荣,“儒佛辐辏,荆杏交参”是她的真实写照。历史上先后出现的青原会馆、阳明书院、国立第十三中学(简称国立十三中)更是印证了青原山的教育思想和活动特征:兼收并蓄、海纳百川;地灵人杰、生生不息。

  1937年“七七事变”和“八一三上海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自华北华东大举 入侵我国。当时,大批沦陷区学生辗转来到后方,衣食无着,求学无门。因此,当时的教育部创办国立中学,广招流亡学生。1939年秋,国立十三中选定吉安青原山为校址,在此筹办。

  1940年1月,国立十三中在吉安、宁都、浮梁、铅山、莲花、铜鼓等地分设考区,报名应考者5900余人,实招1305人(含中央赈济会拨款增班人数)。在青原山本部设高中6个班,初中7个班。铅山分校设在鹅湖书院,始为4个班,后发展至6个班。莲花分班设初一2个班。1940年3月13日正式开学。从此,先后有3600余名学生,在200多位师长教育下,开始了“在炮火中生活,在炸弹下成长”的战斗学习生活。

  学校本部在原阳明书院和净居寺的基础上扩建校舍,高中部设在阳明书院,初中部设在净居寺,图书馆设环七祖塔之楼轩。增建竹木瓦顶结构的教室、饭厅、礼堂、音乐室、浴室、厕所等;租农田数十亩修建体育场,叠石为坝形成游泳池两处。

  1941年莲花分班并入校本部。

  1941年秋校本部加设6年一贯制实验班,与三三制初一同时招生。

  1942年,日寇南犯樟树,吉安震动,学校紧急疏散。无家可归者,由学校统管。初中留校学生步行去泰和,员工和家属乘船去万安。

  同是1942年炎夏,日寇进攻浙赣沿线,上饶濒危,铅山分校师生从铅山县徒步跋涉,辗转九县,历时一月余,步行700多公里,才到达赣南宁都边界的谢村、青塘新址。复课一学期后奉教育部令改为师范,离开本校别树一帜,部分师生归入校本部。

  1945年1月,日军垂死挣扎,妄图打通大陆南北通道,占领赣州后,窜扰赣江沿线,危及泰和吉安。校本部决定迁校永丰藤田,师生于农历小年(腊月二十四日)出发,冒雪徒步跋涉100余公里,于农历除夕抵达藤田镇,休整数日过年后,再去1公里多外的新址筱岭王村。不久,青原山即遭日寇蹂躏,杀死一和尚,烧毁大礼堂和初中部宿舍。2月敌退出吉安,高中部回到青原山复课。初中部八个班及一贯制六个班仍留藤田,以班级为单位,借用民房(多为阴暗潮湿的柴草间、杂物棚、旧仓库、牛栏等)为宿舍,平整空地为操场,利用大祠堂为膳厅,直到1945年秋日寇投降后迁回青原山。六年一贯制在迁回青原山复课中,因净居寺校舍不足,初三以下班级,暂驻距青原山4公里的吉水平湖,租用民房继续上课,直到1946年7月才全部迁回。此时因抗战胜利,学校奉命改为江西省立天祥中学,并撤销了对学生的经费供应。

  国立十三中以“尊师重道”为校训,以“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为育人箴言。任课教师多数是北大、武大等著名学府的本科毕业生,其中有黎国昌、黄贤汶、胡守仁、余心乐、刘天浪等许多才华横溢蜚声学坛的知名之士。

  从十三中出来的3000多学生,现分布于国内外各地,不少在各自的领域上获得了较高成就。国立十三中从开办到复员,虽只有短暂的6年半,却成为蜚声东南、名扬大后方的战时中学名校。它的教育思想、办学理念、管理方式以及优良校风,至今仍有宝贵的借鉴意义。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